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楠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电影
  • 1篇电影创作
  • 1篇中国电影
  • 1篇频道
  • 1篇频道编排
  • 1篇主观
  • 1篇主观化
  • 1篇主观意识
  • 1篇系列节目
  • 1篇南人
  • 1篇节目
  • 1篇节目安排
  • 1篇节目编排
  • 1篇纪录片
  • 1篇河南人
  • 1篇《英与白》
  • 1篇编排法
  • 1篇STRIP

机构

  • 3篇河南大学

作者

  • 3篇杨楠

传媒

  • 2篇戏剧之家
  • 1篇青年记者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央视纪录频道编排策略研究
2014年
当前,在以频道整体为单位的竞争环境中,要想提高频道的影响力、美誉度和收视率,对频道内部的栏目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央视纪录频道为例,分析其编排策略,探讨如何最终实现频道利益的最大化。编排策略分析央视纪录频道将"水平策略"与"正点策略"编排方法相结合,根据频道具体情况酌情综合运用到节目编排中。从时间轴横向跨度来说,央视纪录频道主要采用了"水平策略"编排法。"水平策略又可称为带状策略(strip programming)。
杨楠
关键词:编排法节目安排节目编排系列节目STRIP
论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河南人形象塑造被引量:1
2015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影创作中以河南人为主人公的作品逐渐增多。这些作品中塑造的河南人物具有河南的本土气质,彰显了河南人的性格特色,涂抹上了河南的政治、地域、文化特色。本文将对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河南人的形象塑造进行理论分析,找出其中的成功之处、局限与不足,并提出改进与完善方案。
杨楠
关键词:电影创作河南人
试析纪录片《英与白》的主观化创作倾向
2015年
本文主要从题材选择的主观取舍、叙事方式的主观化倾向、声音设计辅助主题表达、蒙太奇剪辑四个方面对张以庆纪录片《英与白》创作的主观化倾向进行分析,并阐释这种主观化创作倾向给中国纪录片发展带来的创新性思考。
杨楠
关键词:纪录片《英与白》主观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