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翔
- 作品数:2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轻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地聚合物基水泥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聚合物基水泥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地聚合物基水泥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包括:碱激发剂10~25重量份、偏高岭土45~65重量份、硅灰0.1~0.5重量份、水1~2重量份、减水剂0.1...
- 刘杰胜龚晓强张荣堂董莪何翔伦云霞涂妮
- 改性磷石膏和磷石膏刚性防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磷石膏和磷石膏刚性防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磷石膏按照如下方法制得:(1)将磷石膏与生石灰混合,陈化得到初始料;(2)将所述初始料与水混合均匀,然后调节PH值为6‑8,过滤、干燥,得到处理磷石膏;(...
- 刘杰胜 龚晓强李发平张荣堂董莪何翔涂妮 郑方方
- 文献传递
- 一种地聚合物基水泥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聚合物基水泥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地聚合物基水泥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包括:碱激发剂10~25重量份、偏高岭土45~65重量份、硅灰0.1~0.5重量份、水1~2重量份、减水剂0.1...
- 刘杰胜龚晓强张荣堂董莪何翔伦云霞涂妮
- 文献传递
- 不同密实度下黏性土的渗透性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土体是具有复杂物理性能的材料,土体的微观孔隙特征决定了土体宏观的渗透性,从而决定了土体的物理性质。对土体渗透性能与孔隙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变水头渗透试验。取武汉某工地的黏土来制备土体试样,测量其物理指标,进行风干过筛,采用静压试验制备重塑试样,用于渗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黏性土孔隙比e逐渐增大即土的干密度ρd逐渐减小,则渗透系数k也逐渐增大,并研究对比了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的多种经验关系。
- 陈宗先何翔熊云山王锐
- 关键词:孔隙比
- 一种温度-水流耦合作用下黏土裂缝的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水流耦合作用下黏土裂缝的检测装置,尤指一种用于检测黏土、混凝土等结构物的表面裂缝。本装置由箱体、降水帽罩、温度监控装置、湿度监控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及加热装置等构成,箱体外形呈圆柱状,内部呈空心状,...
- 陆海军蔡光华何翔张传成刘杰胜
- 文献传递
- 一种填埋场底部垫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填埋场底部垫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填埋场底部垫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污泥中添加植物性纤维废弃物并置于氯化锌溶液中浸泡,搅拌形成混合物;在无氧环境下,对所述混合物炭化处理,得污...
- 张传成何翔贺战文刘杰胜
- 文献传递
- 一种填埋场衬垫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填埋场衬垫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填埋场衬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粉煤灰于800~900℃下加热1~1.5h,得粉煤灰粗品;用水冲洗所述粉煤灰粗品至洗液呈中性;将水洗后的所述粉煤灰...
- 张传成何翔贺战文刘杰胜
- 文献传递
- Cu^(2+)在污泥灰改良粘土垫层中吸附规律的研究
- 2017年
- 在传统压实粘土垫层中掺入3%、5%、7%(相对于粘土干质量)化学改性污泥灰,探讨通过化学改性污泥灰来改良垃圾填埋场压实粘土垫层的可能性。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对Cu(Ⅱ)的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灰的掺入大大提高了样品的饱和吸附容量,Cu(Ⅱ)吸附能力明显增强。污泥灰掺入量从3%变化到7%时,Cu(Ⅱ)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提高了9.52%、14.74%、27.77%。
- 邢百会何翔
- 关键词:污泥灰
- 水驱对地应力场影响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对油藏进行注水开采时,地下岩层渗流场能引起地层应力场的改变。采取从大庆油田南二区西部选取的典型井组,基于有效应力原理,研究水驱注入方式下地层的孔隙压力分布情况及其动态演化规律,地层有效应力分布情况及其动态演化规律,揭示出水驱注入方式对地层压力场和有效应力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油藏采取注水开采时,流―固耦合的作用影响显著,能够促使地层压力场和有效应力场发生很大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的水驱方式下注入参数界限值、计算方法研究以及复杂地质构造下的注入参数界限提供理论性指导。
- 王锐何翔
- 关键词:注水渗流场
- 基于Hoke-Brown准则的围岩稳定性
- 2016年
- 巷道是矿井下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本文基于广义Hock-Brown非线性屈服准则,利用C语言编写程序,求解了不同GSI)的围岩巷道数值解。根据计算的数值结果,绘制了煤岩巷道塑性区半径、破坏区半径、位移以及切向、径向应力随GSI的变化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GSI增大的时候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半径和破碎区半径都显著的变小,较差围岩中洞室的塑性区比位于较好围岩中洞室的塑性区发展快;随支护力的增大,巷道稳定性增强,在支护力相同时,支护结构对处于较差围岩中的圆形洞室洞壁位移约束效果较差,巷道围岩的GSI值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处于不同GSI值的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研究,可以为在深井巷道设计时对巷道围岩的施工、支护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 熊云山何翔陈宗先王锐韩黎芳
- 关键词:GSI巷道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