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联合12周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8—2021-04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观察组给予RAGT联合12周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12周综合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评分(SS-QOL)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检查2组下肢肌肉表面肌电、10 m最快步行速度(10 m MWS)和跨步长。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MA和BBS评分分别为(29.10±2.15)分和(49.92±4.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股直肌、腘绳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侧头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分别为(71.19±8.81)μV、(54.49±5.72)μV、(53.15±2.80)μV和(51.12±4.42)μ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10 m MWS和跨步长分别为(42.54±3.54)m/min和(90.54±8.82)c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MBI和SS-QOL评分分别为(89.92±6.87)分和(92.39±9.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GT联合12周综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步态及生活质量。
目的呼吸衰竭和肺部感染是颈椎损伤严重的并发症,颈脊髓损伤后,肋间肌完全麻痹,因此伤者能否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腹式呼吸是否幸存。膈神经由颈3、4、5组成,颈4是主要的成分。为了满足正常的通气和有效地清除分泌物,气管切开常常是必要的措施,然而,气管切开后正常的呼吸屏障没有了,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通过这例患者的治疗经过,在探讨此类患者肺功能康复的途径和方法,为进一步肢体功能的康复建立基础。方法患者段睿山,男,47岁,2013-7-19从四楼坠落,C3骨折,颈髓损伤平面C3-4。2013-7-25北医三院骨科在全麻下行颈前路C3-C4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C3-C4融合固定术。2013-8-1日行气管切开术,意识清楚,留置胃管及尿管,北医三院住院期间右侧肺炎,右侧少量胸腔积液绿脓杆菌感染。2013-08-08转入北京康复医院心内科CCU,身体评估:血红蛋白11.5g/L,呼吸16次/min,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基本消失。与康复科共同联合制定康复方案,首先进行呼吸康复,争取拔除气管内套管,康复科到床旁进行被动康复,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及关节的活动度。呼吸康复采用严密持续多参数监测下的膈肌锻炼方法,具体如下:(1)先用750g沙袋放在腹部,一周后1500g沙袋放在腹部,膈肌是人体一块最大的吸气肌,通过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腔扩大和缩小来完成呼吸过程。呼吸肌属于骨骼肌,受躯体运动和神经的支配。主要的吸气肌:为膈肌和肋间外肌,主要的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患者的肋间肌功能几乎丧失,好在膈肌和腹肌的功能还幸存,通过对残存肌肉的训练,能够满足患者呼吸的需求。(2)吹气球,患者可直观的看见锻炼的效果,锻炼吸气肌和呼气肌。(3)坐位姿势维持训练5min×4,多角度等长收缩6秒训练10×4。(4)利用breath link K5软件连接呼吸机训练仪,比较直观的进行吸气肌力量训练,通过电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