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垚 作品数:5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CCM3基因与低浓度铅暴露交互作用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毒性的影响 由于铅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所以铅污染依然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CCM3基因是一种多功能基因,对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均有重要影响,尤其对维持血脑屏障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胚胎发育时期,低浓度... 苏晓琳 邢秀梅 赵志强 陆垚 孙易 高艳芳 何云关键词:铅暴露 胚胎成纤维细胞 文献传递 铅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与端粒长度的改变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铅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情况与端粒长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珠三角某蓄电池厂的21名铅暴露工人为铅暴露组,26名无铅接触史的工人作为对照组。针对工人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肝素抗凝外周血。检测工人外周血中血铅浓度、淋巴细胞的彗星试验指标、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指标以及相对端粒长度改变情况。结果:铅暴露工人的血铅浓度为(3.08±1.86)mg/mL,与对照人群(0.26±0.25)mg/mL相比明显升高(P<0.05)。彗星试验中,铅暴露组工人的慧星尾长高于对照组(P<0.05);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中,暴露组工人双核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铅暴露工人的外周血相对端粒长度较对照人群缩短(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胞质阻滞微核试验的指标中双核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核桥率与工龄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47、0.432、0.351,P均<0.05)。外周血相对端粒长度与工人工龄、血铅水平均呈负相关(r_s分别为-0.306、-0.394,(P均<0.05)。结论:铅暴露可致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损伤以及相对端粒长度的缩短。 陆垚 刘新霞 邢秀梅 赵志强 欧晓燕 苏晓琳 孙易 陈静莉 申碧羚 蒋骏 何云关键词:端粒长度 铅暴露 彗星试验 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相对长度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相对长度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相关性。方法:用SV104IS无线个体噪声剂量计对某电脑机箱外壳制造企业所有作业岗位进行噪声强度检测,选择噪声强度超标[L_(EX,8h)≥85 d B(A)]生产岗位的全体生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职业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相对长度,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相对长度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相关性。结果:该企业噪声超标作业岗位噪声强度(L_(EX,8h))均值为(91.30±3.22)d B(A)。本次研究共调查127名噪声作业者:双耳听力正常43人(33.86%),双耳高频听阈提高75人(59.06%),单耳或双耳语频听阈提高伴双耳高频提高9人(7.09%)。不同NIHL程度工人的端粒相对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噪声强度、年龄、端粒相对长度、性别是NIHL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可能是发生NIHL的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刘新霞 陆垚 刘浩中 何云关键词:外周血白细胞 端粒 噪声性听力损失 小鼠胎盘周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在胎盘血管毒物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小鼠胎盘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并应用于胎盘血管毒物筛查研究。方法:将C57小鼠雌雄合笼受孕后,在小鼠妊娠的第18.5天,取胎盘,通过机械分离和组织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胎盘周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来源与纯度;采用MTS比色法检测胎盘周细胞的生长曲线。将胎盘周细胞分别暴露于0、6.25、12.50、25.00、50.00和100.00μmol/L的醋酸铅24 h后,用MTS法检测染毒后的细胞活力。结果:利用机械分离和组织消化法分离、培养后,小鼠胎盘周细胞可贴壁生长,呈多边形,表达特异性标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暴露于6.25~100.00μmol/L醋酸铅24 h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且各个剂量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分离和组织块消化法可以简单、快捷地获得高纯度的小鼠胎盘周细胞,并可以应用于铅等胎盘血管毒物的检测。 蒋骏 孙易 陆垚 赵志强 陈静莉 赵和平 吴赛 高艳芳 邢秀梅 何云关键词:原代培养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微量全血彗星试验检测电子制造业不同工种人群DNA损伤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电子行业不同工种职业人群的DNA损伤情况,为确定健康危害预防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珠三角某电子厂在职工人563名作为职业接触组,其中铅暴露组(n=167),异丙醇组(n=287),噪声组(n=39),铅+高温组(n=34),异丙醇+高温组(n=36);选取就业前体检工人作为对照组(n=90)。采集人体微量外周血进行彗星试验,运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拍摄彗星图片,并通过CASP彗星分析软件对彗星图片进行分析。结果:铅+高温组工人外周血的核DN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尾DNA含量、尾长和尾矩高于对照组(P<0.05);异丙醇+高温组工人外周血的核DN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尾DNA含量、尾长、彗星全长、尾惯量和尾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所选取的电子行业各工种工人均有明显的DNA损伤情况,尤以异丙醇+高温组工种最为严重,其次是铅+高温组工种,应引起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和厂方的特别关注。 欧晓燕 刘新霞 蒋骏 陆垚 赵志强 冯简青 孙易 杨亚蕊 崔栋 陈静莉 申碧羚 邢秀梅 何云关键词:彗星试验 血液 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