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利娜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药
  • 4篇结肠
  • 4篇溃疡
  • 3篇药组
  • 3篇中药组
  • 3篇中药组合物
  • 3篇重症肌无力
  • 3篇无力
  • 3篇肌无力
  • 2篇血清
  • 2篇血清丙氨酸
  • 2篇血清丙氨酸氨...
  • 2篇血清甘油三酯
  • 2篇炎症
  • 2篇炎症状态
  • 2篇贴敷
  • 2篇通便
  • 2篇佐药
  • 2篇门冬氨酸
  • 2篇门冬氨酸氨基...

机构

  • 16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作者

  • 16篇赵利娜
  • 8篇陈斌
  • 8篇刘凤斌
  • 5篇兰绍阳
  • 5篇李培武
  • 4篇庄昆海
  • 4篇侯江涛
  • 3篇侯秋科
  • 3篇杨云英
  • 3篇张铮铮
  • 3篇洪日
  • 2篇陶双友
  • 1篇卜海玲
  • 1篇梁艺
  • 1篇樊冬梅
  • 1篇金燕
  • 1篇刘志辉
  • 1篇王淑平
  • 1篇宋雅芳
  • 1篇曹敏

传媒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新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自发性脾破裂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胰腺炎1例
2023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指胰酶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腺体乃至其他器官受炎症性损伤。急性胰腺炎全球年发病率为34/10万,首次发作后21%的患者发展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36%的患者在反复发作急性胰腺炎后发展为慢性胰腺炎,约20%的患者会发展为中度或重症胰腺炎[1]。典型的急性胰腺炎一般以持续性上腹痛为首要症状,疼痛可向背部放射,如伴有血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显著升高且CT提示胰腺坏死和渗出改变,一般不难诊断。
钟慧雅叶梓轩李培武樊冬梅宋雅芳赵利娜
关键词:自发性脾破裂急性胰腺炎持续性疼痛酒精胸腔积液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龙胆花2.5‑10份、泽泻5‑20份、黄芪5‑20份、山楂5‑20份和陈皮2.5‑10份。所述中药组合物以龙胆花为君药,以泽泻和黄芪共为臣药,以山...
刘凤斌郑逸远陈幽兰黄超原赵利娜
中医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g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Embase等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收集中医药疗法或中医药疗法联合西药(试验组)对比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进行Meta分析,采用TSA 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10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0.22,95%CI(0.15,0.31),P<0.00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RR=0.19,95%CI(0.11,0.34),P<0.00001];试验组治疗8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MD=-2.64,95%CI(-3.43,-1.86),P<0.00001],试验组治疗后重症肌无力临床绝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D=-1.49,95%CI=(-2.52,-0.46),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降低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及重症肌无力绝对评分,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采用针药联合、中医药联合西药的治疗方法能较好地提高和巩固疗效,中医药疗法干预时间大于8周能较好地发挥中医治疗优势。
晏显妮江其龙赵利娜刘小斌
关键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有效率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META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探析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方法探析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GEO DataSets数据库获取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靶点,绘制差异基因火山图与热图。在TCMSP数据库中,分别收集黄连和木香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将溃疡性结肠炎的差异基因与香连丸有效成分靶点取交集,并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绘制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 11.0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根据度值大小筛选出核心靶点。同时将上述交集基因载入R软件中,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urflex-Dock GeomX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使用PyMOL 2.5和ligplot+2.1进行蛋白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香连丸活性成分20个,包括槲皮素、豆甾醇、小檗浸碱、黄连素等,以及与GEO共有差异基因26个,涉及IL-6、CCL2、IL-1β、MMP9、PTGS2等关键基因。GO生物过程597条,细胞成分21个,分子功能50个,主要涉及脂多糖刺激变化(response to lipopolysaccharide)等生物过程,内质网腔(endoplasmic reticulum lumen)等细胞成分,细胞因子活性(cytokine activity)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48条,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kappa B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经典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香连丸的活性成分可以对核心靶点IL-6、CCL2、IL-1β、MMP9、PTGS2发挥调控作用。结论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主要起到抗炎、抗氧化、调节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肠道平滑肌功能等多个作用,证明了中医整体观念的优越性。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唐舒婷廖桂彬龚嘉倩吴苑黄梦芬陈明榆赵利娜陈斌
关键词:香连丸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尿素呼气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15
2022年
背景在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患者中,抑酸药物的使用以及出血状态等会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诊断造成干扰,关于尿素呼气试验(UBT)和粪便抗原检测(SAT)应用于出血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报道并不一致。目的明确UBT和SAT用于PUB患者H.pylori感染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收集有关PUB患者运用UBT和/或SAT诊断H.pylori感染的诊断准确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3-31。提取资料并应用QUADAS-2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和网络Meta分析模型(NMA)合并诊断试验效应量;采用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的方法探究异质性的来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总计25项研究,包含11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UBT、SAT诊断PUB患者H.pylori感染的合并灵敏度为0.90[95%CI(0.79,0.95)]、0.89[95%CI(0.81,0.94)],合并特异度为0.91[95%CI(0.86,0.95)]、0.75[95%CI(0.59,0.87)],合并诊断比值比为88.89[95%CI(31.01,254.82)]、24.35[95%CI(13.76,43.09)],合并阳性似然比为10.07[95%CI(6.07,16.71)]、3.60[95%CI(2.11,6.12)],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1[95%CI(0.05,0.24)]、0.15[95%CI(0.09,0.24)],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5%CI(0.90,0.95)]、0.91[95%CI(0.88,0.93)]。Meta回归提示,取样时间对UBT和SAT的灵敏度异质性存在影响,取样时间和H.pylori感染判定标准对UBT的合并特异度异质性存在影响。Deek漏斗图提示纳入研究间不存在潜在发表偏倚(P_(UBT)=0.53,P_(SAT)=0.64)。结论UBT具有更好地发现PUB患者H.pylori感染的能力,对疾病诊断的帮助优于SAT。鉴于SAT的假阳性结果,针对PUB患者不推荐单独使用SAT,同时依据取样时间与诊断效能的负相关性,为尽量避免质子泵抑制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推荐血流动力学稳定条件下尽早完善H.pylori相关检测。
廖桂彬龚嘉倩赵利娜侯江涛郑鸿铭李逸婷吴苑陈斌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META分析
补气活血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排便推力不足型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疗效评价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价补气活血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排便推力不足型功能性排便障碍(FDD-IDP)的疗效。【方法】将41例FDDID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给予补气活血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疗程均为2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便秘结局量表(PRO)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便秘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肛门直肠测压和盆底肌电测量结果,并评价2组疗效。【结果】(1)治疗20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52.38%,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与治疗前相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评分、PRO评分、SAS和SDS评分、PAC-QOL评分、肛门直肠测压和盆底肌电测量结果等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对FDD-IDP具有较好疗效,补气活血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生物反馈治疗。
侯江涛金燕曹金仪陈昫赵利娜卜海玲陶双友陈斌
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补气活血法
强肌健力方对重症肌无力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方对实验性重症肌无力(MG)模型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从70只雌性Lewis大鼠中随机选取7只作为正常组,余下63只给予皮下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单位97-116多肽片段(R97-116)乳化剂复制MG大鼠模型。最终造模成功的大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N=7),强肌健力方高剂量组(N=8)、中剂量组(N=7)、低剂量组(N=8)。强肌健力方高、中、低剂量组给予强肌健力方(剂量分别为23.4、15.6、7.8 g·kg-1·d-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期间每周2次观察、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肌肉力量Lennon评分变化。给药结束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脾脏组织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蛋白p3(Foxp3)、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强肌健力方各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MG大鼠体质量(P <0.05)及降低Lennon评分(P <0.01),降低RORγt、IL-17A的表达水平(P <0.01),升高Foxp3、TGF-β的表达水平(P <0.05),且其作用与强肌健力方给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强肌健力方可能通过影响Th17、Treg细胞转录蛋白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调节二者平衡,从而对MG大鼠产生治疗作用。
方学君梁艺刘晓曼谭梅傲曹敏赵利娜
关键词:强肌健力方重症肌无力TH17/TREG细胞疾病模型
miR-155下调Ets-1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miR-155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iR-155高表达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并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转录调节因子-1(EST-1)及Th17相关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结果在UC模型组,miR-155基因转染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miR-155表达量较对照显著升高,且与UC结肠炎症程度呈正相关;UC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Est-1呈低表达,而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及IL-6)呈相对高表达;miR-155转染后,UC小鼠这种变化趋势更加显著,Est-1表达更低,而IL-17、IL-23及IL-6表达更高。结论 miR-155通过抑制Ets-1表达,进而促进Th17相关炎症因子分泌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
陈斌刘志辉王淑平侯江涛赵利娜兰绍阳刘凤斌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MIR-155辅助性T细胞17
35例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35例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患者(myasthenia gravis associates with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 ADMG)的临床特点。方法共17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为ADMG组(35例)和不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组(maythenia gravis without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 NADMG,135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发病年龄、重症肌无力分型、肌无力危象、胸腺异常、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进展及复发等临床特点。结果ADMG女性30例,占85.7%,较NADMG组(54.8%)多见(P〈0.001);中位年龄为40岁(23-45岁),较NADMG组年轻(P=0.039)。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在ADMG组多见(45.7%vs24.4%;P=0.013)。且ADMG组胸腺增生较NADMG组常见(14.3%vs.1.5%;P=0.001o而肌无力危象、胸腺瘤、药物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1年内重症肌无力复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性别(OR=4.76,95%CI:1.64-13.77;P=0.004)、年龄(OR=0.96,95%CI:0.92~0.99;P=0.019)、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R=3.10,95%CI:1.30-7.41;P=0.011)、胸腺增生(OR=16.26,95%CI:2.22~119.11;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MG组患者多见于青年女.陛,表现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并伴发胸腺增生。
陈斌赵利娜侯江涛琚星萌刘凤斌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疾病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龙胆花2.5‑10份、泽泻5‑20份、黄芪5‑20份、山楂5‑20份和陈皮2.5‑10份。所述中药组合物以龙胆花为君药,以泽泻和黄芪共为臣药,以山...
刘凤斌郑逸远陈幽兰黄超原赵利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