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下胫腓
  • 4篇下胫腓联合
  • 4篇下胫腓联合损...
  • 3篇螺钉
  • 3篇内固定
  • 2篇跖趾
  • 2篇外固定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螺钉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骨折
  • 2篇固定法
  • 2篇钢板
  • 1篇多发
  • 1篇趾骨
  • 1篇三种疗法
  • 1篇生物力学
  • 1篇腱炎
  • 1篇跖骨

机构

  • 7篇衡水市第四人...

作者

  • 7篇张宁
  • 6篇刘增兵
  • 4篇王世辉
  • 2篇刘永峰
  • 2篇李少连
  • 1篇孟宪卿
  • 1篇梁虎

传媒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螺钉与袢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研究
2023年
对螺钉与袢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生物力研究方面,采用8具成年过膝下肢标本开展研究,分析结果发现螺钉与袢钢板固定下胫腓联合均有效恢复下胫腓稳定性。内外旋应力时螺钉组与袢钢板组下胫腓移位值以及腓骨旋转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选择我院手足外科2020年6月-2022年4月治疗的32例闭合性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患者。对患者进行X线及CT检查,下胫腓重叠距离≤10mm;下胫腓间隙≥6mm。结果 患者约2个半月开始下地行走,约3个月时完全负重行走锻炼,回访踝穴位X线片显示未见下胫腓间隙分离,下胫腓重叠距离良好。测量下胫腓重叠距离≥10mm;下胫腓间隙≤6mm。6例患者踝部有部分肿胀不适感,活动范围稍受限;但术后随着康复锻炼,症状逐渐减少及消退。
王世辉陈颖张宁刘增兵王金广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生物力学临床疗效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
2023年
观察并讨论下胫腓联合损伤应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下踝部骨折手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方法 首先抽选了从2018年2月-2021年1月在我医院收治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病人65例为研究主体,然后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再分为甲组(n=32例)和乙组(n=33例),甲组使用金属螺钉定位法,乙组则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比较研究了二个病人的手术中术后发展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等方面资料。对以上二个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了观察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了治疗的持续时间、出血量、待医时间和合并症的发生率等相关信息。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AOFAS评分相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价值(P>0.05);二组术后六个月、术后一年内的AOFAS得分均明显超过本组(P<0.05);乙组术后六个月、术后1年内AOFAS评分高于甲组同期段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优良率较甲组高(χ2=3.910,P<0.05);乙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优于甲对照组患者。甲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年行TBCS检查、TBOL和乙组同时段TBCS和TBOL相比没有区别(P>0.05);2组手术后1年内TBCS均明显较本组手术前降低,并且二组术后1年内TBOL均显得高于该组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的随访研究表明,在髋关节活动度方面,比对照组领先研究组,而在踝角度以及行走时小腿外侧疼痛情况上,两组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病人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处理效果很好,能增强病人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王世辉陈颖张宁刘增兵王金广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
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多发跖趾骨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自制外固定架固定)和内固定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各75例。比较2组手术疗效、足趾畸形和残端修整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12个月。外固定组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内固定组,治疗费用低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临床疗效优于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畸形和残端修整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刘永峰张宁李少连李新海步婉莹刘增兵
关键词:骨折跖骨趾骨外固定器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与金属接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效果观察
2023年
经过对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评价它们在治疗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方面的疗效。方法 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6月,对本院收治的60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A组接受袢钢板弹性固定技术,B组接受螺钉内固定技术。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疗效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在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方面,两组之间并未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术前,两组患者的胫腓间隙和下胫腓重合的情况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而在术后,两组患者的TBCS和TBOL都有所改善,其中B组的改善尤其明显(P<0.05)。在术后6个月,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达到83.33%。经过12个月的术后,a组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b组,其中A组的患者在部分负荷下的行走时间明显比B组长,而a组的患者在完全负荷下的行走时间则没有显著的变化,此外,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 采用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技术治疗胫腓联合损伤,不仅能够更快地实施负重训练,而且还能够有效地保持关节的微动性,从而大大提升临床疗效,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手术所带来的创伤,值得推广。
王世辉陈颖张宁刘增兵王金广
关键词:螺钉内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疗效
微创跟骨后上角磨削治疗跟腱炎6例分析
2011年
我院2006-02-2010-09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跟腱炎6例采用微创跟骨后上角磨削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临床诊断为跟腱炎患者,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等全身结缔组织病跟腱受累,经休息、理疗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者,男4例,女2例,年龄20~56(平均38.4)岁。
梁虎戴允东孟宪卿张宁
关键词:跟腱
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分别采用三种疗法临床干预的回顾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分别采用3种疗法临床干预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318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采用螺钉固定)、对照2组(采用锚钉内固定)和观察组(采用Endobu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比较3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踝-后足功能各维度评分、临床相关指标,分析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显著多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反常步态、踝后足稳定性、前后运动、后足运动、足部对线、地面步行、功能与自主活动及支撑情况、最大步行距离、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胫腓间隙显著小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下胫腓重叠距离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观察组治愈人数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Z=52.628,P <0.05)。结论 与采用螺钉和锚钉线固定相比,采用Endobu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更佳。
王世辉陈颖张宁刘增兵王金广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内固定术
改良式外固定法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改良式外固定法对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至我院进行多发性跖趾骨头骨折患者84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来诊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为双号患者作为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式外固定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愈合平均(7.92±1.33)周,明显短于对照组(8.76±1.09)周,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并发症发生3例,占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26.19%,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式外固定法对多发跖趾骨头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足部功能的预后,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并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良好的应用价值。
刘永峰张宁李少连李新海步婉莹刘增兵
关键词:多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