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初治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及胸腔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汉中市中心医院及安康市中心医院感染科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A、B、C、D组。A组治疗方案为2HRZE+7HR,并行常规抽液;B组治疗方案为2HRZE+7HR,并行胸腔置管;C组治疗方案为2HRZEV+7HR,并行胸腔置管;D组治疗方案为2HRZEV+10HR,并行胸腔置管。B、C、D组患者行胸腔置管,经引流管注入生理盐水20 mL加尿激酶10万单位。结果共收治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72例。A组45例,B组53例,C组38例,D组36例。A组患者胸腔积液治疗总有效率(64.44%)低于B组(9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3,P<0.05);B、C两组治疗2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B组总有效率(18.87%)低于C组(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6,P<0.05);C、D组在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C组总有效率(60.53%)低于D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1,P<0.05)。结论对于初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给予2HRZEV+10HR抗结核方案及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此种治疗方案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治愈率,促进胸腔积液的排出,防止胸膜肥厚、黏连及包裹。 唐先梅 赵英仁 江自成 张庆 龙芳 金红梅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胸腔置管 尿激酶 影响汉中地区HCV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影响汉中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1∶1病例-对照配对原则,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登记在册的300例HCV感染患者(研究组)和同期300例无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观察影响该地区HC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及具有手术史、针灸、创伤性美容、血液透析史、输血或血液制品使用行为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创伤性美容、血液透析史、输血或血液制品使用是HCV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文化程度、创伤性美容、血液透析、输血或血液制品使用是影响汉中地区HC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该地区传染性疾病的宣传预防,提高居民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规范美容行业的公共卫生,强调血液透析和输血或血液制品使用的安全。 刘杰 张庆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恩替卡韦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6例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42例)和联合治疗组(5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恩替卡韦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恩替卡韦+甲泼尼龙片+来氟米特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为一疗程。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ALB)、血β2-微球蛋白(β2-MG)]、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完成6个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蛋白、ALB、血清β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β2-MG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恩替卡韦组,ALB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联合组高于恩替卡韦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毒副作用,其它一般不良反应联合组高于恩替卡韦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恩替卡韦组患者(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疗效率及对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单纯的恩替卡韦治疗,且并未增加肝肾功能损伤及其它药物不良反应率,且安全有效。 刘彦斌 聂娜 张庆 曾鑫 李娟关键词:乙肝相关性肾炎 恩替卡韦 来氟米特 肾功能 肝功能 Capsaicin对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与坏死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辣椒素(Capsaicin)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与坏死的改善作用。方法取24只C57/B6小鼠,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NAFL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诱导NAFLD动物模型)、实验组(给予高脂饮食诱导NAFLD动物模型+capsaicin干预),三组各8只。对三组小鼠肝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较三组小鼠血糖水平、血脂四项和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肝脏可见脂肪体积增大,明显脂肪变性,核被挤向一侧,气球样变性和坏死,并且肝小叶中心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明显坏死。相比模型组,实验组小鼠肝脏脂肪细胞排列相对完整,脂肪体积明显缩小,脂肪变性、炎症程度和坏死明显减轻。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血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下降(P<0.05);相比模型组,实验组小鼠血清FBG、TC、TG及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含量明显升高(P<0.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小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明显升高(P<0.05);相比模型组,实验组小鼠AST、ALT及GST活性明显下降(P<0.05)。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可知,实验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程度和坏死明显减轻。结论Capsaicin可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诱导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与坏死,具有保护小鼠肝脏功能的作用。 张庆 刘凌华 霍树芬关键词:小鼠 辣椒素 高脂饮食 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导痰提高肺结核诊断率的研究 2008年 目的:在对可疑肺结核病人诊断过程中,探讨采用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导痰法,提高病人痰涂片和痰TB-DNA阳性检出率。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对168例住院病人,进行高渗盐水雾化导痰,和空白(或常规雾化导痰)对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痰涂片,痰TB-DNA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此方法能显著提高痰结核菌和痰TB-DNA阳性检出率,有助于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尤其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张庆关键词:肺结核 痰涂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干扰素诱导基因20 kDa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干扰素诱导基因20 kDa蛋白(ISG20)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BV感染所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67例、肝硬化患者(LC组)58例、肝癌患者(HCC组)54例和同期体检47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SG20蛋白水平.比较不同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ISG20水平与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凝血酶原、甲胎蛋白(AFP)、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为9.4(0.82~25.72)ng/ml,显著低于CHB组[18.6(1.87~56.32)ng/ml,Z=-1.567、P=0.034]和HCC组[28.2(3.09~81.42)ng/ml,Z=-1.854、P=0.021].HCC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显著高于CHB组(Z=-1.431、P=0.041)和LC组[12.9(2.81~77.54)ng/ml,Z=-1.987、P=0.029).HCC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ISG2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976、P=0.031).HCC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与AST(r=0.323、P<0.001)、ALT(r=0.248、P=0.036)、TBil(r=0.221、P=0.031)、DBil(r=0.215、P=0.043)、AFP(r=0.176、P=0.044)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239、P=0.019).结论 HBV感染者,尤其是HBV感染所致HCC患者,血清ISG20水平升高.血清ISG20水平与HBV感染疾病进展和临床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付囡 李红 张庆关键词:肝硬化 肝癌 线粒体分裂蛋白MiD51在HBV相关肝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线粒体分裂蛋白MiD51在调控HBV相关肝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1)分别采用qRT-PCR、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实验,评估15例HBV相关肝癌患者原发灶与转移灶组织中MiD51的表达;(2)利用siRNA下调HBV阳性肝癌细胞中MiD51表达后,用细胞划痕实验分析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3)利用siRNA下调HBV阳性肝癌细胞中MiD51表达后,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与原发灶相比,转移灶组织中MiD51分子的mRNA与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RT-PCR:原发灶 vs 转移灶=(1.00±0.26) vs(2.65±0.31);Western blot:原发灶 vs转移灶=(1.00±0.02) vs (3.32±0.33);免疫组化:(0.43±0.04) vs (0.7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下调MiD51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siCtrl vs siMID51#1 vs siMID51#2=(69±2.65)% vs (44±2.40)% vs (43±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下调MiD51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siCtrl vs siMID51#1 vs siMID51#2=(35.33±3.53) vs (16.33±1.86) vs (17.67±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分裂蛋白MiD51在HBV阳性肝癌的转移灶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提示MiD51是潜在的HBV阳性肝癌诊断与治疗的分子靶标。 刘彦斌 聂娜 李娟 王晓玉 张庆关键词:肝癌 迁移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HC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评估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预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HCV感染相关HCC患者(HCC组)、88例HCV肝硬化患者(LC组)和60名健康体检者(HC组)。通过ELISA评估血清Endocan和VEGF水平。结果HCC组、LC组、HC组Endocan分别为4244(3121~5875)pg/ml、2099(1323~2809)pg/ml、502(136~879)pg/ml。HCC组、LC组、HC组VEGF水平分别为208(62~513)ng/ml、66(20~137)ng/ml、25(18~31)ng/ml。三组Endocan和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Endocan与WBC、PLT、ALT、AL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AFP、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血管癌栓、TNM分期有关(P<0.05)。Endocan诊断HCC价值最高。AFP、Endocan、肿瘤大小是HCC死亡相关风险因素。结论Endocan可能是HCC的诊断标志物,也是HCC患者死亡的良好预测指标。 唐先梅 张庆 刘杰 刘彦斌 曹平虎 宋雪玲关键词:肝细胞癌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甲胎蛋白 血清miRNA-122和紫藤多花凝集素阳性Mac-2结合蛋白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miRNA-122和紫藤多花凝集素阳性Mac-2结合蛋白(WFA^+-M2BP)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CHB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4例(CHC组)和健康对照者56例(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3组血清miRNA-122水平。HISCL M2BPGi检测系统检测血清WFA^+-M2BP水平。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122和WFA^+-M2BP在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预测价值,多因素联合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预测概率。结果 CHB组和CHC组血清miRNA-122(t值分别为39.437、11.460,P值分别为<0.001和0.005)和WFA^+-M2BP(t值分别为12.885、18.500,P值分别为0.004、0.002)显著高于对照组。CHB组肝纤维化分期S1~2患者血清miRNA-122显著高于S3~4患者(t=11.795,P=0.006)。CHB组和CHC组肝纤维化分期S1~2患者和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1~2患者血清WFA^+-M2BP均显著低于对应组S3~4患者(t值分别为8.584、3.565,P值分别为0.016、0.031)和G3~4患者(t值分别为5.568、3.354,P值分别为0.022、0.048)。ROC曲线分析发现miRNA-122和WFA^+-M2BP预测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能效较好;WFA^+-M2BP预测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能效较好(P<0.05),miRNA-122和WFA^+-M2BP联合预测CHB和CHC肝纤维化程度能效好(AUC均>0.9,P值均为0.001)。结论血清miRNA-122和WFA^+-M2BP联合可用于预测CHB和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高敏 刘蓉 张庆关键词:肝炎 慢性 肝炎 丙型 慢性 替比夫定治疗恶性肿瘤并发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2013年 慢性乙型肝炎系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在恶性肿瘤和慢乙肝并存时,患者应用细胞毒性药物化疗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放射治疗可使机体免疫防御、自稳功能失调,耐受状态被打破,HBV大量复制,诱发一系列级联反应,在促炎分子的作用下,导致机体损伤,使得肝炎急性加剧、甚至发生肝衰竭。本组根据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恶性肿瘤合并乙型肝炎的患者接受放化疗前给予替比夫定600mg/d治疗,并观察疗效。 张庆关键词:肿瘤 肿瘤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 乙型 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