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瘤
  • 3篇预后
  • 3篇术中磁共振
  • 3篇替莫唑胺
  • 3篇高级别胶质瘤
  • 3篇磁共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肿瘤
  • 2篇羟基乙酸
  • 2篇颅内
  • 2篇聚乳酸
  • 2篇聚乳酸-羟基...
  • 2篇开颅
  • 2篇开颅术
  • 1篇岛叶
  • 1篇多发
  • 1篇血肿
  • 1篇药效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张宏伟
  • 11篇马晓东
  • 9篇徐维林
  • 9篇王强
  • 6篇朱巍
  • 3篇张猛
  • 2篇林和璞
  • 2篇余新光
  • 2篇崔萌
  • 1篇周定标
  • 1篇许百男
  • 1篇初晨

传媒

  • 8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3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岛叶相关胶质瘤术后远期脑梗塞特征及因素分析并文献回顾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本文对岛叶相关胶质瘤患者偶见的术后远期梗塞进行特征及因素分析。方法随访150余例岛叶相关胶质瘤病例,筛出7例术后远期梗死病例行特征及因素分析并文献回顾。结果平均年龄42.86±7.58岁,6例男性。6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6例有长期吸烟史,肿瘤位置分布均匀,均达全切且病理结果均含星形成分。术后平均梗塞发生时间11.6±7.1个月。6例肿瘤与大脑中动脉关系密切,5例经侧裂入路,5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5例于基底节区见点及片状异常核磁信号。结论本病中具有血管危险因素的中老年男性、肿瘤与血管关系密切、病理结果含星形细胞成分、侧裂入路达全切、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的患者应当警惕术后远期梗塞的发生。
张猛马晓东初晨余新光余鹏霄王强徐维林张宏伟
关键词:岛叶胶质瘤梗塞卒中
替莫唑胺-PLGA纳米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药效研究
2016年
目的制备理想的可用于控制胶质瘤细胞生长进而可抑制胶质瘤的替莫唑胺-PLGA纳米缓释微球。方法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替莫唑胺-PLGA纳米缓释微球。选择测试了四种不同分子量的缓释微球的表面形态特征,并测量微球直径。检测载药量和包封率,分析制作参数、形态特征以及绘制释放曲线。结果替莫唑胺-PLGA缓释微球是一种结构稳定、大小均匀的缓释微球。分子量越大,微球直径越大。高分辨光镜及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光滑,无裂隙,微球无明显聚集,微球大小均匀。不同分子量的TMZ-PLGA缓释微球最大载药量为10.2%,包封率都在90%以上。二氯甲烷残留量为5.70‰,达到了颅内安全应用的要求。从释放曲线可以看出,缓释系统中替莫唑胺可以持续释放2周以上,符合间质内化疗所要求的周期。结论 PLGA非常适合作为制备缓释微球的缓释载体。所制备的替莫唑胺-PLGA缓释微球符合生物力学规律,替莫唑胺虽有突释效应,但药物缓释时间可控。不同分子量及不同载药量的缓释微球均能长时间持续释放替莫唑胺。
林和璞徐维林王强张宏伟马晓东
关键词: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择期非外伤开颅手术并发远隔部位颅内出血综述
2017年
开颅手术并发远隔部位出血(remot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RIH)鲜有报道,其出血隐匿,病情发展迅速,处理较困难。本文旨在对开颅手术颅内非术区或远隔部位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防治措施及预后等进行综述,为围术期针对性对该并发症进行监控及预防提供帮助。
张宏伟马晓东朱巍崔萌
关键词:开颅术
IDH1/2突变及MGMT启动子甲基化对GBM患者预后影响及其影像基因组学的初步探索性研究
背景与目的:胶质母细胞瘤,亦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WHOⅣ级),是恶性程度与发病率最高、预后最差的胶质瘤。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肿瘤形态学结合基因特征的分子病理、分子分型基础上...
张宏伟
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缓释系统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PLGA)缓释微球对胶质瘤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6胶质瘤细胞样品分为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加入载药量分别为2.5%、5%、7.5%及10%的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空白对照组仅加入PLGA而不加入任何药物。全自动酶标仪检测细胞活性,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2.5%、5%、7.5%及10%实验组在第14天时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45%±0.24%、35.87%±0.58%、41.56%±0.82%、43.34%±1.24%,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3.02%±0.24%)相比,均能更有效杀灭C6胶质瘤细胞,并且载药量越高效果越强(P<0.05)。使用MTT法检测各组C6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活性,2.5%、5%、7.5%、10%实验组在第3天时细胞活性分别为23.47%±2.65%、14.58%±5.76%、6.24%±7.32%、4.36%±2.41%,与对照组(99.60%)相比,均能更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且载药量越高效果越强(P<0.05),但7.5%组与1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载药量不同的TMZ-PLGA缓释微球均对C6胶质瘤细胞有杀灭作用,一定范围内,载药量越高的缓释微球抑制胶质瘤细胞活性的作用越强。
林和璞王强徐维林张宏伟马晓东
关键词: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手术切除程度对颅内胶质肉瘤预后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程度对胶质肉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04年1月-2015年1月4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胶质肉瘤病例,判断不同切除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全切组33例,次全切组1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MGMT、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全切组术后辅助治疗24例,次全切除组术后辅助治疗5例;全切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次全切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全切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8.8%、39.4%,次全切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0%、10%。两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质肉瘤的预后不佳,手术完全切除较次全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王强徐维林张宏伟朱巍马晓东
关键词:胶质肉瘤高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
长周期替莫唑胺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生存期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价长周期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TMZ〉6周期)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2015年本院收治的93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按服用TMZ周期数分为TMZ〉6周期组和TMZ 6周期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理级别、手术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结果 TMZ〉6周期组的PFS和OS分别为29(10~54)个月和39(13~65)个月,6周期组分别为21(6~50)个月和28(6~48)个月,TMZ〉6周期组的PFS和OS明显延长(PFS:P=0.035;OS:P=0.011);服用TMZ出现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主要是血小板减少(6.45%)及白细胞减少症(9.68%),但主要出现在服用TMZ 6个周期内,增加服药周期并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长周期(〉6周期)TMZ化疗较6周期TMZ化疗延长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生存期,且未明显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徐维林王强张宏伟朱巍周定标许百男马晓东
关键词:替莫唑胺高级别胶质瘤化疗
颅内肿瘤手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手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6年12月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5 229例患者资料,将术中CT(intra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iCT)及术中MRI(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 MR)辅助手术并发非手术区域颅内出血的25例作为血肿组,按1∶2选择未发生远隔部位出血的肿瘤手术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肿瘤大小、脑积水、脑萎缩、糖尿病、高血压、病理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瘤部位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析两组预后差异。结果本组患者颅脑肿瘤手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为0.4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脑积水、脑萎缩、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合并脑积水和脑萎缩是脑肿瘤手术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脑肿瘤手术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有肿瘤大小、脑积水、脑萎缩等因素。术中CT及术中MRI检查可第一时间发现非手术区域颅内血肿,应及时清除血肿,从而极大改善预后。
张宏伟马晓东朱巍崔萌
关键词:开颅术颅脑肿瘤术中磁共振术中CT
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再手术的风险及预后评估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影响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因素,并探讨再次手术,特别是老年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60岁)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指征及疗效。方法随访记录143例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两次手术时间间隔、再次术后生存时间(OS)、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KPS评分、Ki-67,以及肿瘤切除率是否进行放化疗等指标,统计比较相关指标后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并进一步探讨患者接受再次手术的指征及疗效。结果老年患者(≥60岁)再次手术后OS明显较非老年患者缩短(8个月vs 16个月,P<0.01);首次手术后病理级别与再次手术后OS成负相关(P<0.05),但是再次手术后病理对于患者OS的影响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手术时间间隔对患者再次手术后OS有影响,并且手术时间间隔>20个月的患者预后较<20个月的患者好(14个月vs 9个月,P<0.01);再次手术术前KPS≥70的患者再次术后OS较KPS<70的患者延长(16个月vs 12个月,P<0.01),但再次术后KPS对于OS的影响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Ki-67与患者的病理级别成正相关(P<0.01),并且Ki-67的变化与患者病理级别成正相关;再次手术后行替莫唑胺(TMZ)放化疗能延长患者再次手术OS(P<0.01)。结论年龄(老年及非老年组)、两次手术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否>20个月)、首次手术后病理(低级别和高级别)、再次术前KPS(是否>70)、术后放化疗是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再次手术及术后行TMZ同步放化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OS,但是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对于短时间内复发、术前KPS评分<70的患者,再次手术需要慎重。
徐维林王强张宏伟朱巍马晓东
关键词:胶质瘤老年性再次手术
术中超声联合术中磁共振对脑深部肿瘤切除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在脑深部肿瘤手术中超声联合磁共振对肿瘤精准切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49例行术中超声及术中磁共振的脑深部肿瘤病例,其中22例术中磁共振辅助下肿瘤切除,27例术中超声联合术中磁共振辅助下肿瘤切除,对两组的肿瘤切除程度、KPS评分、手术耗时、扫描次数及脑移位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级别、术前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联合术中磁共振组肿瘤切除程度92.01%±6.17%,KPS评分76.15±10.36,手术耗时(2.9±0.6)h,扫描次数1.29±0.43,优于单独术中磁共振组,但两组肿瘤切除程度及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切开硬膜后明显脑移位患者,超声辅助下纠正脑移位,肿瘤切除满意。结论术中超声的应用可以减少磁共振扫描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实时纠正脑漂移,完成肿瘤切除。
王强徐维林张宏伟朱巍马晓东
关键词:术中超声术中磁共振脑深部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