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小会

作品数:9 被引量:79H指数:7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肾病
  • 6篇糖尿病肾病
  • 5篇受体
  • 5篇死因
  • 5篇肿瘤
  • 5篇肿瘤坏死因子
  • 5篇肿瘤坏死因子...
  • 5篇坏死
  • 5篇坏死因子
  • 4篇肾病患者
  • 4篇病患
  • 3篇单核
  • 3篇单核细胞
  • 3篇单核细胞趋化
  • 3篇单核细胞趋化...
  • 3篇单核细胞趋化...
  • 3篇糖尿病肾病患...
  • 3篇趋化蛋白

机构

  • 9篇保定市第一中...
  • 2篇河北省第六人...

作者

  • 9篇曹小会
  • 6篇胡艳云
  • 6篇贾丽艳
  • 3篇王君
  • 2篇严保平
  • 2篇张红
  • 2篇赵春艳
  • 1篇陈婕
  • 1篇郭红伟
  • 1篇闫岩
  • 1篇尹超
  • 1篇白玉

传媒

  • 5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血糖代谢水平、血清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24hUpor)、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4hUpor、UAER、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PBG、FPG、HOMA-IR、HbA1c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TNF-α、sTNFR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高。
胡艳云贾丽艳曹小会尹超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利拉鲁肽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炎性因子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抽选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仅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均连续给药3个月。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在治疗前后各时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使用SF-36量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时两组患者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8、12周,两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SF-36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各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vs 67.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vs 10.0%,P>0.05)。结论血液透析伴焦虑抑郁症患者联合使用黛力新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安全性满足要求。
赵春艳严保平曹小会冉方张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肾功能衰竭焦虑抑郁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利拉鲁肽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利拉鲁肽组、肾炎康复片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利拉鲁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治疗,肾炎康复片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肾炎康复片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及肾炎康复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2周,对比糖代谢指标、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空腹血糖(FPG)、饭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利拉鲁肽组、肾炎康复片组,利拉鲁肽组低于肾炎康复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利拉鲁肽组、肾炎康复片组,肾炎康复片组低于利拉鲁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利拉鲁肽组、肾炎康复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肾炎康复片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减少肾脏的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
曹小会贾丽艳胡艳云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利拉鲁肽肾炎康复片糖代谢指标肾功能炎性因子
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120例接受透析治疗的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其焦虑情绪现状,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探讨一般人口学资料、营养、社会支持状况、病理和治疗因素与患者焦虑情绪的关系。结果老年尿毒症患者HAMA评分为(20.76±8.12)分,80%患者存在焦虑情绪,HAMA评分与婚姻状态、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社会支持和营养状态、肌酐、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治疗方案有关(P<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营养状态及透析治疗方案是影响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的独立因子(P<0.05)。结论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营养状态及透析治疗方案与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焦虑情绪密切相关,老年患者推荐采用腹膜透析,同时应注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针对患者性格特点进行心理干预。
赵春艳严保平曹小会冉方张红
关键词:老年尿毒症焦虑影响因素
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2周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氧化因子指标及代谢指标等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代谢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与序贯透析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帮助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显著缓解,血糖水平控制效果理想,患者肾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明显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曹小会贾丽艳胡艳云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灌流序贯透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sTNFR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接诊的1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厄贝沙坦组以及联合用药组。二甲双胍组患者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组口服,联合用药组给予二甲双胍和厄贝沙坦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sTNFR1、高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糖代谢指标、蛋白尿以及血肌酐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sTNFR1、sICAM-1、hs-CRP、MCP-1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用药组sTNFR1、sICAM-1、hs-CRP、MCP-1水平均低于二甲双胍组和厄贝沙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低于二甲双胍组和厄贝沙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24h尿蛋白定量、尿清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低于二甲双胍组以及厄贝沙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sTNFR1、MCP-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糖代谢水平和减轻蛋白尿水平。
贾丽艳胡艳云曹小会陈婕王君
关键词:厄贝沙坦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二甲双胍
TNF-R、MCP-1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5例,根据患者分期标准分为无蛋白尿组、早期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3组,同期选择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R-1、TNFR-2和MCP-1水平。结果无蛋白尿组、早期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TNFR-1、TNFR-2和尿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早期蛋白尿组血清TNFR-1、TNFR-2和MCP-1水平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血清TNFR-1、TNFR-2和MCP-1水平明显高于早期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蛋白尿组、早期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TNFR-1、TNFR-2和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每个时期血清TNFR-1、TNFR-2和MCP-1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其水平越高;检测血清TNFR-1、TNFR-2和MCP-1水平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
贾丽艳曹小会胡艳云王君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利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采用利格列汀治疗对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利格列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肾功能[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or)、血肌酐(SCr)]、糖脂代谢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UAER、24 hUpor、Scr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HbA1c、FPG、TC、TG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MCP-1、sTNFR1、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采用利格列汀治疗可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和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CP-1、sTNFR1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贾丽艳曹小会胡艳云白玉王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二甲双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螺内酯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缬沙坦与单用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DM)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DM肾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组(A组)24例和缬沙坦组(B组)24例,检测2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钾水平。结果 2组用药后UAER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比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用药后A组血钾虽较B组高(P<0.05),但并无实际临床意义。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使用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比单用缬沙坦对控制早期DM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更有效。
郭红伟闫岩曹小会
关键词:螺内酯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