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迪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癫痫
  • 3篇小鼠
  • 3篇解热
  • 2篇解热作用
  • 2篇抗癫痫
  • 2篇PGE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超声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常规检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T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黏附
  • 1篇血样
  • 1篇易损性

机构

  • 12篇吉林省中医药...
  • 6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2篇吴迪
  • 10篇王清
  • 10篇张殿文
  • 9篇李伟
  • 4篇李响
  • 2篇杨光
  • 1篇付宏征
  • 1篇宋莲莲
  • 1篇王慧群
  • 1篇臧敏
  • 1篇焦欣
  • 1篇王照辉
  • 1篇刘宁
  • 1篇李景生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特产研究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112抗小鼠癫痫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W 112的抗小鼠癫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戊四唑、3-巯基丙酸、荷包牡丹碱、硫代氨基脲诱发小鼠惊厥模型,灌胃给予小鼠W 112混悬液,观察4种化学物质诱发惊厥小鼠的惊厥潜伏期、强直率、死亡率及发作级别。结果W 112能明显延长4种化学物质所致惊厥小鼠的惊厥潜伏期,显著降低惊厥鼠的强直率、死亡率及发作级别,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W 112具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γ-氨基丁酸(GABA)神经递质系统,产生类GABA活性,从而起到抗癫痫作用。
王清李响吴迪张殿文李伟
关键词:抗癫痫
W112抗癫痫作用量效-时效关系
2020年
目的验证W112的抗癫痫活性。方法制备小鼠、大鼠最大电休克发作(MES)癫痫模型,观察W112单体化合物灌胃给药抗癫痫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结果一次灌胃给药W112单体化合物混悬液,小鼠于药后10 min、大鼠于药后30 min即具有明显的抗电惊厥作用,并分别可持续作用3 h和12 h以上,且均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W112具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抗癫痫新药。
张殿文李响吴迪王清李伟
关键词:抗癫痫作用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观察
2023年
观察末梢、静脉不同途径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22年3月~2023年3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毒理检测中心收治的血常规检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采血途径分别为静脉、末梢部位,各40例,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及血样不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WBC)水平(6.55±1.18)109/L、血小板计数(PLT)(227.23±53.48)109/L、红细胞计数(RBC)(3.79±0.72)1012/L、血红蛋白(HGB)水平(115.23±19.12)g/L及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5.39±26.78)g/L均高于对照组(t=3.267,2.094,2.115,3.134,2.151;P<0.05)。WBC、RBC、HGB水平在0、1、3、6时的检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PLT在0、1、3时的检验结果为(228.87±55.03)g/L、(227.38±54.42)g/L、(225.239±54.35)g/L,无统计学差异(P>0.05)。PLT在6h的检验结果为(208.81±51.56)g/L较0、1、3时的检验结果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样不合格率5.00%低于对照组(x2=5.164,P<0.05)。结论 静脉采血所取得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较末梢采血的准确性更佳,值得推广。
常燕吴迪
关键词:末梢采血静脉采血血常规检验
2型糖尿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易损性的影响
2021年
关于2型糖尿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进行探讨,评估斑块易损性。方法:选取从2019年5月到2020年6月之间的2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了同期治疗的180例非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维常规超声及超微血流显像技术(superb;microvasular imaging;SMI)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查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并确定斑块的性质。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数量和斑块性质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人数分别为167例和62例;检出率分别是68.16%和34.44%。由此可见,试验组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易损性斑块数量,分别为;176个和39个稳定性斑块个数分别为102个和49个试验组易损性斑块检出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发展为易损性斑块人数会远多于非糖尿病患者。
吴迪焦欣王照辉王慧群臧敏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超声
白芍总皂苷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白芍总皂苷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影响,为寻找和开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创新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连续灌胃给药4周,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异位子宫内膜形态,计算异位病灶体积,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含量,同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白芍总皂苷能明显改善移植子宫内膜的病灶组织形态,缩小病灶体积,加速病灶组织萎缩和坏死,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清中E2、P及LH水平。结论:白芍总皂苷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作用于垂体-卵巢性腺轴,通过抑制垂体分泌LH及FSH进而抑制卵巢分泌E2和P,使异位病灶萎缩变小有关。
李景生李响张殿文王清杨光吴迪付宏征李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夜合安神丸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夜合安神丸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安神补脑液5.2 mL/kg),夜合安神丸低、中、高剂量(3.2、1.6、0.8 g/kg)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采用小鼠自主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及协同水合氯醛睡眠实验观察对小鼠直接睡眠的影响,测定并计算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阈下剂量的睡眠百分率及水合氯醛阈下剂量的睡眠百分率。结果:夜合安神丸对小鼠自主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增加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阈下剂量睡眠百分率,缩短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入睡潜伏期,延长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睡眠时间。结论:夜合安神丸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
吴迪王清李伟张殿文
关键词:安神补脑液镇静催眠小鼠
豨莶精醇对大鼠的抗栓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豨莶精醇的抗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实验、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功能实验等方法。结果豨莶精醇可明显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重并能显著抑制大鼠体内外血小板集聚和黏附。结论豨莶精醇具有明显的抗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有关。
张殿文李木石王清李响吴迪邵世博杨光李伟
关键词:抗栓作用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黏附
前列康泰胶囊抗炎、镇痛及利尿作用的实验研究
2021年
目的:观察前列康泰胶囊抗炎、镇痛及利尿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实验观察前列康泰胶囊抗炎作用,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对水负荷大鼠改变尿量实验观察利尿作用。结果:前列康泰胶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及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增加大鼠排尿量。结论:前列康泰胶囊具有抗炎、镇痛、利尿作用。
张殿文王清吴迪李响张成颖李伟
关键词: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利尿作用小鼠
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IL-6、PGE_(2)、cAMP和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 2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PGE_(2)与cAMP的分泌和减少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吴迪王清张殿文李伟李响
关键词:黄芩苷解热作用CAMP
柴芩解热颗粒对发热大鼠解热作用及血清TNF-ɑ、IL-1β、PGE_(2)、AVP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柴芩解热颗粒对脂多糖(LPS)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_(2)(PGE_(2))及精氨酸加压素(AV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蒸馏水)、模型对照组(LPS造模+灌胃蒸馏水)、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组(LPS造模+灌胃3.6 g/kg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和柴芩解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LPS造模+灌胃2.1 g/kg、1.05 g/kg、0.525 g/kg柴芩解热颗粒),每组10只.直肠测温确定各组大鼠温度变化;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NF-ɑ、IL-1β水平;处死大鼠,取下丘脑,检测PGE_(2)、AVP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柴芩解热颗粒高剂量组有显著的解热效果(P<0.01).柴芩解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可降低大鼠血清中TNF-ɑ、IL-1β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柴芩解热颗粒低剂量组可降低大鼠下丘脑匀浆液中PGE_(2)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还能升高大鼠下丘脑匀浆液中AVP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芩解热颗粒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解热机制可能与TNF-ɑ、IL-1β、PGE_(2)及AVP有关.
吴迪王清张殿文李响李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