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芳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研究评价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LVEF、LVEDD、LVESD及NT-proBNP指标水平,采用自我管理行为测定量表(ESCA)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LVEF水平显著提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及NT-proBNP指标水平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ESCA各维度评分显著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周艳芳刘素艳王希娟
- 关键词:慢性心衰延续性护理心律失常自我管理能力
- 冠心病患者血清抗凋亡多肽、白细胞介素-33、高敏心肌肌钙蛋白、乳酸脱氢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抗凋亡多肽(HN)、白细胞介素-33(IL-33)、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乳酸脱氢酶(LDH)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2—10月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按1∶1匹配相同性别、年龄相近(±0.5岁)的同期同医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群血清HN、IL-33、hs-cTnT、LDH水平差异,采用Gensini评分对病例组患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指标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组与对照组各137例,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吸烟、饮酒的分布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平均年龄(69.31±4.6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9.28±4.29)岁,2组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N、IL-33明显高于病例组,而LDH、hs-cTnT明显低于病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轻症组患者HN、IL-33明显高于重症组,而LDH、hs-cTnT明显低于重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TnT、LDH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HN、IL-33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血清HN、IL-33、hs-cTnT、LDH指标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相关性,其中LDH、hs-cTnT水平的升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以及预后不良。
- 路亚丽周艳芳杜慧娟田二虎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3乳酸脱氢酶冠心病
-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CCU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C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1日~2022年11月30日CCU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排秩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干预;比较两组CCU入住时间与住院时间、CCU入住期间不良时间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量表)]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C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CCU入住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WHOQOL-BREF中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应用于CCU患者中具有良好效果,可降低CCU入住期间不良事件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C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周艳芳刘素艳王希娟
- 关键词:心血管ICU生活质量
- 浅谈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探讨其防范策略。方法:以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78例心血管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护理风险防范策略之前收治的1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之后收治14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共发生风险事件12例,发生率为9.09%;观察组共发生风险事件3例。发生率为2.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85%。观察组为97.26%,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较多,实施护理风险防范策略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 周艳芳王希娟杜慧娟
-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