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建宇

作品数:23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引诱
  • 6篇性信息素
  • 5篇诱捕
  • 4篇引诱剂
  • 4篇食心虫
  • 4篇小食心虫
  • 4篇梨小食心虫
  • 4篇马铃薯
  • 4篇甲虫
  • 3篇诱捕器
  • 3篇诱捕效果
  • 3篇小菜蛾
  • 3篇马铃薯甲虫
  • 3篇菜蛾
  • 2篇性诱
  • 2篇性诱剂
  • 2篇引诱效果
  • 2篇植物源
  • 2篇植物源引诱剂
  • 2篇水稻

机构

  • 23篇浙江农林大学
  • 4篇杭州市原种场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粮食局科...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扬州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科院
  • 1篇嘉兴市农业科...
  • 1篇桐乡市董家茭...

作者

  • 23篇邓建宇
  • 5篇王富民
  • 4篇沃林峰
  • 4篇刘涛
  • 4篇叶冰冰
  • 3篇王义平
  • 3篇王宇磊
  • 2篇姜卫华
  • 2篇谭万忠
  • 2篇郭文超
  • 2篇周国鑫
  • 2篇李国清
  • 2篇邓春生
  • 2篇沈励泽
  • 2篇吴家和
  • 2篇徐志宏
  • 1篇倪张林
  • 1篇张青文
  • 1篇莫润宏
  • 1篇朱国念

传媒

  • 4篇环境昆虫学报
  • 3篇植物保护
  • 3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第八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为我国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和总结近年来我国在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筛选了2.5%菜喜、48%催杀(多杀菌素)、70%艾美乐等多种高效生物制剂,药后20 d防效可达90%以上。对马铃薯甲虫生防资源研究表明在发生区捕食性天敌有46种,其中中华草蛉、蓝蝽、蜀敌蝽、多异瓢虫等是主要捕食性天敌;分离鉴定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球孢白僵菌,广泛分布于发生区;研制出300×108活孢/g的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和100×108/g白僵菌油悬浮剂田间综合防效约80%;研制出马铃薯甲虫的工程菌制剂喷施80 g/667 m2药后20 d田间防效达90%。在寄主植物中发现了具有高度引诱活性物,人工合成了马铃薯甲虫聚集素,植物引诱剂与聚集素混合后田间诱杀效果达83.33%~88.33%。在国内外首次发掘了与马铃薯甲虫保幼激素合成相关的致死基因,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开发出了具有高效、低毒、专一性强的胃毒剂。构建了含cry1Ba3携带基因的单价植物表达载体和cry3A+vhb(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转Bt抗虫基因的马铃薯植株经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释放,均表现出极高的抗虫活性和优异农艺性状,可作为抗虫的育种材料。【结论】近年来取得的多项新型生物防治技术和产品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不仅可有效控制马铃薯甲虫危害,对马铃薯甲虫抗药性治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郭文超邓春生李国清邓建宇姜卫华吴家和王佩玲谭万忠张青文
关键词: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
7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幼虫取食及卵孵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为筛选出对小菜蛾幼虫取食和卵孵化行为均有生物活性的精油用于小菜蛾防控。本研究测试了7种精油对小菜蛾2龄幼虫取食和卵孵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菖蒲精油对小菜蛾2龄幼虫取食的抑制作用最强。经石菖蒲精油10μL/mL、100μL/mL浓度处理,2龄幼虫取食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表现出了较高的拒食作用。经植物精油200μL/mL浓度处理,香茅精油、柠檬精油、陈皮精油、石菖蒲精油、甜橙精油、洋甘菊精油、橘子精油对小菜蛾卵孵化行为均起到了抑制作用,其中石菖蒲精油与橘子精油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到100%。可见,石菖蒲精油对小菜蛾2龄幼虫取食及卵孵化行为均有抑制作用,可用于小菜蛾的绿色防控之中。
章振沈志杰邵思费王宇磊杨慧萍孙媛邓建宇
关键词:小菜蛾植物精油拒食作用卵孵化率绿色防控
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互作效应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明确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互作效应。【方法】通过触角电位技术和田间诱捕试验,分别探究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雄虫对异种昆虫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以及不同剂量2种性信息素混合使用时对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田间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桃潜叶蛾雄虫触角能够感知剂量为0.1μg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梨小食心虫雄虫能够明显感知100.0μg桃潜叶蛾性信息素且触角电位值随性信息素剂量增加而增大。50.0~500.0μg梨小食心虫与1.0 mg桃潜叶蛾性信息素混用时的诱蛾效果与1.0 mg桃潜叶蛾对照诱芯相比无显著差异,1.0~2.0 mg桃潜叶蛾与50.0μg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混用时的诱蛾效果与50.0μg梨小食心虫对照诱芯相比也无显著差异。【结论】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能相互感知对方性信息素,且2种性信息素混合使用时对二者田间诱捕效果无影响,今后可作为复合诱芯或迷向剂在果园内同时监测或防治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
孙媛蓝陈仪航施程程沈志杰房明华洪文英沃林峰刘涛邓建宇
关键词:桃潜叶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
茶黑刺粉虱与樟刺粉虱(半翅目:粉虱科)形态特征的比较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比较研究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Kasai和樟刺粉虱Aleurocanthus cinnamomi Takahashi形态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区分这两种刺粉虱种类。采集这两种粉虱标本,通过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茶黑刺粉虱和樟刺粉虱不同龄期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研究;同时将伪蛹制作玻片标本观察。茶黑刺粉虱和樟刺粉虱卵、1龄若虫和2龄若虫形态结构比较相似,但是伪蛹形态不同,刺的数量及分布有较大的区别。茶黑刺粉虱中央区隆起,尤其是管状孔区域更明显,位于一个凸起的瘤突上;亚缘区上有10~11对刺排列,樟刺粉虱亚缘区具有刺14对,其中头胸部5对,腹部9对。茶黑刺粉虱管状孔隆起,亚心形或近圆形,盖瓣心形,几乎充塞了整个管状孔区域;樟刺粉虱管状孔半圆形,盖瓣半圆形,充塞管状孔一半区域。两种刺粉虱成虫整体上比较相似,复眼、胸部和腹部及前翅基部为橙黄色;前后翅及身体上的白色粉状物都是由后足将腹部蜡盘分泌物覆盖上的,茶黑刺粉虱的粉状物比樟刺粉虱要多。前后翅上有不同形状的白色斑纹,左右翅斑相连,但是樟刺粉虱前翅后缘全白,而茶黑色粉虱前翅后缘仅有部分白斑。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区分樟刺粉虱和茶黑刺粉虱,为农林生产过程中准确鉴定和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王吉锐周孝贵诸葛敏杜予州徐志宏周国鑫邓建宇
关键词:茶黑刺粉虱粉虱科
小菜蛾多元组分性信息素提高反应灵敏度及前置活性阈值的证据
感知性信息素的阈值假说表明其引诱区间与组分配比及释放速率有关,突出了性信息素全组分的重要性.本试验采用小菜蛾性信息素(A:Z11-16:Ald,B:Z11-16:OAc,C:Z11-16:OH),通过电生理和田间试验两方...
王富民叶冰冰沈励泽邓建宇
关键词:小菜蛾敏感度阈值
基于性信息素和糖醋酒液的改良诱捕器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
2021年
性信息素和糖醋酒液相结合的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试验表明,随着诱捕装置诱芯中添加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含量的增加,诱蛾量趋于稳定状态不再增加,诱芯中性信息素最佳添加剂量为50μg。诱芯添加最佳剂量性信息素与糖醋酒液相结合的诱捕装置,较传统三角形黏板诱捕器+诱芯装置的诱蛾量高出43.9%~60.8%;该处理可同时诱捕到的雌蛾,数量占总诱蛾量的16.0%。该诱捕装置不仅显著提高了诱蛾效果,也达到了省时省工、降低虫情监测及防治成本的目的。
房明华刘涛沈志杰沃林峰邓建宇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
马铃薯甲虫植物源引诱剂的研究
马铃薯甲虫是一种对栽培马铃薯最具毁灭性的害虫.本文研究了马铃薯甲虫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提取并鉴定出主要寄主植物叶挥发物质,在室内、外研究了马铃薯甲虫(CPB)对于不同植物源引诱剂在室内及野外田间环境下的趋性反应.四种寄主植...
邓建宇郭文超许建军张青文岑冲锋朱春双
关键词:马铃薯甲虫植物源引诱剂
聚集素和植物源引诱剂不同配比对松墨天牛诱捕效果的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本研究单独使用自行研发的植物源引诱剂(180 mL)和聚集素(2袋,每袋为0.1 mL),或配套使用植物源引诱剂和聚集素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诱捕试验,并使用不同剂量的聚集素(0.02、0.05、0.10、0.50、1.0、2.0 mL)配套相同剂量的植物源引诱剂(180 mL),比较不同处理对松墨天牛引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套使用植物源引诱剂与聚集素时,可显著提高对松墨天牛的诱捕效果,诱捕数量分别为单独使用植物源引诱剂和聚集素的1.5倍和13.7倍;配套使用时,在0.02-1.0 mL范围,随着聚集素使用剂量的增加,松墨天牛的诱捕数量也随之增加,当使用剂量大于1.0 mL时,对松墨天牛的引诱作用显著下降。
阿力木·艾克木郭瑞邓建宇王义平
关键词:松墨天牛聚集素植物源引诱剂诱捕效果
茄黄斑螟性信息素组分鉴定、田间应用以及影响性诱剂诱捕效率的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茄黄斑螟Leucinodes orbonalis Guénee在我国主要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其幼虫钻蛀为害茄子嫩茎、嫩梢及果实等部位,使用化学药剂较难防治。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害虫是生态治理蔬菜害虫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茄黄斑螟性信息素的组分鉴定,性信息素在种群监测、大量诱捕、交配干扰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影响性诱剂诱捕效率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我国进一步研究、应用茄黄斑螟性信息素的重点方向及其应用前景。
叶冰冰王富民邓建宇王宇磊
关键词:性信息素种群监测
麦蛾信息素剂量、食物源诱剂与不同颜色黏板对麦蛾引诱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麦蛾是国内外主要储粮害虫之一。为了提高麦蛾性信息素监测与防治效果,本研究利用人工合成麦蛾信息素顺7,反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在实仓条件下,优选其最佳性信息素诱蛾剂量,探索食物源取食引诱异戊醇与冰醋酸对其诱集效果的影响,比较了黄色与白色黏板性诱剂的诱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麦蛾性信息素顺7,反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在剂量0.5~10 mg范围内具有显著的诱蛾活性,但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异戊醇和冰醋酸取食引诱剂本身对麦蛾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引诱活性,但能够提高麦蛾性信息素的诱捕效果。此外不同黏板颜色对麦蛾性诱剂引诱效果研究表明黄色黏板比白色黏板增加35.74%的诱蛾量。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麦蛾高效诱捕系统提供了借鉴。
汪中明傅伟杰郁伟邓颖杨慧萍张振军曹阳邓建宇
关键词:麦蛾性诱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