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美华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突变
  • 2篇肿瘤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突变
  • 2篇病理
  • 2篇肠癌
  • 1篇代数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应用
  • 1篇药物应用分析
  • 1篇预后
  • 1篇占位
  • 1篇胀痛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上腹
  • 1篇上腹胀痛

机构

  • 6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篇叶美华
  • 3篇何向蕾
  • 3篇来茂德
  • 2篇茹国庆
  • 1篇陈俭
  • 1篇赵仲生
  • 1篇杨泽然
  • 1篇王怡栋
  • 1篇孙晓东
  • 1篇张军港
  • 1篇严洁萍
  • 1篇马杰
  • 1篇张成武
  • 1篇盛弘强
  • 1篇杨伟

传媒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年原发性晚期肝癌切除术后综合治疗1例
2023年
患者男性,24岁,因“发现肝脏占位10 d”于2020年6月20日收入我院。患者10 d前进食后出现左上腹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等不适,疼痛持续不缓解。当地医院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乙肝;腹部MRI检查结果提示左肝占位,混合性肝癌考虑,伴肝左静脉受累,门静脉左支受累,肝内多发钙化灶。当地行镇痛、护肝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患者为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既往慢性乙肝病史未予治疗,家族中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吕祥康顾晶陶然张成武叶美华孙晓东张军港
关键词:上腹胀痛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功能异常肝左静脉肝脏占位肝占位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对突变与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EGFR筛查手段。方法采用ARMS-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56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EGFR基因突变率为53. 93%,EGFR蛋白阳性率为69. 8%;两者表达显著相关(P<0. 001);以ARMS-PCR法为金标准时,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灵敏度为87. 77%,特异性为53. 77%,阳性预测值为71. 34%,阴性预测值为77. 02%;因标本类型和组织学类型造成的样本差异性中,手术肿块(Kappa=0. 824)和肺鳞癌(Kappa=0. 496)样本的检测一致性明显优于其他组织; EGFR突变与患者性别(P <0. 001)、组织学类型(P <0. 001)、胸膜侵犯(P <0. 001)、脉管神经累犯(P=0. 001)和淋巴结转移(P=0. 002)密切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相关,在充分考虑样本差异性影响的前提下,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EGFR突变的经济便捷初筛手段和补充。
叶美华茹国庆何向蕾
关键词:肺肿瘤EGFR基因突变免疫组织化学突变位点
大肠癌KRAS/BRAF突变、微卫星不稳定及P53异常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5年
目的分析大肠癌中KRAS/BRAF突变、微卫星不稳定及P53异常表达模式与肿瘤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大肠癌KRAS/NRAS/BRAF突变、微卫星不稳定状况和P53表达模式等分子表型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与肿瘤黏液分化(>5%的细胞外黏液)、淋巴转移及TNM分期等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大肠癌中,伴黏液分化的肿瘤占19.0%,其KRAS、BRAF突变和/或高频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等异常分子表型检出率为74.5%,显著高于经典型大肠腺癌(<5%的细胞外黏液)的39.5%(P<0.05)。伴黏液分化的大肠癌显示较高的P53野生型表达模式检出率(P<0.05)。单变量分析表明,KRAS突变(OR=1.98,95%CI:1.04~3.76,P<0.05)、BRAF突变(OR=7.17,95%CI:1.94~26.55,P<0.01)和MSI-H表型(OR=4.35,95%CI:1.58~11.99,P<0.01)显著增加了伴黏液分化大肠癌的风险。这些相关性在考虑肿瘤部位、性别和年龄的多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3异常表达模式在淋巴转移组和高TNM分期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7.6%和66.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组和低TNM分期组(分别为47.5%和48.3%)(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P53异常表达模式显著增加左半结肠癌淋巴转移风险(OR=2.60,95%CI:1.24~5.43,P<0.05)和高TNM分期风险(OR=2.23,95%CI:1.06~4.72,P<0.05),而MSI-H表型则显著降低了这些风险(OR=0.21,95%CI:0.04~0.98,P<0.05;OR=0.18,95%CI:0.04~0.84,P<0.05)。结论伴黏液分化的大肠癌与高频KRAS、BRAF突变、MSI-H表型和P53野生型表达模式正相关;P53异常表达模式显著增加了左半结肠癌淋巴转移和高TNM分期的风险。
杨泽然马杰叶美华
关键词:黏液腺癌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
重症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测定、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对重症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425例重症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资料。结果共分离病原菌744株,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597株(80.2%),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140株(18.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7株(1.0%),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低;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性低,对头孢药物耐药性高;鲍氏不动杆菌对测定药物均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耐药性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青霉素G耐药性高。结论重症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耐药性高,应依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严洁萍杨伟叶美华
关键词:耐药性
PRR1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进展和预后的关系
2018年
目的探讨PRR11蛋白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异常与GC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PRR11在436例GC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比较GC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RR11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定量分析中PRR11在G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同时IHC显示PRR11在GC中呈特异性表达,其阳性定位于胞浆和胞膜,GC组织阳性表达率为41.8%(182/436),而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不表达或微弱表达.PRR11的过表达与GC的分化程度(P<0.01)、浸润深度(P=0.03)、TNM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和远处转移(P=0.05)密切相关.结论 PRR11在GC中过表达,过表达的PRR11与GC的发生、进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PRR11可作为判断G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叶美华赵仲生茹国庆何向蕾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预后
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应用和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靶向药作为结直肠癌有效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资料表明,KRAS基因突变患者对这种单抗药物并无明显效果,只有野生型患者才能从中获益。因此,临床上将KRAS基因突变状态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标志物,它与结直肠癌的预后和治疗效果具有很强的相关性[1]。2009年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规定,所有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必须检测KRAS基因突变状态,只有KRAS野生型才建议接受EGFR靶向治疗[2]。同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也发布了同样的临床治疗建议,将其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分子标志物,可见其重要指导意义[3-4]。目前,KRAS基因检测在临床已普遍开展。我们主要就国内KRAS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作一评价,供临床选择时参考。
叶美华何向蕾来茂德
关键词:RAS基因突变结直肠癌突变检测直肠癌患者
数字病理切片系统可视化数据应用简介被引量:15
2012年
数字病理切片(digital slide of pathology)又称虚拟病理切片(virtualslide of pathology),是一种现代数字系统与传统光学放大装置有机结合的技术。它将传统的玻璃病理切片通过全自动显微镜或光学放大系统扫描采集得到高分辨数字图像,再应用计算机对得到的图像自动进行高精度多视野无缝隙拼接和处理,获得优质的可视化数据以应用于病理学的各个领域。
叶美华盛弘强王怡栋田亮亮来茂德
关键词:病理切片放大系统可视化代数数字图像显微镜
焦磷酸测序技术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DNA序列测定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现代医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以Sanger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测序法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某些领域的研究需求。近年来,以更加精确简便的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为首的第二代测序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叶美华陈俭来茂德
关键词:临床诊疗分子生物学DNA序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