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畅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花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诱变
  • 3篇艺兰
  • 3篇辐射诱变
  • 2篇叶艺兰
  • 2篇生理特性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叶肉
  • 1篇叶肉细胞
  • 1篇色素
  • 1篇生理
  • 1篇突变体
  • 1篇培苗
  • 1篇气孔特征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核型
  • 1篇染色体核型分...
  • 1篇组培
  • 1篇组培苗

机构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枝林
  • 5篇王玉英
  • 5篇苏畅
  • 1篇李海燕
  • 1篇任智慧
  • 1篇付永恒

传媒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辐射诱发叶艺兰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差异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为阐明辐射诱发兰花变异体的产生,以黄色素花虎头兰与黄蝉兰F1代杂交组培苗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且经6次继代培养性状稳定的优良变异株系(叶艺兰株TRIR-2、TRIR-3)和原杂交苗F1代TRIR-1(叶片全绿)为试材,通过组织培养方式研究这3种兰株在形态和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原杂交苗F1 TRIR-1相比,(1)随着叶艺艺象程度增加,植株矮化越明显,艺象最明显植株的生物量、株高、叶长、叶宽和根长都下降,但根数不减,叶片数增多;(2)叶艺植株增强了光合产物可溶性糖的合成,而叶片全绿植物有利于促进蛋白质的合成;(3)植株叶艺艺象越明显,叶绿素含量越低,对光能的利用和调节能力较低,同时植株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增强,但叶艺植株能通过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来应对。研究表明,辐射诱发了兰花叶艺型突变体新品系,可从中选育出叶艺兰新品种。
苏畅李枝林任智慧王玉英
关键词:叶艺兰生理特性诱变
辐射诱发兰花叶艺突变体的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以未经辐射的全绿植株(TRIR-1)和经辐射诱发叶艺兰植株(TRIR-2)的叶肉细胞为试材,对其全绿植株叶片的正常绿色区、辐射诱变植株叶片的绿色区(TRIR-2′)和白色区(TRIR-2″)叶片叶肉细胞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TRIR-1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量最多,TRIR-2′次之,TRIR-2″中无成熟完整的叶绿体;(2)TRIR-1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呈椭圆颗粒状,TRIR-2′中的线粒体外膜破裂、线粒体溶解、嗜锇颗粒数量最多,TRIR-2″中有少量外膜完整的线粒体;(3)TRIR-2″部分叶肉细胞中无细胞器,只有少量细胞质。说明经辐射诱变叶艺兰与未经辐射植株叶肉细胞结构存在差异。
苏畅李枝林李夏媛王玉英
关键词: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叶绿体辐射诱变
叶艺兰辐射突变体的气孔特征与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阐明辐射诱发的叶艺兰植株与未经诱变植株的差异,以经辐射诱发的叶艺兰植株(TRIR-2)与未经诱变的全绿植株(TRIR-1)为试材,运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的气孔及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并使用Photoshop软件对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RIR-2的气孔数量、面积、密度值均小于TRIR-1;(2)TRIR-1植株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0m+24sm+6st,属较为对称的"2B"型;TRIR-2植株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0m+28sm+2st,属不对称的"2C"型。说明辐射诱变产生的叶艺兰突变体气孔特征和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苏畅李枝林付永恒李夏媛王玉英
关键词:辐射诱变叶艺兰染色体核型
辐射诱变的线艺兰快繁技术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辐射诱变的线艺兰无菌丛芽为试材,设置不同BA、NAA浓度,研究了丛芽继代增殖、无根苗生根培养的快繁技术。结果表明:1/2MS+BA 2.0mg/L+NAA 0.5mg/L+香蕉泥80g/L对丛芽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率为310%,1/2MS+NAA 1.0mg/L+0.1%活性碳诱导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100%,且植株长势健壮,线艺艺性能够稳定遗传。
王玉英苏畅李海燕李枝林
关键词:辐射诱变线艺兰快繁技术
LED不同光质对兰花‘霞光’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以兰花‘霞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R)、蓝光(B)、绿光(G)和白光(W)等不同光质的配比组合光对组培苗进行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兰花‘霞光’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红蓝绿复合光(RBG)、单色红光(R)和红蓝复合光(1RB)对组培苗的株高、叶长、叶数、根长、根数等有影响,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1RB处理下植株的干重显著高于CK。(2)与CK相比,在白光光源(W)下,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在不同光质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霞光’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比之下,LED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的‘霞光’组培苗长势最好,可替代普通荧光灯光源,作为‘霞光’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李夏媛王玉英苏畅茅云枫李枝林
关键词:生理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