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嘉

作品数:26 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刺
  • 6篇针灸
  • 6篇疗效
  • 5篇针疗
  • 5篇针疗法
  • 5篇浮针疗法
  • 3篇穴位
  • 3篇用穴
  • 3篇针药
  • 3篇中风
  • 3篇评分
  • 3篇埋线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类风湿因子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3篇腹针
  • 3篇出血

机构

  • 26篇浙江省立同德...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南通大学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浙江省中医药...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海盐县中医院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天台县中医院

作者

  • 26篇杜嘉
  • 15篇李新伟
  • 10篇谭克平
  • 7篇阮晨
  • 5篇周驰
  • 5篇沈亚芳
  • 4篇姚旭
  • 3篇吕善广
  • 3篇夏铭徽
  • 3篇闫朝升
  • 3篇周驰
  • 3篇孙忠人
  • 3篇李丹
  • 2篇张艳艳
  • 1篇孙艳秋
  • 1篇诸晓英
  • 1篇宋石龙
  • 1篇张全爱
  • 1篇徐英姿
  • 1篇廖开森

传媒

  • 4篇中国针灸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World ...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改良针刺蝶腭神经节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每次30 min,每周2次,间隔3~4 d;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4周鼻症状总分(TNSS)、鼻炎伴随症状总分(TNNSS),治疗前、末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4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于疗程结束后4周评估两组复发情况。于末次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第1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和疗程结束后4周,两组患者TNSS总分及各分项评分、TNN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第1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SS总分及鼻塞、鼻痒评分,TN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末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SS总分及鼻塞、鼻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疗程结束后4周,观察组TNSS总分及各分项评分、TN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末次治疗后和疗程结束后4周,两组患者VAS、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3.5%(5/37),低于对照组的44.8%(13/29,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P<0.05)。结论:改良针刺蝶腭神经节能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
鲍佳迎李新伟张伟波杜嘉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蝶腭神经节针刺随机对照试验
浮针疗法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Fu’s subcutanous needling,FSN)结合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针灸组,每组40例。浮针组采用FSN结合MET,针灸组采用以阿是穴为主穴的传统针灸疗法。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6次。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ADL评分增高。(2)与针灸组相比,浮针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降低得更加明显而ADL评分增高得更明显。(3)浮针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5%(27/40)和90%(36/40),均明显高于针灸组的35%(14/40)和72.5%(29/40)(P<0.05)。(4)治疗后,浮针组痊愈+显效者共计27例,其中治疗3次内愈显19例,占35.71%(19/27),明显高于温针灸组的35.71%(5/14)(P<0.05)。结论:FSN结合MET能够有效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缓解疼痛、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取效速捷,优于传统针灸疗法。
李新伟杜嘉谭克平沈亚芳
关键词:浮针疗法传统针灸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评价
腹针配合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RA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2例。A组采用腹针配合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B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C组采用单纯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ESR、CRP、RF水平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3.5%,B组为81.3%,C组为63.3%,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且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ESR、CRP、RF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血清ESR、CRP、RF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生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B组为3.1%,C组为10.0%,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腹针配合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RA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吕善广杜嘉阮晨曲建鹏余涛
关键词:腹针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针药并用
针药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MDA、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丙二醛(malonaldehyd,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方法: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血清细胞因子、MDA、SOD、血浆血栓素β2水平、VAS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DA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而SOD治疗后水平增加(P<0.05);观察组血清MDA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治疗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血栓素β2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浆血栓素β2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治疗后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VAS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29%)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且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用主要为降低血清细胞因子、MDA、血浆血栓素β2以及提高SOD水平,且治疗疗效显著。
谭克平刘光国姚旭杜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丙二醛超氧化物岐化酶
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十七椎及双侧次髎穴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及VAS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3.8%和78.1%,对照组分别为85.2%和5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和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后随访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0.6%和68.8%,对照组分别为70.6%和38.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埋线配合中药是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
谭克平李新伟杜嘉
关键词:埋线疗法针药并用穴位疗法
针刺天枢穴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习惯性便秘及对血清VIP、MTL、5-HT的影响被引量:39
2021年
目的探讨针刺天枢穴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习惯性便秘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习惯性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观察组给与针刺天枢穴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严重程度评分、VIP、MTL、5-HT变化,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疲乏力、神志、腹部胀满、舌苔、脉象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排便间隔、粪便形状、排便困难的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VIP、MTL、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IP、5-HT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MTL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76.00%(38/50)(P<0.05)。结论针刺天枢穴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习惯性便秘能明显有助于症状及血清VIP、MTL、5-HT水平的改善,加速肠道功能的康复。
魏小丽王宇航李成徐静艳杜嘉宋石龙
关键词:习惯性便秘天枢穴莫沙必利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
基于古代文献的针灸治疗口眼喎斜用穴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古代针灸治疗口眼?斜的腧穴使用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先秦至清末时期针灸文献;依据数据筛选标准,采集治疗口眼?斜的针灸处方,录入古代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获取腧穴使用规律。结果共纳入257首处方,涉及74个腧穴;通过频数分析,使用频次≥9次的腧穴包括地仓、颊车、听会、水沟、合谷等19个高频腧穴;通过高频腧穴变量的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结论通过公因子的分析,归纳出古代针灸治疗口眼?斜按经脉、按部位、按病因的选穴规律,能够为针灸临床提供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针灸处方用穴规律研究可行。
李丹夏铭徽杜嘉闫朝升孙忠人
关键词:针灸处方口眼喎斜用穴规律
肌腹扬刺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笔者以患肌理论为指导,采用肌腹扬刺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STRS),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所纳入6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针灸科门诊,均符合STRS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37±5.36岁;平均病程5.27±1.31月。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4.23±5.47岁;平均病程5.21±1.46月。
杜嘉刘昊阮晨姚旭谭克平李新伟周驰
关键词:肌腹扬刺法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薄氏腹针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对ESR、RF及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薄氏腹针"引气归元"加"腹四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10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52例,脱落3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每次5 mg,每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薄氏腹针疗法,穴取中脘、下脘、关元、气海、滑肉门、外陵等,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关节肿胀、晨僵情况),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5/51),高于对照组的73.5%(36/4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RF、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引气归元"加"腹四关"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与降低ESR、RF及CRP水平有关。
吕善广刘昊杜嘉阮晨张伟波冯培培张艳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薄氏腹针引气归元血沉类风湿因子
薄氏腹针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薄氏腹针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为该方法的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A组)、传统针刺组(B组)和西药组(C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薄氏腹针疗法配合口服甲氨蝶呤治疗,B组采用传统针刺配合口服甲氨蝶呤治疗,C组予以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治疗3个疗程(12周)后,观察各组中医症候评分(关节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及血清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A、B、C三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2.1%、81.1%、64.9%,A、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A组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关节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A、B两组各症候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01);其中屈伸不利和关节疼痛评分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在关节肿胀和晨僵评分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ESR、RF及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A、B两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01);RF水平方面,A组明显低于B组(P<0.05),ESR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氏腹针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ESR、RF及CRP水平,且优于传统针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吕善广阮晨杜嘉张艳艳廖开森
关键词:薄氏腹针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血沉类风湿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