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江
- 作品数:9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钙蛋白-I、B型利钠肽、血乳酸对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B型利钠肽(BNP)及血乳酸(Lac)对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eptic myocardial dysfunction,SMD)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61例脓毒症患者分成SMD组及非SMD组,并将SMD组再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cTnI、BNP及Lac值,并使用ROC曲线评价cTnI、BNP及Lac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SMD组患者的cTnI、BNP及LAC较非SMD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D患者中死亡组患者的血BNP、cTnI及Lac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5);cTnI、BNP及Lac对预测SMD患者28 d病死率均有一定的价值。结论:血BNP、cTnI及Lac有助于评估SMD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 张振辉陶丽丽陈伟燕江子欣刘卫江
- 关键词:脓毒症心功能障碍肌钙蛋白-IB型利钠肽血乳酸
- 重症监护病房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9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发生多重耐药(MDR)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ICU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有SAP患者的资料,x2检验比较各种因素SAP发生MDR菌感染差异,再选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MDR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布。结果:35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SAP183例,分离出病原菌247株,其中MDR菌193株(78.1%),MDR前5位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MDR感染与住ICU时间大于7d、严重意识障碍、晚发性肺炎和呼吸机通气时间大于7d4个因素有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发生率较高。住ICU时间大于7d、严重意识障碍、晚发性肺炎和呼吸机通气时间大于7d是重症监护病房SAP发生MDR感染的高危因素.
- 温德良李智博温艺超刘卫江熊旭明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病原学
- 重症监护病房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病原学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ICU 2012-01—2015-12所有脑卒中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SAP 183例,共分离出病原菌247株,G+球菌57株(占23.1%),G-杆菌161株(65.2%),真菌29株(11.7%)。所有菌株中前5位为:鲍曼不动杆菌79株(32.0%),铜绿假单胞菌26株(10.5%),肺炎克雷伯杆菌24株(9.7%),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9.7%),大肠埃希杆菌15株(6.1%),耐药较严重。结论 ICU中SAP发生率高,致病菌主要为G-杆菌,耐药严重,需定期监测。
- 温德良李智博温艺超刘卫江熊旭明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
- 可溶性CD73与脓毒性休克的交互作用对90 d病死率的影响——来自前瞻性FINNAKI研究的二次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基础研究表明,可溶性CD73(sCD73)可抑制炎症反应,限制持续免疫细胞激活引起的过度组织损伤。芬兰一项前瞻性观察性急性肾损伤(FINNAKI)研究表明,sCD73与脓毒症90 d病死率无关。本研究通过对FINNAKI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sCD73水平与脓毒症患者90 d病死率的关系在脓毒性休克与非脓毒性休克中是否一致。方法FINNAKI研究是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在芬兰17个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该研究患者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诊断参照脓毒症1.0(Sepsis-1)诊断标准,收集该研究中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并发症及90 d病死率等资料。为了评估sCD73与90 d病死率的关系在脓毒性休克和非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区别(即交互作用),采用似然比检验,将乘积项(sCD73×脓毒性休克或非脓毒性休克)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交互检验;采用脓毒症3.0(Sepsis-3)诊断标准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对脓毒性休克和非脓毒性休克患者中sCD73与90 d病死率关系的交互作用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588例连续入院的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90 d死亡164例,90 d病死率为27.89%。基于Sepsis-1诊断标准,非脓毒性休克患者15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429例。与非脓毒性休克患者比较,脓毒性休克患者血乳酸(Lac)水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1 d液体平衡及机械通气、12 h急性肾损伤(AKI)、肾脏替代治疗(RRT)、术后入ICU比例均明显升高,急诊入ICU比例明显降低。基于Sepsis-3诊断标准,非脓毒性休克患者38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205例;两组间临床资料分析结果与基于Sepsis-1的分析结果类似。基于Sepsis-1,非脓毒性休克与脓毒性休克患者9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90%(38/159)比29.37%(126/429),P>0.05〕;但基于Sepsis-3,脓毒性休克患者90 d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脓毒性休克患者〔37
- 杨其霖张尹州孔田玉陈晓华陈伟燕刘卫江张振辉熊旭明温德良陈晓辉
-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 乌司他丁对肺外源ARDS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肺外源ARDS(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医学科39例ARDSex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分为乌司他丁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记录治疗过程肺氧合功能、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结果 :乌司他丁组病死率为28.6%,对照组病死率为38.9%(P<0.05);乌司他丁组呼吸功能、PVPI和EVLWI的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可以改善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管外肺水及,从而改善肺氧合功能和患者预后。
- 温德良李智博温艺超刘卫江熊旭明
-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血管外肺水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肺外源ARDS患者肺血管外肺水及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肺外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患者肺血管外肺水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31例ARDSex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CBP治疗,为血液净化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记录治疗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及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血液净化组死亡率为12.5%,对照组死亡率为33.3%(P<0.05);血液净化组EVLWI、PVPI、Pa O2/Fi O2和呼吸功能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CBP可改善ARDSexp患者肺血管外肺水及通透指数,改善肺氧合功能和顺应性,从而改善预后。
- 李智博温德良刘卫江熊旭明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血管外肺水
- 脓毒症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和D二聚体(D-D)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5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4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浆vWF、AT和DD水平,同时计算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结果脓毒症组患者血浆vW F和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A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vW F和D-D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AT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AT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839;vWF和D-D与APACHEⅡ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2和0.749。结论 vW F、AT和D-D在脓毒症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反映脓毒症预后的指标。
- 李智博温德良刘卫江谢长江熊旭明
- 关键词:脓毒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D二聚体
- 腹腔感染所致严重脓毒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了解本院ICU近5年腹腔感染所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入住本院ICU的89例腹腔感染所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析和药敏监测。结果:共分离出277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157株(69.2%),革兰阳性菌48株(21.1%),真菌22株(9.7%);病原菌分离率占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2.5%)、鲍曼不动杆菌(17.2%)、肺炎克雷伯菌(16.3%)、粪肠球菌(11.0%)和铜绿假单胞菌(10.1%);大部分病原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广泛耐药。结论:腹腔感染严重脓毒症患者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率高,选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耐药现象,并及时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最新动态。
- 李智博温德良刘卫江熊旭明
- 关键词:腹腔感染脓毒症耐药
- 白芍总甙在脓毒症TLR-s/NF-kB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芍总甙在脓毒症模型中的抗炎效果及作用途径。方法60只SD大鼠以盲肠结扎手术制作脓毒血症模型,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白芍总甙组。分别检测各临床数值(WBC、Pa02、AST、ALT及Scr),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RT—PCR定量检测各组肺组织中TLR-4mRNA及NF-kBp65mRNA的表达,同时比较各组湿/干肺比值。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假手术组所测各临床数值,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肺组织中TLR-4mRNA及NF-kBp65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LR—s/NF—kB信号途径参与了脓毒血症模型的致病过程,白芍总甙能通过调节该信号通路发挥下调IL-1、IL-6及TNF-α水平,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及肺组织的损伤。
- 温艺超陈伟燕谢富华熊旭明谢长江刘卫江
- 关键词:脓毒血症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