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

作品数:38 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3篇帕金森
  • 23篇帕金森病
  • 14篇中医
  • 4篇帕金森病大鼠
  • 4篇中医药
  • 4篇细胞
  • 4篇干预作用
  • 3篇动脉硬化
  • 3篇硬化症
  • 3篇证候
  • 3篇中药
  • 3篇脑动脉
  • 3篇脑动脉硬化
  • 3篇脑动脉硬化症
  • 2篇凋亡
  • 2篇多巴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血性
  • 2篇氧化应激

机构

  • 37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云南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闸北区...

作者

  • 37篇王利
  • 31篇何建成
  • 7篇庄燕鸿
  • 5篇张建英
  • 3篇张蕾
  • 3篇梁建庆
  • 2篇夏菁
  • 2篇王滢迪
  • 1篇温满清
  • 1篇许言午
  • 1篇徐伟红

传媒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医文献杂志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健康状态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科学技术及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普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如何辨识健康状态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焦点。目前关于健康及健康状态的学术观点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从中医健康状态的理论基础、体质、气血津液、经络、健康测评、以...
徐鹏恒张建英王利何建成
关键词:健康互联网体质经络
基于“细胞因子风暴”探讨中医药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引量:22
2020年
"细胞因子风暴"发病机制复杂,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疾病迅速加重、恶化,死亡率高。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中,患者病情急剧恶化乃至死亡,与其体内爆发"细胞因子风暴"密切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制定了重型、危重型COVID-19的中医药方案,中医药以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治疗优势而受到了关注。基于"细胞因子风暴",结合《诊疗方案》中对重型、危重型辨证分型及推荐处方,探讨中医药治疗重型、危重型COVID-19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
王利许言午何建成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
莪术醇对中枢抑制性氨基酸受体的功能调控和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莪术醇对中枢甘氨酸受体和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的功能调控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培养神经元上或CHO细胞上采用全细胞电生理(电压钳模式)技术记录甘氨酸激活电流和GABA激活电流。C...
王利
关键词:莪术醇氨基酸受体生理指标
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胃窦Cx43及部分胃肠激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病证一体动物模型小肠碳末推进率、胃窦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血清中部分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复方地黄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 SD大鼠右侧黑质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阴虚动风证PD大鼠模型,检测PD模型大鼠、复方地黄颗粒组大鼠小肠碳末推进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部位Cx4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大鼠小肠碳末推进率减少,胃窦部Cx43数量减少,血清中MTL水平下降,SP、VIP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地黄颗粒组大鼠小肠碳末推进率增加,胃窦部Cx43数量明显增加,血清中MTL水平上升,SP、VIP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病证一体动物模型大鼠胃肠动力减低,与胃窦部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血清中MTL、VIP、SP水平有关;中药复方地黄颗粒能有效增加胃肠动力,该作用与调节胃窦部Cx43的表达量、调节血清MTL、VIP、SP水平有关。
张建英王利何建成
关键词:帕金森病胃肠动力连接蛋白43胃肠激素
多元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证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与依据。因此中医证候的研究是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核心与关键,一直备受中医广大学者的关注。随着现代研究方法的发展,多元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越发普遍。文章旨在简述多元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借此来丰富和强调中医证候的研究意义。
王利庄燕鸿何建成
关键词:中医证候研究
脑动脉硬化症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文章对符合要求的脑动脉硬化症36篇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梳理,运用Excel进行频次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脑动脉硬化症最常见的证候依次是肝阳上亢证、肾精亏虚证、肝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痰浊中阻证;病位为肾、肝、脾、脑、心、血脉、清窍;病性为血瘀、痰浊、肾虚、肝阳、风、正虚等。
王利庄燕鸿何建成梁建庆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症证候证候要素
红花注射液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内源性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内源性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pMCAO模型,在缺血后24h,红花注射液各剂量组给予腹腔注射红花注射液,维脑路通组同时给予相应的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每天1次,连续14d。于术后1、3、7、14天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肌力评定;14d后抽血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6、C反应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DF-1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各组在术后第1天,Bederson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肌力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红花中剂量的效果越明显。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L-6、CRP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较模型组,维脑路通组、红花中剂量组亦有显著差异(P<0.001)。SDF-1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维脑路通组、红花中剂量组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较模型组,维脑路通组、红花中剂量组亦有很大的差异性(P<0.001);相比维脑路通组,红花中剂量组SDF-1的表达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内源性修复,其机制研究可能是通过提高缺血梗死部位趋化因子SDF-1的表达实现的。
王利何建成庄燕鸿张建英张成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缺血性脑卒中
复方地黄颗粒治疗帕金森病胃肠动力障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胃肠动力变化及复方地黄颗粒作用效果和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右侧黑质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阴虚动风证PD大鼠模型,以APO诱发大鼠向健侧旋转行为作为判断模型成功指标,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地黄颗粒给药组。观察大鼠粪便质地和含水量,胃排空法检测各组大鼠胃动力,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Cajal间质细胞数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胃窦部位c-kit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减少(P<0.05),大便含水量降低(P<0.05),ICC数量减少(P<0.05),c-ki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地黄颗粒组大鼠胃排空率增加(P<0.05),大便含水量增加(P<0.05),胃窦部ICC数量增加(P<0.05),c-kit蛋白明显增加(P<0.05)。结论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大鼠胃动力减低,与胃窦部ICC数量、C-kit蛋白表达水平有关,中药复方地黄颗粒能有效增强胃动力、增加粪便含水量,该作用与调节胃窦ICC细胞数量、c-kit蛋白表达有关。
张建英王利何建成
关键词:帕金森病胃肠动力障碍
中医药对血管新生促进或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8年
中医药促进或抑制血管新生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中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外近5年(2012年-2017年)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发现促进血管新生的复方多是益气活血化瘀类,如血府逐瘀汤、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芪参益气方等,单味中药如川芎、丹参、黄芪、人参、三七、红花、当归等,中药药对如黄芪与当归、川芎与黄芪、当归与赤芍等;其作用机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及其受体Flt-1(VEGFR1)、KDR/Flk-1(VEGFR2)、血管生成素(Ang)-1及其受体Tie-2密切相关。而抗血管新生的多是清热燥湿解毒散结的复方(如鳖甲煎丸、复方苦参注射液、西黄丸、六神丸、解毒消癥饮等),单味中药如姜黄、半枝莲、黄芩、雷公藤、蟾酥、蝎毒等居多,其机制多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活性,如降低MMP-2、TIMP-1的表达或者抑制VEGF、bF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通过概述中医药对血管新生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可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何建成王利
关键词:中医药血管新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
病证结合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构建及中医证候属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建立病证结合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并探讨其中医证候属性。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慢性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导帕金森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使用六味地黄汤、金匮肾气汤、芪脊舒僵汤进行药物反证,同时设立正常组作为对照。从模拟病因、模拟症状、客观指标、药物反佐四个方面对PD模型中医属性进行评价。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D小鼠,行为学、舌象、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比值、血栓素A(TXA_(2))/前列环素(PGI_(2))比值和酪氨酸羟化酶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予以中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小鼠体温有所改善(P<0.05),但行为学、舌象和客观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金匮肾气汤组和芪脊舒僵汤组小鼠僵直症状、运动能力明显恢复,体温以及舌象、cAMP/cGMP和酪氨酸羟化酶均有改善(P<0.05),并且芪脊舒僵汤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金匮肾气汤组(P<0.05)。除此之外,与模型组比较,只有芪脊舒僵汤组与血瘀密切相关的指标TXA_(2)/PGI_(2)比值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MPTP慢性腹腔注射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病证结合PD小鼠模型,其中医证候属性为阳虚血瘀证。
郇鹏飞何竹青王利王滢迪何建成
关键词:帕金森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