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素娟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理发育
  • 2篇早期干预
  • 2篇神经心理
  • 2篇神经心理发育
  • 2篇儿童
  • 2篇干预
  • 2篇测评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亚群
  • 1篇异型淋巴
  • 1篇异型淋巴细胞
  • 1篇增多症
  • 1篇输尿管
  • 1篇尿道
  • 1篇尿道感染
  • 1篇尿管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邓素娟
  • 2篇唐普润
  • 2篇陈恕青
  • 2篇张立文
  • 1篇梁敏
  • 1篇钟乐璇
  • 1篇胡湘
  • 1篇熊伟
  • 1篇李玉琳
  • 1篇袁宝莉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儿童社区获得性泌尿道感染104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儿科住院的104例儿童社区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致病菌分布特点。结果 104例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2岁儿童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尿培养以G-杆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82例,占78.8%)为主,亦有部分球菌可引起泌尿道感染,但为数不多。泌尿道感染对头孢三代抗生素治疗反应好。部分再发型泌尿道感染行排泄性膀胱输尿管造影检查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泌尿道感染早期诊断不容易,对于年龄<2岁,以发热为单一表现者,建议早期行尿常规筛查。
袁宝莉邓素娟熊伟
关键词:儿童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膀胱输尿管反流
0~1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测评及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对0~1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对早期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1年3月-2017年7月本院儿科门诊2 795例0~1岁小儿进行的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测试,115例小儿测试结果异常的小儿作为观察组,给予早期干预;选取同期115例测试结果正常的小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小儿干预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干预后3个月与干预前对比,各项评分均大幅提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早期发育用神经心理发育方法测评,能及时发现异常发育小儿,给予早期干预,可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陈恕青张立文邓素娟
关键词: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早期干预
0~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测评及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0—1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测评的结果和意义,并观察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对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落后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运用《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0~6岁)》及0—6岁小儿5项神经心理发育计算机诊断系统,对0~1岁小儿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及发育商(OQ)进行测评,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小儿进行全面早期干预治疗,治疗1、2及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并对治疗后的小儿与正常小儿对照比较,探讨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各项指标的评分都大幅度提升;治疗3个月后,各项指标基本都达到了正常同龄儿发育水平。结论:对0—1岁小儿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测评是评估小儿早期发育的一项重要手段,可早期发现发育异常并及时干预治疗,对小儿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唐普润邓素娟梁敏李玉琳张立文陈恕青
关键词:神经心理发育测评早期干预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型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收集确诊为 IM的住院患儿206例,分析异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和临床症状及三者相互关系。结果IM患儿 CD3^+升高、CD3^+ CD4^+降低、CD3^+ CD8^+升高及NK 计数降低,健康对照组患儿分别为(64.23±6.26)%、(32.96±8.68)%、(20.25±7.45)%、(14.68±5.4)%,而 IM患儿分别为(84.13±14.64)%、(18.45±5.14)%、(54.46±16.82)%、(4.65±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90.29%患儿异型淋巴细胞增高≥10%,异型淋巴细胞计数越高的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异常越明显,异型淋巴细胞≥20%的患儿,CD3^+ CD8^+升高和 NK 细胞计数降低更为明显,分别为(58.78±16.67)%、(3.28±1.57)%,异型淋巴细胞<20%>10%与<1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分别为(54.53±15.12)%、(4.55±1.64)%及(50.25±14.23)%、(5.13±1.84)%。重症 IM较轻型IM患儿及对照组患儿相比,CD3^+ CD8^+升高和 NK 细胞计数降低更为明显,分别为(57.78±15.45)%、(3.18±1.61)%、(51.09±12.26)%、(4.68±1.82)%、(20.25±7.45)%、(14.68±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IM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异型淋巴细胞的数量、CD3^+、CD3^+ CD4^+、CD3^+ CD8^+和 NK 计数可作为病情观察监测指标。
唐普润邓素娟钟乐璇胡湘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