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明

作品数:28 被引量:466H指数:1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8篇肝损伤
  • 7篇代谢
  • 7篇代谢组学
  • 5篇药理
  • 5篇药理学
  • 5篇首乌
  • 5篇网络
  • 5篇网络药理学
  • 4篇毒性
  • 4篇药物性
  • 4篇药物性肝损伤
  • 4篇生物效价
  • 4篇效价
  • 4篇何首乌
  • 3篇中药
  • 3篇细胞
  • 3篇基于网络
  • 2篇代谢组学研究
  • 2篇血小板聚集
  • 2篇炎症

机构

  • 24篇解放军第30...
  • 9篇解放军302...
  • 8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大理大学
  • 3篇成都市食品药...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8篇牛明
  • 26篇王伽伯
  • 25篇肖小河
  • 8篇柏兆方
  • 7篇涂灿
  • 6篇章从恩
  • 5篇张定堃
  • 5篇李春雨
  • 5篇赵艳玲
  • 4篇马致洁
  • 4篇谭鹏
  • 3篇张雅铭
  • 3篇张乐
  • 3篇朱云
  • 2篇赵奎君
  • 2篇李瑞煜
  • 2篇宫嫚
  • 2篇游云
  • 2篇邹正升
  • 2篇张雅铭

传媒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6篇药学学报
  • 5篇中草药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4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活血生物效价检测大黄中10个蒽醌类成分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运用生物效价测定方法评价大黄Rhei Radix et Rhizoma中10个蒽醌衍生物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强弱差异,筛选可用于酒大黄饮片质量评控的指标性成分。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体外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计算10个蒽醌衍生物(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不同浓度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采用质反应生物效价软件计算生物效价;采用分子对接软件计算得到大黄酸、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与P2Y12蛋白受体在最佳结合时的估计抑制常数(Ki),以此验证生物效价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活血效价测定结果显示,大黄酸、大黄素的活血效价显著高于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活血效价;大黄酸、大黄素的活血效价分别是阿司匹林活血效价的5.02、5.15倍,表明大黄酸、大黄素拮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较强。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活血效价与阿司匹林的活血效价相当。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的活血效价分别是阿司匹林活血效价的4.13、4.46、9.31、5.46、7.80倍,表明5个结合型蒽醌糖苷拮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较强。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黄酸、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对P2Y12蛋白有较高的亲和力,二者的Ki分别为5.73、2.51μmol/L,表明大黄酸、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在较低的浓度水平即可对P2Y12蛋白受体产生作用,且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的活性强于大黄酸的活性,这与实际测得二者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度相符合。结论大黄药材中10个蒽醌衍生物的活�
谭鹏谭鹏李洋李洋张定堃王伽伯王伽伯肖小河
关键词:蒽醌衍生物
五味子甲素对NLRP3炎性小体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初步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探讨五味子甲素(deoxyschizandrin,schisandrin A)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中NLRP3(NOD-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炎性小体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初步机制。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根据细胞存活率确定给药浓度。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和caspase-1的表达,分析不同浓度的五味子甲素(25、50、100和200μmol·L^(-1))对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Nig)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诱导的NLRP3炎性小体活化的影响,检测细胞中pro-caspase-1、pro-IL-1β、ASC和NLRP3等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技术分析NF-κB(p65)的入核情况。根据CCK-8法的结果,确定了五味子甲素的给药浓度范围为6.25~400μmol·L^(-1)。在25~200μmol·L^(-1)浓度内,五味子甲素能够抑制Nig和ATP引起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进而抑制IL-1β的分泌。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五味子甲素对NLRP3炎症小体活性的抑制作用不依赖于NF-κB通路活性及其诱导的NLRP3、ASC和pro-IL-1β等炎性小体蛋白的表达。综上,本实验首次证实,五味子甲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通过阻断caspase-1活化,抑制caspase-1对pro-IL-1β的剪切活化,进而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活性,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本研究为五味子甲素防治NLRP3炎性小体相关的疾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崔鹤蓉李朋彦李雨萌王睿林何娟娟桑秀秀蔡光明牛明王伽伯柏兆方肖小河
关键词:五味子甲素炎症反应CASPASE-1
基于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的大黄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该文尝试将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和生物效价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的模式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并以大黄配方颗粒为模式药进行了示范性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黄配方颗粒中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在复方地芬诺酯片致小鼠便秘模型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致泻生物效价;在体外抗大鼠血小板聚集模型基础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活血生物效价;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的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与致泻、活血生物效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指标化学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0个批次间大黄配方颗粒的化学表征差异较大,与此同时,致泻、活血生物效价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配方颗粒的致泻生物效价强弱和其含有的结合型蒽醌糖苷类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活血生物效价的强弱和其含有的游离型蒽醌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综上,采用多组分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联用的模式可以客观量化、更全面的反映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差异。
谭鹏张海珠张定堃伍珊娜牛明王伽伯肖小河
关键词:生物效价
基于“有故无殒”的何首乌对正常和肝损伤大鼠的毒性与保护作用对比研究被引量:37
2015年
本研究采用正常和CCl4致慢性肝损伤模型大鼠,何首乌给药剂量分别为生药10和20 g·kg-1,考察何首乌50%醇提物对大鼠的一般状态、生化指标、细胞因子及组织病理的影响,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剂量何首乌在不同大鼠模型上的量-效/毒应答差异。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高剂量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脏病理切片可见炎细胞浸润、肝窦扩大及纤维条索形成;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模型低剂量组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汁酸(TBA)显著下降(P<0.05),肝脏病理切片显示肝细胞空泡变性有所减轻,但仍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而模型高剂量组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肝细胞空泡变性、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都明显减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何首乌对正常大鼠的损伤作用以及对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均不明显;高剂量的何首乌对正常大鼠的损伤作用表现在公因子-1(HMGB-1、TNF-α和IL-1β为主要贡献)和公因子-2(TBIL、ALT和TBA为主要贡献)均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高剂量对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公因子-1显著下降,提示高剂量何首乌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何首乌对肝脏的作用具有"有故无殒"现象,表现为高剂量何首乌可导致正常动物肝损伤,但对于慢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具有肝保护和治疗作用。
庞晶瑶柏兆方牛明涂灿马致洁赵艳玲赵奎君游云王伽伯肖小河
关键词:何首乌肝损伤炎症因子
UPLC法同时测定大黄中10个蒽醌衍生物的含量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的大黄中10个蒽醌衍生物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超高效液相色谱仪,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柱温为34℃;甲醇和0.1%磷酸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20 mL/m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410 nm。通过考察柱温和体积流量对保留时间、分离度、理论塔板数和对称因子4个重要的色谱参数的影响,以此获得5个蒽醌糖苷的最佳的色谱分离度和稳健性。结果优化得到柱温34℃和体积流量0.20 mL/min为最佳分离条件,根据最优参数,建立一种新的基于UPLC的大黄中10个蒽醌衍生物同时定量分析方法。20批次大黄测定结果显示,2种不同基原的大黄药材中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差异最大,分别可超过60、77倍,表明2种不同基原的大黄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异。结论基于UPLC最佳分离参数建立的10个蒽醌衍生物同时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对更加全面地从化学表征的角度评控不同来源的大黄药材的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谭鹏谭鹏张青张定堃张定堃牛明肖小河
关键词:蒽醌衍生物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免疫应激介导的壮骨关节丸致特异质肝损伤评价被引量:21
2017年
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的药物特异质肝损伤模型,评价壮骨关节丸(Zhuangguguanjie wan,ZGW)诱导的肝损伤并初步探索其机制。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LPS(2.8 mg·kg^(-1))方法制备药物特异质肝损伤评价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ZGW组和LPS+ZGW组。检测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脏病理变化(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肝脏组织细胞因子、全血及肝脏组织免疫细胞亚群比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ZGW组和LPS组的ALT、AST、肝脏组织病理学无明显改变(P>0.05),ZGW+LPS组ALT、AST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病理可见肝小叶排列紊乱,肝细胞呈单个或不规则的岛屿状或团块状坏死;肝组织细胞因子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和ZGW+LPS组的多种细胞因子发生显著改变(P<0.05或P<0.01),但ZGW+LPS组细胞因子改变的数目和程度更高;血液及肝脏组织免疫细胞亚群分析发现,LPS组血液中CD3^+T cell/lymphocyte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肝脏中CD3^+T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ZGW+LPS组血液中各免疫细胞较LPS组无明显变化(P>0.05),但肝脏中CD3^+T细胞较LPS组显著升高(P<0.05),表明ZGW联合LPS增加了肝组织中CD3^+T细胞的聚集或活性。上述结果表明机体免疫活化状态下,ZGW进一步促进T淋巴细胞募集至肝脏,导致细胞因子过表达和过度炎症反应,从而诱发药物特异质肝损伤。
唐进法王晓艳温强汤姝桑锋李伟霞李宇辉李春雨章从恩牛明柏兆方王伽伯肖小河
关键词:壮骨关节丸免疫应激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
基于代谢组学的大黄对正常和肝纤维化大鼠双向作用对比研究被引量:24
2018年
针对频仍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特别是传统无毒中药的肝毒性问题,本文基于病理毒理学的安全性评价模式和方法,即采用正常动物和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对比研究大黄的肝损伤与保护作用,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大黄"双向"作用对大鼠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及可能涉及到的代谢通路。结果显示,大黄引起正常大鼠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HE和TUNEL染色可见明显病理学改变;大黄对模型大鼠血浆ALT和AST均显著降低,肝脏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进一步采用UPLC-QTOF/MS对各组大鼠血浆代谢差异进行表征,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牛磺酸、精氨酸、前列腺素(PGF2α)、视黄基酯、粪甾烷酸等潜在生物标志物,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关联到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初级胆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视黄醇新陈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果证实大黄对正常和肝纤维化模型动物的肝损伤与保护的"双向"作用,代谢组学结果提示了初级胆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和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可能是大黄"有故无殒"现象的关键信号通路。该研究为诠释中药肝毒性科学评价与合理用药减(避)毒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涂灿何琴周元园王肖辉张乐卫璐戈牛明逄瑜肖小河王伽伯
关键词:代谢组学肝损伤肝保护
基于《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的中药肝损伤诊断实例被引量:6
2017年
近年,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问题备受关注,HILI因具有联合用药复杂、组成成分多样及体质、遗传、基础疾病等特点,导致其临床诊断比西药肝损伤诊断更加困难。中华中医药学会在2016年发布国内外首个专门针对HILI的诊疗技术标准——《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便于广大临床医师特别是肝病专科医师在诊断HILI时对《指南》的操作应用,该文将不同诊断结果的病例诊断流程予以解析。
何婷婷王伽伯柏兆方郭玉明牛明朱云景婧宫嫚肖小河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中草药病例
酒精性肝病合并药物性肝损伤的代谢组表征和生物标志物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基础上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问题日渐突出,然而ALD合并DILI(ALD-DILI)究竟是何者起主导作用时常难以界定,其损伤通路机制亦不完全清楚.本文对临床血清标本进行代谢组学表征发现,ALD-DILI在代谢组水平上与DILI整体类似(差异化合物60个),而与ALD相差较大(差异化合物1232个);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及代谢通路分析发现,相较于单纯的DILI,ALD-DILI患者体内胆汁酸、氨基酸、脂质合成分解等功能性损伤更严重,与本课题组前期观察的临床表型一致.进一步筛选到可用于区分DILI与ALD-DILI的4个候选生物标志物(Phosphatidate,Phosphatidylethanolamine,Taurolithocholate,3-Ketolactose),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其中Phosphatidate分别与3-Ketolactose,taurolithocholate的峰面积比值具有更好的区分诊断效果,ROC曲线下面积分别达0.918和0.886,且比值法有利于降低样本处理与检测仪器等系统误差,能较好地辅助临床早期鉴别诊断有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性肝损伤,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王肖辉景婧牛明卫璐戈刘晓熠涂灿柏兆方周元园张乐朱敬肖肖小河邹正升王伽伯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基于生物靶标网络分析的山豆根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初步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山豆根是一味常用于治疗乙肝的中药,在改善症状、保肝降酶、利胆退黄等方面疗效确切,但其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本文基于系统生物学的思想,通过整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两种技术,较为系统地分析山豆根抗病毒的主要作用机制。首先,通过预测山豆根中主要化学成分的作用靶标,建立山豆根的"药物成分-靶标"网络;其次,以人肝癌细胞HepG2.2.15为研究对象,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山豆根抗乙肝的主要代谢过程和其主要影响的代谢物;最后,通过构建"药物成分-靶标-代谢物"网络,分析山豆根抗乙肝的主要作用靶标及代谢物,进而阐明其主要作用机制。山豆根可能主要作用于16个靶标蛋白发挥抗乙肝病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视黄醇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receptors,PPAR)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转录失调等过程有关,从而达到控制乙肝病毒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和代谢功能紊乱等作用。
柴煊孟雅坤柏兆方张雅铭肖小河牛明
关键词:山豆根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乙肝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