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丽红

作品数:20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儿童
  • 5篇学龄
  • 5篇学龄前
  • 4篇学龄前儿童
  • 4篇贫血
  • 3篇未婚流动人口
  • 3篇流动人口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殖
  • 2篇生殖健康
  • 2篇睡眠
  • 2篇健康
  • 1篇蛋白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低体重
  • 1篇点刺试验
  • 1篇多动症
  • 1篇多动症患儿
  • 1篇形态学

机构

  • 18篇海口市妇幼保...

作者

  • 18篇黄丽红
  • 12篇刘颖
  • 9篇林尧
  • 3篇谢志玲
  • 1篇周兰英
  • 1篇吴美华
  • 1篇陈新

传媒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2 987例,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应分析。结果: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的总体认知水平偏低,文化程度、年龄及月收入是认知水平的保护因素。女性生殖健康总体状况较差,其中文化程度、月收入和每周洗澡次数是生殖健康的保护因素。未婚男性流动人口对婚前性行为的支持程度高于女性,但对避孕和避孕责任的认识都低于女性。结论:应充分认识生殖健康教育对于未婚流动人口的重要性,加强对未婚男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
林尧陈新刘颖黄丽红梁仲齐谢志玲
关键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
1285名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海口市儿童常见过敏原的致敏情况,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该院体检可疑过敏的儿童1285名,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对其进行9项特异性过敏原检测。结果:1146名儿童过敏原检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9.2%,阳性检出率居前3位是粉尘螨456名(35.5%)、牛奶417名(32.5%)、海虾376名(29.3%);816名儿童对两项或两项以上过敏原过敏,330名儿童对单一过敏原过原;致敏大于等于三级居前3位的过敏原依次是粉尘螨(96名)、牛奶(95名)、鸡蛋清(72名);≤3岁组儿童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89.5%,阳性检出率居前3位的过敏原依次是牛奶、粉尘螨、海虾;〉3岁组儿童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86.0%,阳性检出率居前3位的过敏原依次是粉尘螨、海虾、海蟹。结论:海口市儿童过敏原以粉尘螨、牛奶、海虾为主,应早期对儿童进行过敏原筛查,以减少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黄丽红林尧邢增才周兰英
关键词: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儿童过敏性疾病
海口市不同宫内生长状态早产儿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宫内生长状态早产儿的生长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在海口市各辖区出生并定期进行系统保健及管理的早产儿10 856例的一般资料和生长发育及监测随访指标, 按不同宫内生长状态分为适于胎龄、小于胎龄和大于胎龄3组。采用H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早产儿的一般特征, 局部加权回归(LOESS)拟合不同组别的体格生长指标的发育曲线。结果 10 856例早产儿中男6 317例、女4 539例, 出生胎龄35(34, 36)周, 出生体重2.5(2.1, 2.8)kg。小于胎龄 754例(6.9%), 适于胎龄 9 301例(85.7%), 大于胎龄 801例(7.4%)。小于胎龄组出生体重低于适于胎龄和大于胎龄组(Z=2 274.93, P<0.001);适于胎龄组在首次体检中纯母乳喂养的比例高于小于胎龄组[68.6%(6 378/9 301)比62.9%(474/754), χ^(2)=13.82, P=0.003]。LOESS拟合结果显示, 3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在校正月龄0~6月龄增长较快, 适于胎龄与大于胎龄组各校正月龄段的年龄的体重Z评分、年龄的身长Z评分和身长的体重Z评分回归预测值在0s左右, 而小于胎龄早产儿为-1~0s;校正月龄0~17月龄, 适于胎龄组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的比例分别为0.3%(16/4 838)~1.9%(47/2 506)、0.4%(18/4 838)~2.4%(51/2 124)、2.1%(88/4 135)~4.4%(214/4 838), 大于胎龄组分别为0(0/296)~1.0%(2/199)、0(0/341)~1.6%(3/186)、1.0%(2/199)~2.6%(9/341), 小于胎龄组分别为7.6%(25/330)~16.8%(28/167)、5.2%(17/330)~10.6%(32/303)、3.9%(3/77)~12.6%(21/167);此外, 3组体重、身长月增长值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小于胎龄组身长月增长值在校正月龄0~2、2~5月龄分别为4.0和2.4 cm/月。结论大部分早产儿出现了追赶生长, 小于胎龄早产儿生长发育整体落后于适于胎龄和大于胎龄早产儿, 应重点关注小于胎龄早产儿的体格生长, 及时纠正生长偏离情况。
黄丽红施慧玲符丽英刘颖施良孙邹斌君陈丹
关键词:婴儿早产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海口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儿童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抽取海口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共计1200名,使用睡眠状况调查问卷对儿童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儿童睡眠障碍检出率为50.00%,其中男童为50.90%,女童为48.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P>0.05)。各年龄段儿童睡眠障碍检出率分别为3岁组48.45%,4岁组50.33%,5岁组50.55%,6岁组4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97)。儿童每日总睡眠时长为(10.53±1.05)h,夜间持续睡眠时长为(8.69±0.78)h,白天睡眠时长为(1.84±0.67)h,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均呈下降趋势(F值分别为7.52,3.04,7.88,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经常感冒、家中有地毯、食欲差、看护人变换、养育观念不一致、家长入睡时间晚、母亲有睡眠问题与发生睡眠障碍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65,1.67,1.40,1.18,1.25,1.42,1.39,1.73),孩子和父母分床睡(OR=0.75)、孩子睡眠规律(OR=0.32)与发生睡眠障碍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儿童睡眠障碍与体质、家庭养育环境、抚养人健康知识、父母睡眠习惯、儿童睡床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应从多方面入手,做好学龄前儿童的睡眠管理,降低睡眠障碍检出率。
刘颖林尧黄丽红陈百荣林慧周洁
关键词:睡眠障碍精神卫生问卷调查
用盐酸哌甲酯对多动症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用盐酸哌甲酯对多动症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多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46例患儿。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儿加用盐酸哌甲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视觉控制力商数(VRCQ)、综合控制力商数(FSRCQ)、听觉控制力商数(ARCQ)及多动商数(FMRQ)的评分。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VRCQ、FSRCQ及ARCQ的评分均更高,其FMRQ的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盐酸哌甲酯对多动症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
韩淑莉黄丽红
关键词:多动症盐酸哌甲酯临床疗效
海口市城区常住儿童与农村常住儿童身体形态学指标的比较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海口市城区常住儿童与农村常住儿童身体形态学指标,为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地区8—10岁城区常住儿童及农村常住儿童各600名,分别测试身体形态指标。结果:城区8~10岁常住儿童身高、坐高、体重、BMI、胸围、腰围、臀围、上臂围等指标均高于农村常住儿童(P〈0.01)。结论:海口市城区常住儿童与农村常住儿童的身体形态学指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相关卫生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农村常住儿童的卫生保健水平。
覃荣权黄丽红
关键词:农村儿童
海口市不同性质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海口市城区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和龋齿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12~2013年海口市城区20所幼儿园共17286名儿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海口市城区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肥胖检出率、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3.7%和4.3%、5.5%和5.7%、2.0%和2.9%、1.9%和2.1%、0.8%和0.8%,2013年分别为7.2%和5.4%、6.1%和6.2%、3.6%和3.3%、5.2%和3.0%、2.4%和1.4%,两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发生率2012年为24.86%,与2013年的28.49%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8.971,P=0.000)。结论海口市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幼儿园儿童的膳食管理,定期进行膳食分析,保证幼儿园儿童饮食均衡,同时要把龋齿的防治列为幼儿园的主要健康教育指导内容之一,降低营养不良和龋齿的发生率,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黄丽红
关键词:儿童体检
海口市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既往变化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海口市0~5岁儿童贫血现状,并对未来5年海口市0~5岁儿童贫血患病率进行预测,为促进和改善海口市儿童生长发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本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4-2021年海口市以及各区0~5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变化趋势;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海口市0~5岁儿童贫血患病率进行预测。结果2014-2021海口市0~5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在3.95%(3317/83955,2015年)到9.99%(8723/87341,2019年)之间,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在2014-2019年为23.0(95%CI:6.9~41.6,P=0.018),在2019年形成拐点,2019-2021年贫血APC为-12.3(95%CI:-47.4~46.2,P=0.474),总体呈先明显上升后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具体到各区的儿童情况,秀英区和琼山区贫血率均先增长后趋于平稳;龙华区贫血率逐年增长;美兰区贫血率未显示出有明显变化趋势。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2022-2026年)海口市0~5岁儿童贫血患病率约为10.28%、11.22%、12.21%、13.24%、14.32%。结论海口市0~5岁儿童贫血率在既往年份和未来变化趋势上均呈明显增长,各区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并联合政府、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及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等多个部门共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减少儿童贫血率的发生。
黄丽红施慧玲林尧符丽英刘颖施良孙邹斌君
关键词:贫血灰色预测
简易高危儿筛查法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简易高危儿筛查法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初筛疑为脑损伤低出生体重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行脑损伤诊断(对照组),再行简易筛查法(实验组)。采用ROC曲线法,对比两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佝偻病、中枢协调障碍检出率分别为29.17%、43.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23.96%(P<0.05)。实验组脑损伤检出的符合率91.67%、敏感度97.92%、特异度94.79%,高于对照组的72.92%、79.17%,75.00%(P<0.05)。结论简易高危儿筛查法诊断低出生体重伴脑损伤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可对早期脑损伤准确诊断,便于后续治疗,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尧刘颖黄丽红梁仲齐邢增才吴美华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脑损伤
不同年龄儿童BMI指数及贫血与龋齿的相互作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BMI指数及贫血与龋齿的相互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进行口腔检查的15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体重、身高,并对其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era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龋齿数与儿童各生育指标的相关性。根据儿童是否患有龋齿分为龋齿组(n=63)和无龋齿组(n=87),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儿童BMI及贫血与龋齿的相互作用。结果共150例学龄前儿童总龋齿率为42.00%,其中4~5岁儿童的龋齿率为56.45%、3~4岁为35.00%、2~3岁为25.00%,组间对比,4~5岁儿童的龋齿率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偏高(P<0.05)。各年龄段患儿的BMI、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组儿童的dmft指数、dmft+DMFT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肥胖组儿童的dmft指数、dmft+DMFT指数最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I与dmft指数、dmft+DMFT指数呈负相关(R=-0.063、-0.520,P<0.05)。根据儿童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其中正常76例,贫血64例。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组儿童的dmft指数、dmft+DMFT指数均明显低于贫血组儿童(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与dmft指数、dmft+DMFT指数呈正相关(R=0.454、0.865,P<0.001)。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偏瘦、贫血及家庭年收入≤3万元是影响其罹患龋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偏低和发生贫血会明显增加学龄前儿童发生龋齿的风险,而龋齿的发生则会进一步阻碍幼儿的正常发育,提示应注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卓秋玲黄丽红韩淑莉陈丹林淑妃施良孙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BMI贫血龋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