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飞 作品数:50 被引量:249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人精浆免疫抑制作用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991年 SF_1是正常人精浆经Sephadex G100分离所得的第一组分。采用体内及体外途径,将SF_1作用于Balb/c小鼠巨噬细胞,实验证明SF_1对小鼠两种来源的巨噬细胞—腹腔巨噬细胞(PEC—Mφ)及骨髓细胞经体外培养衍生的巨噬细胞(BM—M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Mφ吞噬抗体致敏羊红细胞(EA)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P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並且抑制程度随SF_1浓度升高而逐渐明显;SF_1作用后的Mφ表面Fc受体及C_3b受体也明显受抑,表现为EA—花环及Yc—花环形成率降低(P<0.01)。此外,SF_1作用后的Mφ还表现表面皱褶减少及胞内空泡增加等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朱云凤 程丽萍 倪培华 吴竞梅 曹可凡 王一飞关键词:人精浆 免疫抑制作用 巨噬细胞 溶脲脲原体对小鼠巨噬细胞产生TNF-a的影响 被引量:15 1996年 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泌尿生殖道常见的病原体,在U.U.上行性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已证明睾儿发生明显的病理损伤。本文以对数生长期的U.U.及热天活U.U.加入培养中的小鼠腹腔Mφ(PEC-Mφ)中,并检测Mφ产生TNF-α的活性。实验证明对数生长期的活U.U.及热灭活U.U.可使PEC—Mφ产生TNF—a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感染剂量相关.提示U.U.感染的动物模型中睾丸的病理损伤可能与局部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网络改变有关。 李伟毅 陈广洁 程丽萍 朱云凤 徐晨 王一飞关键词:脲原体 溶脲脲原体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不明原因自发流产妇女配偶射出精子核碱性蛋白组型的电泳分析 被引量:5 1996年 本研究从15例正常生育力男性和26例不明原因的自发流产妇女配偶的射出精子中提取核碱性蛋白,在17%的酸性尿素系统聚丙酞胺凝胶中电泳,经微显像测密仪扫描以测定各蛋向工带(组蛋白和鱼精蛋白HP1~3)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与正常生育力男性相比,大部分患者(19/2例)精子的HPZ和HP3含量较低(P<0.01),其中4例同时伴有较高量的组蛋白。本实验结果提示过高的组蛋白/HP1~3比值和/或过低的HP2+3/HP1比值可能与部分不明原因的自发流产有关。 李建国 褚劲松 吴明章 王一飞 费仁仁 戴文平 陈辉关键词:自发性流产 流产 精液检查 鱼精蛋白 迎接节育技术的第二次革命——女用避孕技术的新机遇 1998年 美国“时代”周刊最近出版了一期专刊,题为“人类探索的新时期”.它把人类形象地称为“不断在问为什么的动物”,并附上两张编年表,第一张编年表记载了人类认识与探索世界的主要事实,第二张编年表是对未来人类探索与追求的发展预测.现将其中二十世纪有关生殖医学发展的主要里程碑摘录如下:1956年:第一个大规模的口服避孕药试验正式开始;1960年:第一个女用口服避孕药丸进入市场;1978年:运用体外受精技术使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1997年:运用克隆技术,克隆绵羊“多利” 王一飞 朱云凤关键词:避孕 GNRH 受体拮抗剂 人精子雌激素结合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1 1990年 用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对人射出精子17β-雌二醇结合位点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此位点位于精子细胞膜上,分布在顶体区、赤道区、顶体后区、尾部中段等不同部位。用放射配体受体法对正常生育男性射出精子雌激素结合位点进行定量测定,其最佳实验条件为:(1)精子与氚标雌二醇在0℃~4℃保温18~20小时,细胞与激素才能达到充分的结合。(2)精子悬液浓度为80-130×10_6/ml时,细胞与加入的~3H-E_2比例适当,可有良好的结合。(3)精子活动率低时能与~3H-E_2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精子少,本实验所测的精子活动率在4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人精子雌激索结合位点的含量为0.75±0.38×10^(-3)pmole/10~7精子,但此位点尚不能认为是雌激素受体。 褚劲松 王一飞 吴明章 顾芝萍 王伟成关键词:人精子 人类精浆免疫抑制物质对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抑制效应 1991年 人类精浆含有男性免疫抑制物质及其他抑制因子,它们可防止性配偶对精子及精浆产生免疫应答,本文报告采用溶血空斑形成试验及绵羊红细胞抗体滴度测定法,观察从正常人精液中制备的男性免疫抑制物质MIMF-1对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抑制效应。实验结果提示,MIMF-1不仅能抑制绵羊红细胞进入小鼠体内所引起的免疫应答(以溶血空斑多少表示);亦能降低小鼠血清中绵羊红细胞抗体滴度。MIMF-1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精液过敏或不育有关。 朱炳法 陆德源 王一飞 秦石晓 王卓群 洪金秧 吴万龄关键词:精浆 免疫应答 人脐带血溶脲脲原体培养及其与新生儿体重关系 被引量:6 1998年 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女性妊娠过程中泌尿生殖道常见寄生病原体之一.有报道15~33%的新生儿出生时检出U.U.一般认为,U.U.在成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性行为,而U.U.由母体传播感染胎儿的途径则比较复杂.而且有关U.U.感染与胎儿体重关系的报道尚不一致.本研究旨在观察U.U经济静脉血传播情况以及U.U.感染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为探索U.U.感染与胎儿发育的关系提供临床依据.材料和方法一、对象选取自1996年9月10日至1997年9月17日在法国巴黎Notre-Dame de Bon 徐晨 王一飞 J.Loubiere关键词:新生儿 体重 溶脲脲原体 不明原因的不育男性精子核碱性蛋白组型的电泳分析 被引量:4 1996年 本研究从15例正常生育力男性和37例不育男性的射出精子中提取核碱性蛋白,在酸性尿素系统聚丙酰胺凝胶中电泳,经微显像测密仪扫描获得各蛋白区带(组蛋白和HP1~3)的相对含量,并计算各蛋白条带的相对比值.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生育力男性相比,不育组男性精子的TH(total histones)/HP1~3比值增高(P<0.01);而HP2+3/HP1比值降低(P<0.01).基于TH/HP1~3和HP2+3/HP1比值的分折,这些不育男性精子的核碱性蛋白组型可分为四种:1.TH/HP1~3比值较高,同时伴有较低的HP2十3/HP1比值;2.TH/HP1~3比值较高,而HP2+3/HP1比值正常;3,TH/HP1~3比值正常,而HP2十3/HP1比值较低;4.正常的TH/HP1~3和HP2十3/HP1比值.作者认为前三种异常的核蛋白组型可能与不育有关. 李建国 吴明章 王一飞 费仁仁 陈辉关键词:精子 组蛋白 鱼精蛋白 男性不育症 男科学的走向——从疾病主导走向以健康为主导 被引量:18 2003年 当前男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是从疾病为主导走向以健康为主导的男科学 ,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树立男性生殖健康的整体观 ,然后根据维护与促进男性生殖健康的需要 ,确立男科学的范畴与主要研究领域。对以健康为主导的男科学中的 3个领域 ,即分子男科学。 王一飞关键词:男性生殖健康 溶脲脲体原体感染者精浆几种元素的分析 被引量:4 1993年 糖浆由附睾、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旁)腺等附属性腺的分泌物组成,精浆中Se、Zn、Ca、Mg等元素主要由前列腺分泌。因此,测定精浆中某些特定的成分,可间接了解附属性腺的功能。此外,精浆中Se、Zn、Ca、Mg、Mn、Cu等元素与精子的形态结构、活力乃至受精力有关,因而测定上述元素的含量,有助于探讨溶脲脲原体感染与男性生育力的关系。 徐晨 王一飞关键词:溶脲脲原体 精浆 男性生育力 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