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

作品数:24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肿瘤
  • 6篇动物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肠癌
  • 5篇调强
  • 5篇术后
  • 5篇疗法
  • 5篇放疗
  • 5篇放射疗法
  • 4篇氧合
  • 4篇化疗
  • 4篇缓释
  • 3篇动物模型
  • 3篇动物实验
  • 3篇氧合器
  • 3篇嘧啶
  • 3篇疗效
  • 3篇淋巴
  • 3篇淋巴转移

机构

  • 21篇四川省肿瘤医...
  • 7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联合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四川省第二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4篇王建
  • 9篇张伟
  • 5篇樊林
  • 4篇裴觉民
  • 4篇刁鹏
  • 3篇刘学旭
  • 3篇陆彬
  • 3篇谭小苹
  • 3篇王利春
  • 2篇郎锦义
  • 2篇杨文
  • 2篇黄孝忠
  • 2篇刘丽
  • 2篇肖明勇
  • 2篇丁运萍
  • 2篇李昉
  • 2篇熊素彬
  • 2篇王捷
  • 2篇向明飞
  • 2篇陈君楷

传媒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四川动物
  • 2篇医学信息(中...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药学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肿瘤防治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 1篇中国西部第八...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肺脑复苏机的研制及复苏技术
1999年
依据心肺旁路(CPB)的理论和在我们前期研制人工膜肺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心肺脑复苏机。该复苏机由新型离心血泵、人工膜肺、亚低温热交换器、超声多谱勒流量计、膜性窗口、微电脑电路控制板和附件等几个部分组成。血泵采用磁性偶联,密封性好,安装便捷,其转速在0~3 600r/min,输出量在0.2~7L/min。人工膜肺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外走血。有效气体交换面积为1.8m^2,最大氧合量达7L/min,血氧饱和度大于95%。超声流量计的探头设计为活页型,无创动态监测血流量。亚低温热交换器分成两套,有现场急救用和病房使用的两种,亚低温范围在34~26℃。另外,在系统启动时限、提高输出量、使用亚低温、改善血液相容性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进和综合,同时采用了膜肺中空纤维表面肝素涂复、膜性窗口技术等一些新的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试图为现代急救医学,提供一种有效的复苏工具和手段。
王建冉晓东吴克坚王捷杨元慧俞祖英裴觉民谭小平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膜式氧合器亚低温治疗离心血泵
IMRT放疗同步化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近期疗效观察
樊林张伟王建
植入式开路型脉冲缓释双路人工胰(泵)的设计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依据正常人体自身分泌胰岛素的生理特点,提出要用脉冲、缓释双路供释胰岛素的设计思路,分别模拟胰岛素的分泌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并通过体外试验,建立了类似餐后的大量、迅速的脉冲分泌方式和24h持续、稳定的微量分泌方式这两种模型。本文的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研制植入式开路型人工胰(泵)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建陈槐卿张荣荣祝玉兰
关键词:糖尿病
多品系多部位腹水癌(H22)淋巴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多品系小鼠多部位接种H22腹水癌能否引发淋巴结转移,以及它们的差异。方法:选择KM小鼠、BALB/c小鼠、C57BL/6小鼠,分别在腋下、股部内侧和脚垫接种H22腹水癌细胞,观察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的变化。结果:腋下、股部内侧和脚垫接种组50d动物死亡率分别是:KM小鼠为100%、60%和0%;BALB/c小鼠为80%、60%和0%;C57BL/6小鼠为100%、50%和0%。试验组动物的淋巴结重量普遍大于空白对照,尤其是KM小鼠和BALB/c小鼠脚垫接种组,病理检查显示,右腹股沟淋巴结可见大量癌细胞,淋巴结的正常结构完全被破坏,甚至消失;C57BL/6小鼠脚垫接种组淋巴结病理检查未发现癌细胞,淋巴结结构完整。结论:KM小鼠、BALB/c小鼠脚垫接种H22腹水癌细胞能够复制存活时间在50d以上,癌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
丁运萍王建杨文刘学旭
关键词:腹水癌淋巴结转移
Merkel细胞瘤1例
1994年
Merkel细胞瘤1例吴双,郎锦义,王建,李志琳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成都610041)Merkel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高度恶性肿瘤,现报道我院自建院来仅收治的1例。患者,女,20岁,于1992年7月偶然发现左顶枕部头皮肿块,直径约Zcm,质中,可...
吴双郎锦义王建李志琳
关键词:皮肤肿瘤MERKEL细胞瘤病例报告
采用微孔聚丙烯纤维材料的“四川联大Ⅰ型”管外流式(ELF)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研制被引量:1
1998年
介绍了“四川联大Ⅰ型”(以下简称:SUUⅠ)管外流式(ELF)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研制、设计、外形制做及离心封端等过程,重点介绍了中空纤维膜材料选择,膜肺离心封端的原理、材料、设备及方法,并对聚氨酯胶进行离心封端的具体步聚作了较详细的叙述。作者根据自身在国外与国内的研制经验,认为离心封端的关键在于:(1)中空纤维膜材料的质量及成束质量;(2)聚氨酯封端胶材料固化特性的掌握及料量计算;(3)反应温度控制;(4)气体排除;(5)转速的控制;(6)纤维束的安装;(7)脱模和切头的时间掌握等方面。作者用外购的材料和自己设计制造的离心封端机成功地制造了我国第一个管外流式(ELF)中空纤维成人氧合器。SUUⅠ膜式氧合器的设计是作者在国外建立的交叉流式膜肺O2、CO2传递模型的具体应用。
谭小苹王建王利春裴觉民陈君楷
关键词:膜式氧合器中空纤维人工肺
植入瘤体内的氟尿嘧啶微球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为提高抗癌疗效 ,制备可植入瘤体内的氟尿嘧啶微球。方法 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 ,O W型乳化挥发法制备氟尿嘧啶微球 ;考察了微球性质、体外释药及植入实体瘤Lewis肺癌的抑瘤效果。结果 微球载药量为(10 30± 0 2 0 ) %,包封率为 (6 8 3± 1 5 ) %;外观圆整光滑 ,为物理包载 ;突释很少 ,体外释药t1 2 较原药延长约 16 8倍 ,属扩散 溶蚀机制 ;抑瘤率可达 6 0 6 %,降低了毒副作用。结论 O W型乳化挥发法制备的氟尿嘧啶聚乳酸缓释微球 ,植入瘤体内杀灭肿瘤细胞将可能成为肿瘤化疗的有效方法。
陆彬熊素彬王建
关键词:氟尿嘧啶聚乳酸瘤体缓释制剂
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价值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 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随访期超过 5年的 40例 期子宫内膜癌。 2 7例行子宫次广泛切除术 ,13例另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6例为单纯手术 ,有 3例为子宫次广泛切除术 ,3例另加盆腔淋巴结清扫。34例行术后放疗 ,12例阴道残端补充腔内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 5年生存率 6 5 % (2 6 / 40 ) ,复发率 17.5 % (7/ 40 ) ,盆腔外转移率 2 5 % (10 / 40 )。其中术后放疗组 5年无瘤生存率 70 .5 % (2 / 34 ) ,复发率 5 .9%(2 / 34 ) ,盆腔外转移率为 2 9% (10 / 34 )。单纯手术者有 5例 2年内阴道残端复发。术后放疗远期反应发生率为 44 %(15 .34 ) ,主要为间断性腹泻、便血、血尿、肠梗阻。结论 : 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能明显提高局控率 。
韦小梅张伟李昉杨家林谭燕王建许峰陈念永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手术放射疗法疗效
582例鼻咽癌调强放疗5年远期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9
2011年
目的评价本院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4年进行IMRT的58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结果,其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36、144、224、178例。所有患者鼻咽和上颈部靶区均采用NOMOS的IMRT技术。运用美国放疔肿瘤组织标准评价急慢性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随访率为93.5%。5年局部控制率、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疾病特异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9.8%、95.2%、74.1%、69.6%、83.2%和77.1%。局部复发29例,区域复发13例,远处转移117例。3级急性和慢性不良反应分别为44.5%(唾液腺、口腔黏膜和皮肤)和4.2%。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为临床分期、N分期、放疗中断时间、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体重降低幅度和化疗。结论IMRT鼻咽癌获得了较好的远期疗效和生存质量;临床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急慢性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
冯梅范子煊黎杰张鹏李涛文浩王捷王建王冀川王卫东郎锦义
关键词:放射疗法调强预后
直肠癌术后序列断层调强放疗与MLC静态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2010年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序列断层调强放疗与直线加速器MLC静态调强放疗计划,研究两类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选择10例直肠癌III期经腹前切术(Dixon手术)术后患者,行CT图像后统一勾画靶区及正常器官,在NOMOSCorvus6.3计划系统中行序列断层MIMIC调强放疗和常规直线加速器MLC静态调强放疗计划。统一给予靶区(pCTV)处方剂量50Gy和正常器官限制体积与剂量膀胱V50≦5%、小肠V50≦5%、股骨头V30≦30%、髂骨V20≦30%;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和正常组织照射剂量,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计划均有较好的靶区处方剂量分布,但MLC静态调强放疗组适形指数略好于序列断层调强放疗组,对髂骨保护优于序列断层调强放疗组,而股骨头的保护,小肠V30序列断层调强放疗优于MLC静态调强放疗组,膀胱受照剂量体积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中,序列断层调强放疗和常规直线加速器MLC静态调强放疗均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对正常器官的保护略有差异。
樊林张伟肖明勇刘丽刁鹏王建
关键词:调强放射疗法剂量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