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入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接受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紫杉醇135~175 mg/m2静脉滴注3 h,d1;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1.25 m2,40 mg;1.25~1.50 m2,50 mg;〉1.5 m2,60 mg)2次/d于早晚餐后顿服,d1~14。对照组24例接受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d1~3;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d1~5;氟尿嘧啶600 mg/m2连续静滴,d1~5。以上化疗方案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脱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可代替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
- 杨凯张伟杰马会芳王留兴
- 关键词:食管癌紫杉醇
- UTG1A128基因型指导伊立替康用药剂量选择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UTG1A1*28的不同基因型结直肠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8-01-2014-03-3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1例结直肠癌患者UTG1A1*28基因多态性情况,记录伊立替康用药剂量,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剂量的关系。结果111例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TA6/6、TA6/7和TA7/7各基因型分别有85、26和0例。85例TA6/6型患者应用低剂量伊立替康(每周50-79 mg/m^2)36例,中等剂量(每周80-99 mg/m^2)38例,高剂量(每周100-120mg/m^2)11例;发生3级以上腹泻分别为7例(19.44%)、8例(21.05%)和3例(27.27%),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4例(11.11%)、4例(10.52%)和2例(18.18%);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级以上腹泻P=0.856,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P=0.645)。26例T6/7型患者低剂量组9例,中等剂量组11例,高剂量组6例;3组发生3级以上腹泻分别为2(22.22%)例、2例(18.18%)和5例(83.33%),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1例(11.11%)、2例(18.18%)和2例(33.33%);高剂量组3级以上腹泻发生率显著高于中、低剂量组,P=0.011;而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结论对于应用伊立替康的患者推荐检测UGT1A1*28基因来指导个体化治疗。应用伊立替康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于TA6/6型患者,可考虑适当增加伊立替康剂量以提高疗效。
- 张燕燕何炜扬子长杨凯王亚楠樊青霞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伊立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