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7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输尿管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急诊治疗(附3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2例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别行急诊经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经皮肾穿刺造瘘、体外冲击波碎石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及时解除了上尿路梗阻,28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4例肾功能改善。结论针对输尿管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不同病因灵活选用治疗方法,尽早解除梗阻,提高疗效。
- 熊丙建唐明忠徐宝海江铎张胜茹耿红卫雷霆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输尿管梗阻急诊治疗
- 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评价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01月至2023年10月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6年08月至2020年02月诊治的UUT-UC患者共64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再根据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分成两组:患者经尿道电切膀胱袖状切除+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经腹部切口取肾术,共行40例,为对照组;选择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壁内段袖状切除+下腹正中切口取肾术为观察组,共2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及尿路上皮癌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124 min与166 min,P<0.05),出血量明显低(平均46 mL与86 mL,P<0.05),术后引流量少(平均68 mL与142 mL,P<0.05),平均住院日短(平均5.4 d与6.8 d,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及尿路上皮癌复发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腹腔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UUT-UC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雷霆谢蛟魁王晓邱明浩张玉璞邓久晗王春杨符伟军
- 关键词:上尿路上皮癌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 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及临床防治对策。方法2000年3月至2005年5月共有252例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其中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7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50例,汽化电切术32例。结果术后继发出血18例,其中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5例,占该组7.2%;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2例,占该组8.0%;汽化电切术1例,占该组3.2%。术后24h内出血见于前列腺切除创面渗血、静脉窦破裂出血、膀胱无抑制性收缩、电切综合征、导尿管球囊移位或破裂、凝血机制障碍等;远期出血见于电切创面焦痂脱落、剧烈活动、前列腺切除创面感染等。18例全部治愈,无再次继发出血。结论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规范操作及严密止血,术后准确判断出血原因及积极治疗,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熊丙建唐明忠徐宝海张胜茹耿红卫雷霆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发症出血前列腺切除术
- B超引导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本组258例(271侧)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EMS III)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一期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271侧全部经单通道取石,手术时间30~180 min。一期单侧结石清除率84.9%(230/271),肾结石(包括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期清除率79.8%(154/193)。39例残余结石二期结石清除率92.3%(36/39)。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期单侧结石清除率97.4%(76/78)。无肾切除、血气胸及感染性休克并发症,迟发性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2例,结肠损伤1例,中转开放2例。结论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一期治愈率高及可经通道再次手术的优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
- 熊丙建江铎唐明忠徐宝海张胜茹耿红卫雷霆张选举余义张志伟
- 关键词:经皮肾镜超声引导
- 一种尿道狭窄部位扩张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尿道狭窄部位扩张装置,属于医疗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外管、进水管、可膨胀部和流量控制结构;进水管固定连接在外管的外壁上;可膨胀部配置在外管的一端;可膨胀部与进水管相连通,配置为将流体通过进水管进入可膨胀...
- 李均雷霆陶一方何青敏江铎熊丙建谢蛟魁陶光晶余义
- 罗红霉素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效果及对前列腺液白细胞、SIg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EPS-WBC)、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86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每次0.2mg,1次/天,饭后服用,连续应用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罗红霉素缓释胶囊,1粒/次,1次/天,于饭前服用,连续应用4周;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尿异常、疼痛、生活质量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均降低;治疗2周、4周观察组NIH-CPSI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PS-WBC、SIgA均降低,最大尿流率(Qmax)均上升,治疗2周、4周观察组EPSWBC、SIgA、Qmax水平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前列腺液EPS-WBC、SIgA的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张选举江铎熊丙建张胜茹徐宝海雷霆
- 关键词:罗红霉素盐酸坦洛新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 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顺应性相关尿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过程中,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顺应性检测数据的影响因素,通过修正顺应性标签的设置等方法,更客观真实地反应患者膀胱功能状况。方法通过对193例BPH患者(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的患者89例以及不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的患者104例)尿流动力学检查过程中使用技术的变化,分析引起检测结果数据异常的原因,并对检测结果作出相应的调整。结果对于合并OAB的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设备自动生成的膀胱顺应性比值(BC值)误差发生率较高;对于低顺应性患者,灌注速度对BC值有明显干扰;对于合并重度OAB的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数据重复性差。结论对于合并OAB的BPH患者,应注意低速灌注,修正顺应性标签的设置使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更客观真实。
- 雷霆唐明忠江铎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顺应性尿流动力学
- 移植肾尿路结石34例治疗体会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S)以及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3种不同微创方法对移植肾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移植肾尿路结石患者分别采用ESWL,URS以及微通道PCNL治疗,并分析结石患者的基本特点及各种微创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多数患者尿酸水平升高且并发肾脏积水,部分患者出现肾功能受损。ESWL、URS、PCNL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5%,67%和83%。各种治疗方案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ESWL及URS治疗失败的患者,选择PCNL后成功清除结石。结论:ESWL,URS以及PCNL都是治疗移植肾尿路结石的有效方法,各有特点;应根据结石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 雷霆唐明忠
- 关键词:尿路结石高能量冲击波肾移植手术后期间
-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182例报告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建立皮肤肾脏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手术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等情况,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88例单侧结石均期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道,168例单侧行期碎石术,20例行期碎石术。术后5~7d复查,有35例结石残余,结石清除率为81.4%(153/188)手术时间为60~200min,平均103min;术中出血3例,经压迫止血后重新手术;术后出血7例,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行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治愈;气胸1例;感染性休克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高效安全、并发症少。
- 张胜茹唐明忠江铎熊丙建徐宝海耿红卫雷霆
- 丝裂霉素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术后患者VEGF、FGF及MMP-9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术后患者VEGF、FGF及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膀胱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都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因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吡柔比星进行化疗,对照组给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FGF、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23%、8.06%、11.2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52%、24.19%、3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在对膀胱癌术后患者VEGF、FGF及MMP-9水平中影响较低,积累生存高,术后复发少,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选举江铎熊丙建张胜茹徐宝海雷霆
- 关键词: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