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玲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肺炎
  • 1篇对心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药物
  • 1篇粘菌素
  • 1篇治痹汤
  • 1篇舒巴坦
  • 1篇他汀
  • 1篇他汀类
  • 1篇球菌性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骨性
  • 1篇膝关节骨性关...
  • 1篇相关肺炎

机构

  • 4篇齐齐哈尔市第...

作者

  • 4篇于玲
  • 2篇梁晶
  • 2篇王颖
  • 1篇屈东香
  • 1篇唐庆栓

传媒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早期联合使用他汀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肺炎球菌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早期治疗效果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呼吸科的210例诊断为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大环内酯类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对患者的年龄、合并症、PORT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COX回归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与他汀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关系。结果他汀类治疗组患者较非他汀类治疗组患者具有较低的死亡风险,在入院后第7、14、20和30天的死亡风险可以分别减低24%,31%,53%以及60%(P<0.05)。大环内酯类治疗患者较非大环内酯类治疗组患者的预后并无明显优势,入院第7天死亡风险降低2%,而入院14天,20天和30天死亡率增加分别39%,29%和35%,但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单药治疗的预后并无明显优势,入院第7天和30天死亡风险降低9%和16%,而入院14天和20天死亡率增加分别6%和11%,但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肺炎链球菌患者的死亡率,而大环内酯类药物或联合治疗均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梁晶于玲王颖
关键词:他汀类大环内酯类肺炎球菌性肺炎
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住院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VAP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组各27例。通过给药后第4天的抗生素反应性评价分析,以及给药后第14天的临床疗效评价。动态观察用药后第4天和第14天的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综合分析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VAP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第4天,对照组有效率(33.3%)低于观察组有效率(4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对照组在治疗成功率,致病菌清除率以及重症监护室(ICU)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低于观察组,但除致病菌清除率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粘菌素的肾毒性评价方面,共有12例患者出现了肾功能损伤表现,通过RIFLE评分可见危险期4例(33.3%),损伤期6例(50.0%),肾功能衰竭期2例(16.7%)。肝毒性反面,对照组5例(18.5%)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肝酶的升高,而观察组为2例(7.4%)。在用药后第4天和第14天观察组PCT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有效率、治疗成功率以及ICU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梁晶于玲王颖
关键词:多粘菌素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肺炎
葛根及其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疾病改善作用机制的研究
2021年
葛根为临床常用中药,葛根异黄酮是葛根主要活性成分,而葛根素是葛根异黄酮中的重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调节免疫、保肝、降糖、调血脂、抗肿瘤、抗氧化以及保护心脑血管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归纳葛根及其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疾病的改善作用机制,以期为将葛根及其活性成分开发成心血管疾病治疗性药物提供参考。
于玲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治痹汤加减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治痹汤加减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老年KOA患者15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痹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等,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anti mutant citrullinated vimentin,MCV)抗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20%(76/79);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20±0.32)分和(3.40±1.0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为(84.40±10.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量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76.39±9.11)分、(80.02±8.81)分、(77.10±10.32)分、(75.50±9.92)分和(80.03±7.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OPN、MMP-3、GPI和抗MCV抗体分别为(27.72±6.60)mg/L、(120.01±31.17)mg/L、(0.04±0.01)mg/L和(4.92±1.02)U/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痹汤加减治疗老年KOA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降低患者血清OPN、MMP-3、GPI和抗MCV抗体水平。
于玲唐庆栓屈东香邵凯
关键词:治痹汤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