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爽
- 作品数:44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男性肝硬化患者面部皮肤损害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关系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男性肝硬化患者面部皮肤损害的发生机制与性激素水平及肝功能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同期50例有面部皮肤损害(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特殊类型皮疹)的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30例无面部皮肤损害的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RGE)、睾酮(T)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按照Child-Pugh评分,分为A、B、C级,两组各级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皮肤损害的相关因素: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r-sEc)、血肌酐(CREA)、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以及是否酗酒采用成组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评估。结果(1)男性肝硬化面部皮肤损害患者血清LH、FSH、E2水平和E2/T值分别高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2.01、2.03、2.08、2.98,P值均〈0.05);T水平在三组皮肤损害患者中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0、-3.77、.2.01,P值均〈0.05);(2)有皮肤损害组E2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依次降低,而无皮肤损害组E2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依次增高,两组间E2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3.59,P〉0.05)。有皮肤损害组和无皮肤损害组T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均依次降低,两组之间T值的差异有统its意义(F=3.70,P〈0.05);(3)多因素相关风险度显示:长期酗酒及AST的升高会使面部皮肤损害发病率增高,其OR值分别为4.46、11.87,95%置信区间分别为1.45~13.7和1.24~113.1,P值均〈0.05。结论男性肝硬化面部皮肤损害患者血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激素紊乱,肝硬化皮疹的严重程度与长期酗酒及肝功能的好坏�
- 杜阿帅杨京陆爽曾经章
- 关键词:肝硬化皮肤损害性激素肝功能
-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碳酸锂对抗黄曲霉毒素B_1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与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碳酸锂 (Li2 CO3 )对抗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Wistar大鼠肝癌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PCNA在诱癌早期 (实验第 6周 )即有表达 ,第 9、10周显著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阳性对照组 (B组 )PCNA阳性率最高 ,碳酸锂同时给药组 (C组 )及先期给药组 (D组 )阳性率显著降低 ,C组阳性率略高于D组。结论 :碳酸锂明显对抗AFB1诱导肝癌过程中PCNA的表达 ,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从而起到抗癌作用 ;PCNA的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追踪观察。
- 陆爽张爱华黄晓欣任渝江
-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碳酸锂黄曲霉毒素B1实验性肝癌WISTAR大鼠
- 蓝莓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细胞色素P4502E1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蓝莓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对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肝纤维化模型组(B组)、蓝莓原浆预防组(C组)、复方鳖甲...
- 陆爽程明亮李宏吴君
- 关键词:肝纤维化细胞色素P4502E1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蓝莓
- 文献传递
- Cyclin D_1蛋白在碳酸锂对抗黄曲霉素B1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与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碳酸锂 (Li2 CO3)对抗黄曲霉素B1(AFB1)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癌基因蛋白cyclinD1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cyclinD1在诱癌早期 (实验第 6周 )即有表达 ,第 10周显著增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阳性对照组 (B)组cyclinD1蛋白阳性率最高 ,碳酸锂同时给药组 (C组 )及先期给药组 (D组 )阳性率显著降低 ,C组阳性率略高于D组。结论 :Li2 CO3 可明显对抗AFB1诱导肝癌过程中cyclinD1的表达 ,通过抑制细胞的持续性增殖从而起到抗癌作用。
- 杨光红张爱华洪峰陆爽
- 关键词:CYCLIND1碳酸锂肝癌
- 蓝莓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蓝莓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大鼠10%蓝莓低、中、高剂量血清、复方鳖甲软肝片血清及生理盐水血清.传代培养的HSC-T6分为生理盐水血清组、蓝莓低剂量血清组、蓝莓中剂量血清组、蓝莓高剂量血清组及复方鳖甲软肝片血清组,将上述血清分别加入各组HSC-T6,培养72 h后采用Annexin V/PI检测各组HSC-T6的凋亡,Western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HSC-T6 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血清组比较,蓝莓低、中、高剂量血清组HSC-T6 Bax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蓝莓高剂量血清组HSC-T6早期及总凋亡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血清组(5.55%±0.98%比2.53%±0.46%,7.01%±1.05%比2.96%±0.81%,均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血清组(A值,82±35比51±13,P<0.05);Bcl-2/Bax比值明显低于生理盐水血清组(0.26±0.02比0.46±0.03,P<0.05);蓝莓低、中剂量血清组HSC-T6早期及总凋亡率、Bcl-2的表达及Bcl-2/Bax的比值与生理盐水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蓝莓可通过下调Bcl-2、降低Bcl-2/Bax的比值诱导HSC-T6的凋亡,从而对大鼠肝纤维化有潜在的干预作用.
- 陆爽程明亮杨德猛刘洋关丽吴君
- 关键词:细胞凋亡肝硬化蓝莓肝细胞
- 碳酸锂对抗AFB_1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MDA、4-HNE的表达及意义
- 2005年
- 背景与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碳酸锂(Li2CO3)对抗黄曲霉素B1(AflatoxinB1,AFB1)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4_羟壬烯醛(4_hydroxynonenal,4_HNE)的表达情况,探讨Li2CO3 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4组,分别为阴性、阳性对照及Li2CO3 同时给药和Li2CO3 先期给药组。于实验第6、9、10周分批断头处死动物,取动物的肝脏进行肝组织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D两组动物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肝癌前病变程度明显减轻;MDA、4_HNE在诱癌早期(实验第6周)即有表达,第10周显著增高,并呈B组>C组>D组>A组的趋势。结论:Li2CO3 具有明显地对抗和抑制化学诱导肝癌过程中的脂质过氧化(Lipidperoxidation,LPO)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DA、4_HNE可敏感而特异的反映机体氧化损伤程度,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及病变进展的动态观察。
- 黄晓欣张爱华洪峰陆爽岑笃才
- 关键词:碳酸锂大鼠肝脏
- 蓝莓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LR4,TLR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蓝莓抗氧化作用对猪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Toll样受体9(TLR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蓝莓低、中、高剂量防治组(C、D、E组)、复方鳖甲软肝片防治组(F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C、D、E、F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蓝莓原浆或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1次/d,共12wk.第12周末处死大鼠,计算大鼠肝脏指数,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4和TLR9蛋白质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无明显差异(F=4.274,0.917,P>0.05);与B组比较,D,E组肝组织匀浆SOD活性、GSH含量明显升高(F=6.662,61.472,P<0.05);肝脏指数、MDA及Hyp含量明显降低(F=3.972,42.755和41.265,P<0.05);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F=63.339,P<0.05),胶原表达减少;E组大鼠肝组织TLR4和TLR9蛋白质表达明显减少(F=6.932和7.534,P<0.05).结论:TLR4和TLR9蛋白质表达增加可能与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蓝莓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李宏杨勤程明亮陆爽吴君
- 关键词:蓝莓猪血清肝纤维化TOLL样受体4TOLL样受体9
- 防感染检验玻片夹持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感染检验玻片夹持架,包括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安装头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伸缩杆的侧壁上下对称铰接有斜支杆,所述斜支杆的...
- 刘居莉陆爽王正蓉
- 文献传递
- 男性肝硬化患者乳腺发育症与血清性激素及肝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男性肝硬化患者乳腺发育症的发病机制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及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有乳腺发育的男性肝硬化患者46例为乳腺发育组,同期无乳腺发育的男性肝硬化患者70例作为无乳腺发育组。行双侧乳腺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乳腺发育情况、测量乳腺发育最大值(厚度)。检测血清中性激素,包括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雌二醇、孕酮、睾酮;肝功能,包括ALT、AST、TBil、白蛋白;凝血功能,包括PT、PLT水平;计算Child Pugh评分分值。采用t检验比较乳腺发育组与无乳腺发育组的上述指标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乳腺发育组与无乳腺发育组间饮酒率的差异。将乳腺发育组和无乳腺发育组分别按照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进一步分为A级、B级、c级3个亚组,并将乳腺发育组患者按病因(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分为3个亚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亚组间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总体差异,LSD法进一步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男性肝硬化患者乳腺发育组患者46例,乳腺厚度平均为(7.56±2.84)mm。乳腺发育组TBil、白蛋白、PT、Child PughC级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分值与无乳腺发育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6.72±75.86)μmol/i。比(60.57±54.00)μmol/L、(29.12±4.90)g/L比(33.86±6.86)g/L、(19.06±4.76)S比(15.54±2.57)S、(11.54±0.91)分比(10.33±0.57)分,t=2.79、-4.33、4.58、2.22,P均〈0.02]。乳腺发育组饮酒比例[74%(34/46)]增加,与无乳腺发育组[53%(37/7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3,P〈0.02)。乳腺发育组患者的雌二醇水平与无乳腺发育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催乳素、雌二醇睾酮比值(E2/T�
- 汪维艳杨京陆爽曾经章
- 关键词:肝硬化男子乳腺发育性激素类乳房
- 浅谈传染病学临床见习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被引量:4
- 2010年
- 分析传染病学临床见习面临的困难,结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病学临床见习带教现状,就如何提高传染病学临床见习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 陆爽吴亚云吴君程明亮
- 关键词:传染病学临床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