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永军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4篇肿瘤
  • 4篇基因
  • 3篇食管肿瘤
  • 2篇上皮
  • 2篇食管癌
  • 2篇食管上皮
  • 2篇细胞
  • 2篇基因变化
  • 2篇癌基因
  • 2篇病因
  • 1篇亚硝胺
  • 1篇抑癌
  • 1篇抑制基因
  • 1篇人食管癌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食管上皮细胞
  • 1篇肿瘤研究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陆士新
  • 6篇郭永军
  • 1篇李华川
  • 1篇何桂英
  • 1篇梁苑苑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肿...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聚合酶链式反应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1年
PC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原理是基于天然DNA复制过程而设计的一种特异性DNA靶序列的体外扩增方法,具有特异、高效、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用于肿瘤研究的方法有PCR-Southern blot、PCR-Dot blot、PCR-RFLP、PCR-SSCP、GP-PCR等。其中研究的焦点多集中在癌基因特别是ras基因与肿瘤的关系方面。在临床研究方面,PCR可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以及癌基因与肿瘤的关系等。
郭永军陆士新
关键词:聚合酶肿瘤
癌基因、抗癌基因和食管癌发生机制
1991年
食管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比较明确的病因有亚硝胺类化合物、霉菌毒素和遗传因素等。大量研究表明,食管癌的本质是细胞基因组本身的改变,特别是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改变。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一些改变,并根据现有资料,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为依据,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探讨了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郭永军陆士新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基因抗癌基因病因
人食管癌与NMBzA引起的人和猴食管上皮细胞中多种抑癌基因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1995年
为了研究人原发性食管癌组织中多种抑癌基因突变谱与甲基苄基亚硝胺(NMBzA)引起的人和猴食管上皮细胞中多种抑癌基因突变谱的相关性。我们应用PCR扩增与直接测序技术分析了人原发性食管癌和NMBzA处理的人和猴食管上皮细胞中多种抑癌基因p53,Rb,APC和MCC的突变谱;发现40.9%(9/22)的人原发性食管癌p53基因突变与NMBzA处理的人和猴食管上皮细胞中p53基因的突变相同,也发现NMBzA引起的人和猴食管上皮细胞中多种抑癌基因Rb、APC、MCC的突变谱与部分人原发性食管癌多种抑癌基因突变谱相同。首次从分子水平证明:NMBzA引起的多种抑癌基因突变谱与人原发性食管癌的突变谱有相关性,从而验证了NMBzA是我国食管癌的致病因子之一。
李华川陆士新崔晓邢郭永军冯骆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抑制基因
食管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1年
食管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比较明确的病因有亚硝胺类化合物、霉菌毒素和遗传因素等。大量研究表明,食管癌的本质是细胞基因组本身的改变,其中包括H-ras,C-myc,EGFr,hst-1和int-2等癌基因的扩增和激活,以及抗癌基因Rb的丢失和P53的突变等。根据现有资料,本文提出了食管癌发生的可能机制。
郭永军陆士新
关键词:食管癌分子生物学
白血病的int-2基因变化
1994年
int—2基因属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基因家族,定位于染色体11q13,其扩增或与hst-1基因共扩增见于许多人类恶性肿瘤。为了探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是否涉及int-2基因改变,尤其是白血病继发或伴发骨髓纤维化是否存在int—2基因扩增,我们对40例白血病进行int—2基因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何立珍何桂英吕联煌王少元郭永军陆士新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基因扩增细胞生长因子限制性内切酶
亚硝胺对人食管上皮中癌基因的作用被引量:13
1994年
用甲基苄基亚硝胺(NMBzA)诱导胎儿食管上皮(HFE)组织,通过Southern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NMBzA诱导24小时的HFE中即有EGFr基因的扩增和高表达;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在NMBzA诱导1周和3周的HFE中分别发现c—myc和int—2基因的扩增,组织学观察可发现这些组织中有局部乳头状增生;在NMBzA诱导的胎儿食管上皮癌中发现Rb基因的完全丢失及P53基因的部分丢失和高表达。将NMBzA体外诱导3周的HFE组织接种至裸鼠体内,连续观察5个月未发现接种处有肿瘤形成,病理切片亦未找到恶性细胞。提示仅有EGFr、c—myc或int—2等少数几种癌基因的改变尚不足以导致食管癌完全恶性状态的形成,食管癌的最后形成可能还需P53和Rb等抗癌基因的丢失和失活。
郭永军陆士新梁苑苑
关键词:食管肿瘤病因学亚硝胺癌基因食管上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