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平
- 作品数:33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我国行业协会的重组模式、治理结构和政策创新被引量:11
- 2004年
- 本文在介绍行业协会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业协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及其成因,指出当前我国行业协会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重组的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行业协会重组的基本原则和模式选择的要求,对行业协会重组过程、治理结构和政策创新的内容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提出了操作性建议。
- 张良吴强玲叶海平
- 关键词: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政府职能
- 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基础建设
- 1999年
-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和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个根基 ,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三个基础。这三个战略基础是一个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整体 ,其中经济基础是这个整体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据新形势和新情况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
- 叶海平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 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辩证否定规律及其启迪被引量:1
- 2003年
-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辩证否定规律表现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三阶段:即起始阶段、革命性转变阶段和总体整合阶段。从起始阶段向革命性转变阶段的飞跃以政府职能转变的定位为标志,从革命性转变阶段向总体整合阶段的飞跃以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完成为标志。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最终进入其第三个阶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将会面临着三大任务,这就是行政体制改革辩证否定规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迪。
- 叶海平唐亚林
- 关键词:行政
- 公共政策价值定位和价值抉择的解析与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基于对"天之道"与"人之道"的涵义及其关系的诠释,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和价值抉择的核心取向是"公共性",这种取向从发展观的意义上说就是走向"共同富裕"。具体表现为:作为社会行为目的的主观价值和价值理性的辩证关系及其转换;作为社会发展作用机理的不平衡规律与平衡规律的辩证关系及其转换;作为社会发展伦理状态"善"与"恶"的辩证关系及其转换。同时,该项研究还涉及一系列更为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 叶海平王丹丹
- 关键词:公共政策
- 试论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的良性运行
- 2000年
- 社会政策与法规是党和政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工作和管理的目标对政府及社会其他组织实施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任何政策法规都有一个从规定、执行到评估、终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国际上被称为政策法规的运行过程。
- 叶海平
- 关键词:社会政策社会工作
- 小城镇公益事业民营化:经验、问题与对策
- 小城镇公益事业民营化对于满足城镇居民多样化需求、降低政府财政支出、推进农村社会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推进小城镇公益事业民营化的实际动力来源于基层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
- 唐亚林曹前长叶海平
- 关键词:民营化公益事业
- 文献传递
- 电子政务中发展的政务信息公开
-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成为各国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电子政务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如何利用电子政务的契机来加快政府政务的公开化又是关键问题中比较令人关注...
- 朱琳叶海平
-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务信息公开
- 文献传递
- 论《周易》的两套符号系统及其意义
- 1997年
- 论︽周易︾的两套符号系统及其意义叶海平《周易》具有两套符号系统,一套是象数符号系统,一套是语言(文字)符号系统。《周易》这两套符号系统都是以形象的形式出现的。象数符号系统是用《周易》特有的抽象形象符号来表达或表征世界具体事物的构成,象征着客观事物的运...
- 叶海平
- 关键词:《周易》语言符号系统六十四卦象数《易传》《易经》
- 论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哲学猜想及其验证——兼论场有论、关系实在论和实践关系实在论被引量:4
- 2002年
- 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哲学猜想及其验证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物质实体论、“客观实在论”物质观和实践关系(实在)论。
- 叶海平
-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被引量:2
- 2000年
-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直接联系的两个特点 ,是我们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思考的基本点。正是亚细亚方式的影响 ,使中国形成了一个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分散的经济为基础、以专制集权政治为特点的缓慢发展的宗法等级社会。从中国曾经存在并至今仍深受亚细亚方式影响这个国情出发可以看到 ,不能因为公有制与中国较深的渊源以及未来社会将是公有制在更高程度上的复现而在现阶段从形式上固守公有制 ,市场经济是不可跨越的峡谷。但亚细亚方式的特点使中国不必完全重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 ,迅速私有化不能解决中国问题。在这个意义上 。
- 李冬妮叶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