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伟光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盐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段齿形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分段齿形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盐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200例,其中采取分段齿形结扎术治疗100例(观察组),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100例(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肛门疼痛、肛门狭窄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区创面愈合较好,均未见红肿、渗血、肛门排便失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肛门疼痛、肛门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段齿形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具有患者创面愈合快、疼痛轻且并发症少等优点。
- 张汪平孙建光吕伟光孙勤丰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疗效
- 两孔与四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的临床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两孔与四孔腹腔镜结直肠癌(CRC)根治术对CR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CRC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孔组(120例)和四孔组(142例)。四孔组采用四孔腹腔镜根治术(FLAC)进行治疗,两孔组采用两孔腹腔镜根治术(TLAC)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后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t=1.80,P>0.05);两孔组手术失血量明显少于四孔组,腹部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四孔组(t分别=2.80、19.76、15.15、10.10、4.89,P均<0.05)。两孔组手术后12、24、48、7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四孔组(t分别=2.68、5.73、9.26、7.62,P均<0.05)。手术后,两孔组胃动素、胃泌素、CD3+和CD4+水平高于四孔组(t分别=22.39、17.62、8.75、12.17,P均<0.05);CD8+及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低于四孔组(t分别=-9.07、5.40、6.28、7.73,P均<0.05)。两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四孔组(χ^(2)=5.62,P<0.05)。结论相比FLAC,TLAC治疗CRC更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腹部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肠胃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体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李峻峰孙勤丰焦裕荣吕伟光
-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
- 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59例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8年
- 1991年,Jacobs等进行了首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手术。腹腔镜技术开始在传统结直肠手术中广泛使用,但其发展速度不及其他腹腔镜手术,因其手术难度高、费用高、初期中转开腹率及手术副损伤发生率较高[1]。我院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5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治疗体会如下:
- 孙建光孙勤丰张汪平吕伟光胡浩忠
-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肿瘤切除术结直肠结肠切除手术损伤发生率中转开腹率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66例被引量:1
- 2014年
-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6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予PPH联合外剥内扎手术,围术期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常规对症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吻合成功,痊愈出院,随访5-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吻合成功率高,可以消除痔的症状。
- 吕伟光朱忠良孙勤丰
-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混合痔
- 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42例报告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行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42例,用自制细钢丝从肛缘外1 cm处刺入括约肌间沟,由齿状线上穿出,然后经皮下由肛门外缘穿入口穿出,提起钢丝两头,穿过针筒管,助手固定针筒管,牵拉钢丝游离端,瞬间离断内括约肌组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见并发症。以患者症状消失、裂口愈合为痊愈标准,痊愈时间7~14 d,平均9 d。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安全、可行,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治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吕伟光孙勤丰朱忠良
- 关键词:微创慢性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