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刚波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建国
  • 3篇建国前
  • 1篇悬崖
  • 1篇妖魔化
  • 1篇优秀文化
  • 1篇士大夫
  • 1篇手工艺
  • 1篇手工艺术
  • 1篇潜行
  • 1篇文本
  • 1篇文化
  • 1篇文人
  • 1篇文人士大夫
  • 1篇文艺
  • 1篇文艺思想
  • 1篇苗族刺绣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功能
  • 1篇接受史
  • 1篇接受史研究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3篇吉首大学
  • 1篇贵阳学院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舒刚波
  • 1篇龙叶先

传媒

  • 1篇当代电影
  • 1篇民族论坛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家庭教育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潜行与暗流——论建国前沈从文的接受效果被引量:4
2008年
效果史研究以普通读者为考察对象,沈从文的接受史研究旨在考察建国前沈从文及其文本在广大读者中所产生的审美效果、阅读状况、嬗变衍化和成因规律,包括读者群的构成及其变迁,不同时代背景下读者对沈从文及其文本的接纳、反应及评论。
舒刚波
欣赏与批判:建国前对沈从文文本的两种阐释
2008年
建国前对沈从文文本有两种不同的阐释:一种是欣赏者的态度,他们认为沈从文的文章就像一幅美丽的乡村画,而另一种是批判者的声音,他们认为沈从文作品的思想非常空虚,缺乏理性,是典型的地主阶级文艺。
舒刚波
沈从文接受史研究(1925年—1949年)
传统的文学史以作家的生平加作品构成,而这一形式正在走入某种重复的窘境;论文以接受美学的观点出发,从读者的角度来研究沈从文及其文学,在这里接受美学提出了三个概念:'效果史'、'阐释史'、'影响史';'效果史'主要是以普通读...
舒刚波
关键词:接受史阐释史文艺思想
文献传递
试论苗族刺乡工艺传承的教育功能
2008年
苗族刺绣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堪与四大名绣媲美。刺绣古称“黹”、“针黹”、“针绣”,民间俗称“绣花”、“扎花”、“洒花”,文人士大夫称其为“女红”。是指在已经加工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穿刺,通过运针将绣线组织成各种图案和色彩的一种技艺。作为一种民族手工艺术,苗族刺绣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作为一种传统优秀文化,其特点与传承活动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化功能。
龙叶先舒刚波
关键词:苗族刺绣教育功能手工艺术文人士大夫优秀文化教化功能
从自由的人到自由主义的思想——建国前沈从文影响史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建国前沈从文的影响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如何做一个自由的人,从这一点看,沈从文以他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文艺创作影响了一大批作家,使他们成为自由主义作家;第二表现为传播了自由主义的文艺思想,以他的自由主义文艺观、文学独立观、以及健康自然的生命观、宇宙观影响和改造社会。
舒刚波
寻求人类的本源——论宫崎骏的《悬崖上的金鱼姬》被引量:7
2009年
宫崎骏是公认的世界动画电影大师。在《悬崖上的金鱼姬》这部动画电影中,宫崎骏没有延续他以前对战争、环保等领域的关注,而将注意力转向海洋,讲述金鱼公主波妞如何挣脱一切束缚变成人,从而与喜欢自己的宗介在一起的故事。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宫崎骏的这部电影是从三个方面来追寻人类的本源,即对简单生活本源的探求、对生命与自然本源以及对爱与善的本源的追求。
舒刚波
关键词:宫崎骏《悬崖上的金鱼姬》本源
被“妖魔化”的沈从文——左翼评论家之评论
2007年
在左翼评论家眼中,沈从文及其作品是不断被"妖魔化"的过程。文章试图论述左翼评论家对沈从文及其作品是怎么一步一步升级的,为何会被"妖魔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妖魔化"正在赋予了不同的意味。
舒刚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