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召

作品数:35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电气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锅炉
  • 17篇循环流化床
  • 17篇流化
  • 17篇流化床
  • 13篇循环流化床锅...
  • 13篇流化床锅炉
  • 5篇垃圾
  • 5篇方形分离器
  • 5篇分离器
  • 4篇电厂
  • 4篇垃圾焚烧
  • 4篇焚烧
  • 3篇运行性
  • 3篇运行性能
  • 3篇燃烧
  • 3篇节能
  • 3篇飞灰
  • 2篇导流
  • 2篇低真空供热
  • 2篇旋风分离器

机构

  • 25篇承德石油高等...
  • 16篇清华大学
  • 3篇沈阳工程学院
  • 2篇中国华电工程...
  • 2篇承德环能热电...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无锡华光锅炉...
  • 1篇中国电力企业...
  • 1篇国电双鸭山发...
  • 1篇太原锅炉集团...
  • 1篇北京国华电力...
  • 1篇国网北京市电...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 1篇承德市本特思...

作者

  • 35篇王玉召
  • 10篇张红霞
  • 8篇吕俊复
  • 8篇岳光溪
  • 7篇王启民
  • 5篇杨海瑞
  • 4篇刘青
  • 4篇张建胜
  • 4篇张海
  • 2篇张汉存
  • 1篇张康
  • 1篇路霁鸰
  • 1篇胡德双
  • 1篇吴玉新
  • 1篇王进伟
  • 1篇纪卫
  • 1篇杨石
  • 1篇牛桂玲
  • 1篇迟忠君
  • 1篇徐疆

传媒

  • 7篇承德石油高等...
  • 4篇电站系统工程
  • 3篇锅炉技术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动力工程
  • 2篇节能
  • 1篇汽轮机技术
  • 1篇煤炭转化
  • 1篇中国电力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山东电力技术
  • 1篇东北电力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和信息化...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6-3.43/0.98机组低真空供热技术改造被引量:1
2000年
介绍承德市热电厂C6 - 3.4 3/ 0 .98机组低真空供热的技术改造情况。
张红霞王玉召纪卫谢冬梅
关键词:低真空供热汽轮机凝汽器热电厂
离心式风机变速运行性能数学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建立了离心式风机变速运行性能含待定系数的多项式数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额定转速下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得该转速下模型的待定系数;依据相似理论推导出额定转速与其它转速下待定系数的关系,求得其它转速下模型的待定系数;计算实例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王玉召申林艳
关键词:离心式风机变速数学模型
方形分离器结构优化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在冷态试验台上对特征尺寸D=300 mm的入口带加速段的方形分离器进行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效率随着芯筒直径(d)、芯筒插入深度(s)的增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入口高宽比(a/b)与直段高度(h)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随着a/b的增大,分离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入口高宽比时,分离效率随直段高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当a/b>5.92时,随着直段高度的增大,分离效率先减小后增大,在h/D=2.3时最低;当a/b<5.92时,分离效率随着直段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分离器阻力随着入口高宽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直段高度的增大而减小。4个参数的最优值分别为:d=0.4D、s=0.6D、a/b=8和h=1.8D,此时对应的分离器阻力为1.22 kPa。
王玉召杨海瑞岳光溪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方形分离器结构优化
方形分离器入口高宽比及直段高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研究结构参数对方形分离器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5个不同入口高宽比(a/b)和直段高度(h)的入口带加速段的方形分离器,每一个分离器都具有相同的直段边长(D),入口高宽比的变化范围为3.8~10.6,直段高度的变化范围为1.8D^2.8D。在大型冷态试验台上相同的运行工况下,测试了它们的分离器效率及阻力。结果表明:随着入口高宽比的增大,分离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在a/b=8时分离效率最高;随着直段高度的增大,分离效率先减小后增大,在h=2.3D时效率最低。分离器阻力随着入口高宽比增大而增大,随着直段高度的减小而减小。二者优化值为a/b=8和h=1.8D,对应的分离器阻力为1.22 kPa。
王玉召侯祥松吴玉新王进伟李少华
带入口加速段的方形分离器内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07年
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对锅炉的物料平衡、传热等有着重要影响。除运行工况外,结构参数决定着分离器的性能。为了研究结构参数对方形分离器性能的影响,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计算了不同结构参数的方形分离器内气相流场。结果表明:方形分离器内除外涡旋与内涡旋等主流外,还存在许多局部的二次流,这些二次流是影响分离器的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结构参数的变化对二次流的强度及位置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在气相流场的基础上,采用随机轨道模型计算了方形分离器内的颗粒运动轨迹,发现颗粒从入口越低的区域进入分离器,越有利于分离。
王玉召王启民吕俊复岳光溪
关键词:方形分离器结构参数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动态分离器内部流场的PIV测量
2019年
基于PIV技术,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和内窥镜头,测量了带静态导流叶栅的动态分离器内分离区域的流场。气流在静叶栅外的环形区域呈强湍流旋转流动,叶轮转速对该区域的流场几乎没有影响。气流在静叶内呈涡流流动,涡心位置随叶轮转速提高逐渐向后移动,区域位置越低,涡心离叶片背风面越近,涡越扁长。在静叶栅和叶轮之间的区域,气流随叶轮做旋转运动,叶轮转速越高气流旋转越强。在动叶内,气流沿流道呈均匀流动,气流流动方向与叶片之间的夹角随叶轮转速提高而增大。动态分离器内的气固分离分为三级分离:第1级是静叶栅外环形区域的离心分离,该级分离作用几乎不受叶轮转速的影响;第2级为静叶内的撞击分离和旋涡分离;第3级分离发生在叶轮入口区域,既有离心分离,又有撞击分离,叶轮转速对后两级的分离作用有较大影响。
张红霞王玉召张海
关键词:动态分离器流场测量PIV角位移传感器
关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问题被引量:5
2008年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已被运行实践证明是可靠的洁净煤燃烧技术。目前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可靠性的一个问题是给煤的堵煤问题。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过程及煤颗粒进入炉膛后与气体、床料的混合过程,探讨了系统简化、性能可靠的前墙给煤的可行性,研究了这一给煤方式对燃料在床料中的混合效果及燃烧效率的影响。提出焦炭失活和气固混合欠佳是燃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前墙给煤不会导致燃烧效率的下降,可靠性提高,便于操作。
石祥彬王玉召王启民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给煤系统
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的经济性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Instancing the heat supply reform for the C6-3.43 /0.98 of Cheng De heat and power plant, by contrasting the former heat economy target with the new that, analyzed the heat economy performance of heat supply in circulating water with lower vacuum, then, the author drew a conclusion.
张红霞王玉召
关键词:供热热经济性热电厂
萨拉齐电厂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耦合空气透平系统试验方案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验证火力发电机组耦合空气透平系统降低厂用电率的可行性,制定了萨拉齐电厂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耦合空气透平系统的3个试验方案,其中方案1、方案3不需要改造锅炉空气预热器,而方案2则需要改造锅炉空气预热器.对试验所用设备性能参数及价格进行调研,并对试验方案的热流分布进行了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3个试验方案的节能效果、试验成本以及对机组正常运行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后,确定方案3为最佳方案,其与方案1相比,由于排烟温度较低,所以节能效果较好,与方案2相比,由于不改动空气预热器,所以对锅炉部分的改动较小,试验的风险较小.
王玉召李建锋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空气透平厂用电率降耗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能效评价与节能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为了分析燃煤发电能量转化与传递过程中的能效情况,挖掘燃煤发电机组的节能减排潜力,利用热平衡和[火用]平衡的对比分析,揭示燃煤发电过程热损失和[火用]损失的内在联系,进而揭示燃煤发电过程节能潜力的分布情况。基于节能潜力分布情况,深入讨论采用空气分级提高热风温度、富氧燃烧、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和提高主蒸汽/再热蒸汽参数等节能技术方案,以确定分别降低燃烧[火用]损失、传热[火用]损失以及其他主要[火用]损失的效果。研究表明,提高热风温度、提高空气含氧量、提高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提高主蒸汽压力等方案,可分别降低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6~9、6~10、11和5~12g/(kW·h),为燃煤发电节能减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王卫良王卫良王玉召吕俊复迟忠君迟忠君
关键词:燃煤锅炉节能[火用]富氧燃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