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文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细胞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细胞
  • 6篇感染者
  • 5篇综合征
  • 4篇免疫缺陷
  • 4篇HIV
  • 4篇病毒
  • 3篇缺陷综合征
  • 3篇淋巴结
  • 3篇免疫缺陷综合...
  • 3篇获得性
  • 3篇获得性免疫
  • 3篇获得性免疫缺...
  • 3篇获得性免疫缺...
  • 3篇HIV感染
  • 3篇HIV感染者
  • 2篇亚群
  • 2篇慢性
  • 2篇慢性感染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三○...
  • 4篇解放军第三〇...
  • 3篇南宁市第四人...
  • 1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13篇许文
  • 11篇陈威巍
  • 11篇赵敏
  • 5篇杨欣欣
  • 5篇秦恩强
  • 4篇谢杨新
  • 4篇聂为民
  • 4篇黄磊
  • 3篇卢祥婵
  • 3篇邓建宁
  • 3篇涂波
  • 3篇杨俊连
  • 2篇李文刚
  • 2篇武晓丽
  • 2篇周先志
  • 1篇范荣
  • 1篇周志平
  • 1篇吴耀锋
  • 1篇貌盼勇
  • 1篇姜天俊

传媒

  • 5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充质干细胞在ARDS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感染、创伤等因素导致的严重急性呼吸衰竭,病死率很高。ARDS致病机制较复杂,过度炎症反应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的基础研究显示,MSC对ARDS治疗有潜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MSC的相关基础研究结果,并总结了MSC治疗ARD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临床应用MSC治疗ARDS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ARDS提供新的思路。
许文陈威巍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间充质干细胞炎症反应
HIV感染后不同病程阶段淋巴结中CD4^+T淋巴细胞各亚群频率的改变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淋巴结(lymph nodes,LNs)中初始、中枢记忆性、效应记忆性和效应CD4+T淋巴细胞频率的改变,探讨伴随疾病进展,LNs中CD4+T淋巴细胞各亚群频率改变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HIV感染者71例,根据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将其分为HIV感染无症状组和AIDS患者组,并选取28例非HIV感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留取以上3组LNs组织行活体组织检查,分离其中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细胞群的频率。结果①AIDS患者组LNs中初始CD4+T淋巴细胞频率与无症状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无症状组LNs中初始CD4+T淋巴细胞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IDS患者组LNs中中枢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虽然无症状组LNs中中枢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频率与AIDS患者组相比下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AIDS患者组、无症状组和健康对照组LNs中效应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频率依次升高,3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无症状组、AIDS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LNs中效应CD4+T淋巴细胞频率依次降低,但3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后,LNs中初始、中枢记忆性、效应记忆性和效应CD4+T淋巴细胞频率并非随着疾病进展进行性下降。
黄磊邓建宁许文秦恩强聂为民李伟新蒙江明吴耀锋卢祥婵赵敏
关键词: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结
CD56^(bright)自然杀伤细胞亚群在人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CD56bright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CD56表达水平较高的NK细胞亚群,以分泌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功能为主,具有抗肝纤维化的能力,提示这群细胞在减缓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共感染肝损伤、提高病毒清除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就CD56bright NK细胞在HIV、HCV单纯感染以及HIV/HCV共感染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进一步了解该细胞亚群在HIV/HCV共感染中的作用,为揭示HIV/HCV共感染的免疫病理机制及可能的免疫治疗理论提供借鉴。
许文陈威巍
关键词:HIV/HCV共感染
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胶原沉积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感染阶段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CD4+T淋巴细胞、胶原蛋白、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7的检测,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胶原沉积的相关性分析,探讨HIV感染后胶原沉积对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HIV感染者43例,分为HIV感染无症状组和AIDS组,留取外周浅表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组织;另外选择非HIV感染者12名为健康对照组,同样留取其外周浅表淋巴结活检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研究对象淋巴结中CD4+T淋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和IL-7定量及分布情况。结果 1随着病程进展,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胶原沉积逐渐增加,AIDS组高于无症状组,无症状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HIV感染无症状组外周浅表淋巴结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IDS组则显著减少(P<0.01);3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胶原沉积量呈负相关(R2=0.724,P=0.000),与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2=0.702,P=0.000);43组IL-7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IDS组部分患者淋巴结中IL-7呈局部聚集性分泌。结论 HIV感染后外周浅表淋巴结中胶原沉积逐渐增加导致结构破坏,可能是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IL-7有随病程进展而分泌增加的趋势,但仍不足以弥补淋巴结结构破坏对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
黄磊许文卢祥婵邓建宁陈威巍聂为民秦恩强赵敏周先志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7
γδ T细胞及其NKG2C的表达与HIV-1感染者免疫应答的关系研究
<正>目的探讨γδT细胞及其NKG2C的表达与HIV-1感染者免疫应答的关系,寻找预测HIV-1感染者免疫应答的预测指标方法本研究纳入在本院就诊的HIV感染者32例,根据治疗12个月后CD4 T细胞计数增加值将患者分为免...
许文谢扬新涂波赵鹏杨俊连杨欣欣陈威巍赵敏
文献传递
人腺病毒55型感染肺部病变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关系研究
<正>目的探讨人腺病毒55型感染肺部病变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改变的关系及致病意义。方法以50例经胸部CT证实为腺病毒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肺炎组),调查其外周血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并与同期腺病毒55型感染未出现肺部...
姜天俊范荣李文刚许文陈威巍赵敏
文献传递
HIV感染者淋巴细胞相关趋化因子的分泌与分布
2015年
目的 研究不同感染阶段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内CCL19、CCL21、CXCL12和CXCL13的分泌与分布,探讨HIV感染对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内定位与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同HIV感染阶段的患者43例,分为HIV感染无症状组和AIDS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淋巴结中CCL19、CCL21、CXCL12和CXCL13的分泌及分布情况,非HIV感染者12例为对照.结果 HIV感染无症状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浅表淋巴结内仅CCL21表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CL19、CXCL12及CXCLI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IDS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浅表淋巴结中CCL19、CXCL13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CL21、CXCL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无症状组相比,相关趋化因子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感染至AIDS期后,外周浅表淋巴结中各个趋化因子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区域界线.结论 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相关趋化因子的改变可能是机体代偿和淋巴结结构破坏的结果,而这种变化又进一步促进了免疫功能的破坏和CD4+T细胞的减少.
黄磊邓建宁杨欣欣蓝智许文卢祥婵赵敏貌盼勇周先志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结淋巴细胞趋化因子
唑来膦酸与γδTCR单抗体外扩增HIV感染者Vδ2T细胞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和rδTCR单抗两种诱导方法对HIV感染者的V82T细胞的扩增效果,探讨效率更高的扩增方法。方法选择65例HIV感染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应用唑来膦酸法和rδTCR单抗法分别诱导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培养的0d、7d、14d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rδT细胞及其亚群的百分率及Vδ2T细胞增殖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诱导效果。结果外周血中HIV感染者Vδ2T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与健康对照相比显著下降;扩增14d后,rδTCR单抗法诱导HI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者的V82T细胞占CD3+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7.6±19.8)%和(64.3±4.5)%,V82T细胞扩增倍数分别为54±40和74±29;而采用唑来膦酸法的诱导结果分别为(69.6±21.2)%和(97.3±1.7)%以及538±11和5984±721。结论唑来膦酸法可诱导HIV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Vδ2T细胞大量增殖,其效率显著高于rδTCR单抗诱导法。
许文武晓丽谢杨新杨俊连聂为民赵敏陈威巍
关键词:HIVT淋巴细胞
42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对河南省信阳市某医院2007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42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以成年农民为主,多在5—7月发病,21.80%患者有蜱叮咬史。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纳差、全身不适、腹泻、恶心、呕吐和头痛。体征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为WBC、PLT降低,ALT、AST、CK和LDH升高。68例死亡,病死率为16.11%。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伴有实验室检测指标明显异常。在诊疗过程中,宜采取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
徐哲崔宁陈威巍秦恩强聂为民袁春涂波许文赵敏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发热布尼亚病毒科感染病人
HIV慢性感染者Vδ2T淋巴细胞的CD25表达与其凋亡及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HIV慢性感染者Vδ2 T细胞上CD25的表达与Vδ2 T淋巴细胞频率下降、凋亡增加及HIV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门诊随访的HIV慢性感染者31例及健康对照者10例,3...
许文陈威巍黄磊谢杨新秦恩强石磊武晓丽杨俊连杨欣欣赵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