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坤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针灸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痴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学习记忆能力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管性认知障...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结合
  • 1篇治疗周围性面...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周围性面瘫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机构

  • 4篇安徽省针灸医...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4篇蔡圣朝
  • 4篇杨坤
  • 3篇费爱华
  • 2篇秦晓凤
  • 2篇朱才丰
  • 2篇李晋
  • 2篇陈颖
  • 1篇俞红五
  • 1篇吴生兵
  • 1篇宋小鸽
  • 1篇贺成功
  • 1篇杨骏
  • 1篇王明明
  • 1篇黄雪珍
  • 1篇代飞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2010国际...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艾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炎性因子及微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观察艾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炎性因子及神经元再生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DCX)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抑制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元修复,改善V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每组15只。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建立VD大鼠模型。艾灸组给予悬灸“关元”“命门”“大椎”治疗,每穴15min,每日1次,每周休息1d,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给予尼莫地平灌胃治疗,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HE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大鼠海马DG区DCX与NeuN共表达强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G区DCX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DC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延长(P<0.01),治疗后艾灸组与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P<0.05)。模型组海马组织神经元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排列紊乱,可见大量坏死神经元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艾灸组与西药组细胞形态接近正常。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显示,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CX/NeuN共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与西药组DCX/NeuN共表达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P<0.01),艾灸组DCX/NeuN共表达细胞少于西药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DCX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组与假手术组(P<0.01,P<0.05),艾灸组、西药组高于模型组(P<0.01),艾灸组略低于西药组(P<0.05)。模型组海马组织促炎因子TNF-α、MPO、NF-κB p65、IL-6、IL-1β及DCX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组大鼠各炎性因子表达明显下降(P<0.
阮静茹杨坤宋小鸽吴生兵朱才丰蔡圣朝周美启
关键词:艾灸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能力炎性因子微管相关蛋白
“滞针提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观察“滞针提拉法”对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疗效。方法 对痛程大于一周,小于一个月的31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颊车透地仓,迎香透地仓;印堂、四白、承泣、双合谷,透刺成功后,...
蔡圣朝杨坤费爱华陈颖秦晓凤李晋
文献传递
通督化瘀灸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观察通督化瘀灸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西药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中医证型量表(SDSVD)进行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疗效分析根据MMSE,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0.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MMSE、MoCA数据显示,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疗效优于西药组。ADL评价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DSVD评定显示,艾灸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化瘀灸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口服尼莫地平,是血管性认知障碍有效治疗方法。
朱才丰杨骏杨坤蔡圣朝费爱华俞红五陈颖秦晓凤李晋
关键词:灸法痴呆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方法]将10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较对照组(80.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治疗第1、2两个疗程后评分降低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王明明黄雪珍蔡圣朝费爱华杨坤贺成功代飞
关键词:卒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