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容珍

作品数:37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疗效
  • 6篇烧伤
  • 6篇皮瓣
  • 6篇疗效观察
  • 5篇骨折
  • 4篇严重烧伤
  • 4篇创面
  • 3篇置管
  • 3篇软组织
  • 3篇手术
  • 3篇缝线
  • 2篇碘伏
  • 2篇动脉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治疗
  • 2篇早期气管切开
  • 2篇入路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伤患者
  • 2篇烧伤患者

机构

  • 36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莱芜市人民医...
  • 1篇宜宾市疾病预...
  • 1篇阿坝卫生学校

作者

  • 36篇刘容珍
  • 29篇邹勇
  • 22篇邹文
  • 21篇许海燕
  • 8篇刘兵
  • 4篇石慧
  • 4篇陈雷
  • 4篇赵丽
  • 3篇何俊
  • 3篇郑轲
  • 3篇朱建军
  • 2篇刘美宏
  • 2篇陈诚
  • 2篇唐小勇
  • 1篇何庆玲
  • 1篇于力力
  • 1篇黄素芳
  • 1篇胡以信
  • 1篇石惠
  • 1篇刘艳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3篇内蒙古中医药
  • 3篇西部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安徽医药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贵州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1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器针头骨膜下固定与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末节指骨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注射器针头骨膜下与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末节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69指末节指骨中远段骨折,随机分成A、B组,A组用注射器针头骨膜下固定,B组用克氏针髓内固定,记录各组术后手指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的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器针头骨膜下固定治疗末节指骨骨折简便有效,门诊或住院均可采用。
邹文邹勇刘容珍许海燕
关键词:注射器针头末节指骨骨折内固定
钢丝环扎联合交叉克氏针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钢丝环扎联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2月笔者对77例尺骨鹰嘴骨折采用钢丝环扎联合交叉克氏针治疗,采用Cassebaum评定肘关节术后功能,总结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随访患者77例,随访时间8~15个月,其中优58例,良1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6.10%。结论:钢丝环扎联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满意。
邹文邹勇刘容珍许海燕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钢丝环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LCP联合小切口复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LCP联合小切口复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1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LCP联合小切口复位治疗。骨折分型:A型37例,B型29例,C型25例。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按Johner-Wruhs功能评分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本组91例患者伤口全部甲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5.1周,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退出,功能评定优良率97.8%。结论对于不易闭合复位的胫骨中下段骨折,LCP联合小切口复位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骨折复位理想,骨血运破坏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邹文许海燕邹勇刘容珍
关键词:胫骨中下段骨折LCP小切口复位
早期气管切开保护性机械通气在严重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早期气管切开保护性机械通气在严重烧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采用小潮气量,低呼吸末正压,低吸气压力,适当延长吸气时间,必要时加反比通气以及"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保护性通气...
邹勇刘兵刘容珍陈雷刘美宏
关键词:早期气管切开烧伤患者保护性机械通气
文献传递
0.1%碘伏与生理盐水在清创术中冲洗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总结0.1%碘伏在清创术中冲洗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2年12月,182例皮肤软组织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与对照组81例,实验组采用"0.1%碘伏冲洗伤口",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区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结果实验组101例患者中伤口均未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伤口全部甲级愈合。对照组81例患者中有11例伤口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0.1%碘伏清创术中冲洗伤口"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避免清创伤口的感染。
邹文许海燕邹勇刘容珍
关键词:疗效碘伏生理盐水清创伤口冲洗
某三甲医院2007-2016年网报梅毒统计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2007-2016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网报的梅毒患者的分布情况,为该地的梅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6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在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网报的梅毒患者病历资料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6年10年间,有效网报梅毒患者2 283例。以隐性梅毒患者最多,共1 326例,占58.08%;20~<40岁年龄患者最多,共1 203例,占52.69%;性别比为1∶1.22,女性高于男性;职业分布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农民、家务及待业和工人,共报告1 610例患者,占所有患者的70.52%;该市的患者主要分布在翠屏区、宜宾县和高县,共1 349例,占患病总数的59.09%。结论通过对梅毒患者的统计分析发现,梅毒患者的患病率呈波动性上升,因此加强重点人群关于性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对高危人群采取筛查和干预措施,减少传染源,可有效控制疾病的蔓延。
朱建军于力力石慧刘容珍李万书
关键词:梅毒描述性统计分析健康教育
腹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小儿严重烧伤后腹腔间隙综合征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总结小儿严重烧伤后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诊疗特点。方法:用单腔深静脉置管穿刺针行下腹部穿刺置管,接引流袋于床旁收集腹腔液体,3~5d腹胀消退、引流量<15mL/d后拔管。结果:引流管持续引流出腹腔液体,全身水肿及腹胀渐消,呼吸、心率趋予正常,尿量渐增,肾功能好转,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得到纠正。结论:小儿烧伤后腹腔间隙综合征置管引流减张治疗有显著疗效。
邹勇刘兵唐小勇郑轲刘容珍
关键词:烧伤腹腔间隙综合征引流
预留缝线延期打结在皮瓣受区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预留缝线延期打结在皮瓣受区应用的体会。方法 2009年10月—2012年6月,77例皮瓣与受区缝合后张力过高的创面,不强行拉拢缝线闭合创面,而是预留缝线,加强创面换药,留待创面皮瓣肿胀消退,于术后7 d左右收拢缝线打结闭合残余创面。结果本组77例皮瓣与受区预留缝线延期打结闭合的创面全部获得随访,创面愈合后未见明显瘢痕,皮瓣成活良好,皮瓣边缘也未见坏死,创面愈合优良率100%。结论预留缝线延期打结法是闭合皮瓣受区创面的一种较好方法之一,可确保皮瓣成活、促进创面愈合。
邹文许海燕邹勇刘容珍
关键词:创面
宜宾市某三甲医院急性农药中毒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农药中毒病例进行分析,了解农药中毒情况,为农药中毒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该院网络直报的农药中毒个案资料,分析农药中毒的性别、年龄分布,农药中毒类型、季节分布及不同农药种类病死率情况。结果收治的农药中毒患者共1 556例,死亡35例,病死率为2.25%,其中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占农药中毒比例的96.21%(1 497/1 556)。农药中毒女性较男性略多见,男女性比1.00∶1.18。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自服或误服为主,且非生产性自服病死率高于非生产性误服,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产性农药中毒以二、三季度中毒较多,占62.71%(37/59);引起中毒者死亡的农药种类多为杀虫剂和除草剂,杀虫剂导致死亡17例,除草剂导致死亡16例,两者死亡病例占94.29%(33/35)。结论预防农药中毒应当加强农药的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及心理健康教育。
朱建军赵继续何俊刘容珍石慧赵丽
关键词: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网络直报回顾性分析
特重度烧伤经创面留置深静脉导管的临床评价
目的:对经烧伤创面深静脉置管的导管感染风险及预防措施进行评价。方法:对56例特重烧伤患者根据置管入路更换或拔管分为3天及7天临床两大组,每组再分为磺胺嘧啶银封闭穿刺部位暴露疗组及透明敷料包扎组;严密监测全身中毒症状,拔管...
邹勇刘兵刘容珍郑轲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特重度烧伤脓毒症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