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坤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术和亚低温脑保护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 黄智武黄星周坤陈坚王大满谢杰张绮芬庞家明陈英石张鉴忠等
-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神经科疾病。既往对重症脑出血采用内科常规甘露醇治疗,仅能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对血肿本身及继发性脑损害无能为力。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实施不开颅治疗颅内血肿微创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亚低温脑保护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分析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颈动脉系统内-中膜厚度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155例患者分为脑梗死患者(n=74),非脑梗死患者(n=81).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颈动脉系统内-中膜厚度,同时检查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纤维蛋白原(Fbg).空腹血糖(FPG),年龄、血压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数字模型分析,观察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以说明上述因素之间以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显示,在L斑块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收缩压、FBG、L-CCA、L-BIF、L-ICA、R-CCA、R-BIF、R-ICA与脑梗死有明显的正相关(P〈0.05),提示上述因素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R斑块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舒张压、L-CCA、L-BIF、L-ICA、R-BIF、R-IC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的正相关(P〈0.05),提示上述因素也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L-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多因素分析中,年龄、L-BIF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的显著性(P〈0.05),在R-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多因素分析中,R-CCA、R-BIF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的显著性(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黄智武徐家志谢杰周坤何德承李继志秦岭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 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比较心源性脑梗死(CCI)与非心源性脑梗死(NCI)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合浦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72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CI组(60例)和NCI组(11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相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NIHSS量表评分和mRS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后两组之间NIHSS量表评分和m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I和NCI患者于发病4.5 h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疗效相当,发生出血的风险也相当。
- 陈英石刘佩罗丹谭祺周坤
- 关键词:心源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 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0年
- 周坤
- 关键词:脑梗死
- 结核性脑脓肿2例报道
- 2013年
- 结核性脑脓肿临床罕见,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笔者近年来诊治结核性脑脓肿2例,通过手术、抗痨等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谢杰黄智武周坤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施捷因联合依达拉奉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施捷因联合依达拉奉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施捷因联合依达拉奉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14 d后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施捷因联合依达拉奉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曾昭业周坤
- 关键词:施捷因依达拉奉阿托伐他汀钙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