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仁强

作品数:23 被引量:6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平流层
  • 7篇流层
  • 5篇潮汐
  • 4篇行星波
  • 4篇纬度
  • 4篇夏季
  • 4篇臭氧
  • 3篇中纬
  • 3篇中纬度
  • 2篇低热层
  • 2篇动力加热
  • 2篇年际
  • 2篇年际变化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热带
  • 2篇热通量
  • 2篇纬向
  • 2篇纬向风
  • 2篇雷达

机构

  • 20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教育部
  • 2篇汉中市气象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嘉兴市气象局

作者

  • 23篇刘仁强
  • 8篇施春华
  • 8篇郭栋
  • 4篇张峰
  • 3篇吕达仁
  • 2篇王咏青
  • 1篇郑彬
  • 1篇胡景高
  • 1篇陶丽
  • 1篇周秀骥
  • 1篇沈新勇
  • 1篇金鑫
  • 1篇刘琨
  • 1篇刘煜
  • 1篇张华
  • 1篇陈丹
  • 1篇蔡娟
  • 1篇徐婷
  • 1篇李慧
  • 1篇吴琨

传媒

  • 8篇大气科学学报
  • 3篇空间科学学报
  • 3篇高原气象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时代农机
  • 1篇第30届中国...
  • 1篇第31届中国...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纬度冬季上部中间层潮汐水平风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
<正>采用武汉(30°N,114°E)MF 雷达在2001年冬季的风场观测数据研究中纬度上部中间层大气潮汐水平风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首先把任意滑动时间窗内的各潮汐初相位统一定义为以第42天世界时0点为起点的各拟合初相位(...
刘仁强吕达仁
文献传递
大气动力学中三种Rossby波作用通量的特征差异和适用性比较被引量:15
2017年
大气动力学诊断Rossby波的传播时,通常用波作用通量来表示。常用的三种波作用通量分别为Plumb波作用通量,T-N波作用通量和局地E-P通量。本文详细讨论了这三种方法的特征差异,并结合2016年1月的一次寒潮事件,比较了三种方法在该事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Plumb波作用通量的纬向分量较大而经向分量较小,适用于振幅较小的纬向均匀的西风带Rossby长波的诊断。2)T-N波作用通量是对Plumb波作用通量的改进,经向分量得以增强,能更好地描述纬向非均匀气流中的较大振幅的西风带Rossby长波扰动。T-N波作用通量计算时,背景场取多年平均的当月气候场较合适,能更好地反映当前季节内的Rossby波传播异常。3)局地E-P通量可以诊断一段时间内天气尺度瞬变波对背景场(定常波)总的调控作用,但无法直接反映Rossby长波的逐时演变(T-N波或Plumb波作用通量则可以)。
施春华金鑫刘仁强
关键词:ROSSBY波
北半球极区平流层冬季12月与1—2月气候变化形势的对比被引量:9
2018年
根据1980—2000年ERA-Interim再分析的风场和温度场资料,计算12月与1—2月北半球行星波的EP通量及其散度,并按冬季不同月份分析了平流层整层温度和风场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变化的特征及其与行星波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2月高纬度地区中低平流层呈增温趋势;而1—2月温度变化呈冷却趋势。在12月中高纬度中上平流层纬向风明显减速;而在1—2月高纬度中高平流层,随着纬度和高度的增加,纬向风呈明显加速趋势。冬季北半球行星波主要沿低纬度和极地波导两支波导向上传播。但是,1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的传播减弱,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整层的传播则明显增强。而1—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的传播明显增强,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的传播则减弱。因此,北半球极区平流层1980—2000年间12月与1—2月波流相互作用的年代际变化形势趋于相反,有必要针对冬季不同月份分开进行讨论。
刘仁强黎颖付焱焱施春华郭栋张峰
关键词:平流层年代际变化纬向风
大气粒子散射相函数的参数化方案比较及其改进
2016年
大气粒子散射相函数的参数化是大气辐射传输参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全面比较了大气粒子的HenyeyGreenstein(HG)方案和双Henyey-Greenstein(DHG)方案,并在四流球谐函数展开累加法中,应用这两种相函数参数化方案计算气溶胶、云、霾粒子的反射率、透射率或吸收率。该研究结果表明:HG方案无法表现相函数的后向峰值,因而其计算的大气粒子反射率和透射率精度较差;DHG方案能较好地表征相函数的整体特征,但是该方案计算的相函数易出现后向异常峰值或为负值,并导致计算得到的气溶胶、云、霾粒子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精度甚至会低于HG方案。对DHG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改进的DHG方案(MDHG)。MDHG方案计算结果稳定,并能很好表征相函数的前向和后向峰值的特征,其计算的大气粒子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精度也较高。因此,MDHG方案是一种理想的相函数参数化方案。
刘琨张峰吴琨周秀骥张华刘仁强
关键词:参数化
中纬度冬季低热层潮汐非线性相互作用的MF雷达观测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武汉(30°N,114°E)MF雷达在2001年冬季的风场观测数据研究中纬度低热层大气潮汐之间的二阶非线性相互作用.经向风场的Lomb-Scargle归一化振幅谱表明,周日、半日和8 h潮汐是中纬冬季中层顶区域占优势的大气扰动;此外6 h潮汐也清晰可见.双相干谱分析揭示大多数显著的双相干谱峰代表潮汐谐振分量之间的相位互相关或单个潮汐分量的自相关.对随时间变化的潮汐垂直波长的比较发现,实际观测的8h潮汐垂直波长与假定的由观测的24 h潮汐和12 h潮汐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8 h潮汐的理论垂直波长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在94.0°98.0 km高度范围,周日、半日和8 h潮汐之间不仅存在明显的相位相关和垂直波数相关,且它们的振幅随时间变化也显示出振荡幅值相近、振荡相位同步或反相的相关性,表明它们之间已经发生了二阶非线性相互作用.但是在94.0 km以下,三个潮汐分量之间的各种相关性随高度的下降变得越来越弱,因此潮汐二阶相互作用更可能是一种局地和暂态的现象.
刘仁强吕达仁
关键词:潮汐低热层
太阳准周期变化对北半球夏季平流层加热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1979—2013年6—8月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和2004—2010年6—8月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太阳光谱辐照度资料,利用北京气候中心大气辐射模式,计算了北半球平流层夏季臭氧加热率(Ozone Heating Rate,OHR)和净加热率(Net Heating Rate,NHR),分析了太阳准11 a变化中太阳活动强年与弱年纬向平均OHR(NHR)的差异,并讨论了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强年比弱年的紫外辐射明显要强,导致OHR、NHR整层增强,且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臭氧浓度在平流层下层较小,在平流层上层较大,该变化导致OHR、NHR有类似的变化型,且稍向高处偏移;OHR、NHR在平流层上层的变化,由紫外辐射和臭氧共同作用,其他地区均为臭氧起主要作用。
陆晏郭栋陶丽张峰刘仁强苏昱丞
关键词:紫外辐射臭氧加热率平流层
球面E-P通量的计算及其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讨论了行星波作用通量Eliassen-Palm flux(E-P通量)在球面准地转条件下的表达式,纬圈环状总质量权重的变换形式,及其在绘图分析中的应用与技巧。结合实例,通过对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Interim的计算绘图,说明不同形式E-P通量在实际分析时的差异及特点。
施春华徐婷蔡娟刘仁强郭栋
关键词:E-P通量行星波
NAO指数变化气候倾
通过应用一个分段连续线性倾回归模型分析1862-2011期间NAO指数变化的气候倾,得出150年间NAO指数在1971和1991年左右转折最为显著,并简单讨论了NAO指数相位转换的原因.通过相关分析发现NAO指数与AO指...
司阳刘仁强张拥军
关键词:北大西洋涛动温盐环流
文献传递
热带地区出射长波辐射的长程持续性研究
2017年
为了探索热带地区出射长波辐射(OLR)的内在变化规律,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DFA)方法,对整个热带地区(0~357.5°E,22.5°S^22.5°N)1979—2013年NOAA逐日的OLR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热带地区的OLR存在幂律相关,其标度指数值主要集中在0.65~0.72之间,具有较好的长程相关性(或持续性)。西太平洋、刚果盆地和南美洲因对流发展旺盛,导致上空高云量偏大,OLR值主要取决于云顶温度和云量,而云本身变化较快,使得该地区OLR表现出较弱的长程持续性;中东太平洋、大西洋和撒哈拉沙漠地区上空高云量偏少,OLR值主要取决于海表或陆表的温度,而海表或陆表温度变化相对比较缓慢,使得该地区OLR表现出较强的长程持续性。此外,通过随机打乱逐日OLR时间序列去除趋势和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热带地区OLR的长程持续性是由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造成的。
雷亚栋张峰杨全张敬昕蒋磊刘仁强
1980—2000年北极平流层冬季十年际变化形势的逐月演变
2021年
采用1980—2000年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北半球冬季各月(12月、1月、2月)行星波的Eliassen-Palm(EP)通量及其散度,并按冬季不同月份分析平流层整层温度和纬向风场的十年际变化特征与行星波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的十年际变化在高纬度中下平流层12月呈明显增温趋势,1月转为较弱的冷却趋势,2月为明显的冷却趋势。纬向风在中高纬平流层12月呈明显的减速变化,1月减速区与加速区相间分布但强度均较弱,而2月为明显的加速趋势。1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向热带对流层顶的传播减弱,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整层的传播明显加强;1月沿两支波导的传播趋势未变但均较弱;而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的传播转为加强趋势,沿极地波导的传播转为减弱趋势。相应地,EP通量散度场的十年际变化形势沿两支波导在12月与2月相反,1月为过渡阶段。因此,北极平流层温度、纬向风、EP通量及其散度场的十年际变化在冬季内呈现一个从北半球环状模(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的负极趋势向正极趋势逐月演变的过程。
吴国华刘仁强黎颖
关键词:平流层温度纬向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