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氧分压
  • 1篇血府
  • 1篇血府逐瘀
  • 1篇血府逐瘀汤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A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氧分压
  • 1篇医师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诊断小儿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生化
  • 1篇生化检测
  • 1篇生理学

机构

  • 5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5篇刘宁
  • 3篇马靖华
  • 1篇屈玲
  • 1篇王晓亮
  • 1篇赵景杰
  • 1篇郝海宁
  • 1篇马亚峰
  • 1篇潘军强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南中医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5
2015年
急性阑尾炎为儿科腹部外科疾病中常见的急性疾病,临床医师经常以患儿的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及查体的结果来诊断急性阑尾炎[1]。由于小儿对身体疼痛具体位置和性质未能做出准确描述,因此小儿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情况极易漏诊和误诊。因此准确快速的诊断是提高其治疗成功率的关键[2,3]。尿常规检验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优点在于准确性和敏感性较高[4]。为了对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准确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把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超声检测和尿常规检验,对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并对尿常规合并手术病理确诊的患儿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刘宁马靖华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尿常规检验临床医师小儿腹部外科疾病
活血通窍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50例
2015年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活血通窍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窍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刘宁马靖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活血通窍法血液流变学
脂肪肝临床生化检测指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相关生化检测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开展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同时观察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患者比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限制饮酒、规律运动、限制高脂食物以及定期体检比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开展血脂与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生化指标改善,对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愈效果。
刘宁
关键词:脂肪肝生化检测影响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红细胞流变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洗涤红细胞流变学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15例正常对照人群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洗涤红细胞粘稠度,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洗涤红细胞流变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洗涤红细胞粘稠度、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洗涤红细胞粘度、血浆粘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洗涤红细胞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与血糖增高有关,长期高血糖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变性指标。
马亚峰潘军强刘宁王晓亮
关键词:红细胞
血府逐瘀汤对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影响。方法:肺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对症支持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和P(A-a)O2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D-二聚体水平和不同P(A-a)O2水平发生肺栓塞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P(A-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500μg·L-1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D-二聚体<500μg·L-1者(P<0.05);P(A-a)O2>50 mmHg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P(A-a)O2<50 mmHg者(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肺泡血氧合状态,D-二聚体联合P(A-a)O2诊断肺栓塞能提高诊断率,尤其是对于D-二聚体超过500μg·L-1,同时P(A-a)O2高于50 mmHg者,要提高临床重视,早期诊断肺栓塞。
马靖华刘宁屈玲郝海宁赵景杰
关键词:肺栓塞血府逐瘀汤D-二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