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氧化应激
  • 2篇原发性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帕金森病患者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病患
  • 1篇性别差异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异位激素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性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机构

  • 7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7篇李东华
  • 6篇巩忠
  • 6篇蒋初明
  • 5篇刘胜达
  • 4篇王英鹏
  • 3篇袁丹
  • 2篇王超凡
  • 2篇陈湘
  • 1篇谢翠鹏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白脉软膏缓解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缓解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到试验组(80例)或空白对照组(4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白脉软膏治疗。结果治疗2周时,两组肌张力的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时,两组肌张力的变化比较,试验组可以明显降低肌张力(P<0.05)。分期比较则急性期实验组肌张力明显下降(P<0.05),而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NIH评分及残疾评分的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脉软膏治疗脑梗死患者肌张力增高有效,尤以预防急性期的肌张力增高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巩忠刘胜达蒋初明李东华
关键词:脑梗死肌张力增高
急性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本研究对253例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就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发生率、发生时间、预后及与年龄、病变部位的关系结合文献进行初步探讨。
巩忠李东华蒋初明谢翠鹏刘胜达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病变部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 sticsyndromei),是肿瘤产物(包括异位激素的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沉着等)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袁丹刘胜达李东华
关键词: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交叉免疫免疫反应异位激素自身免疫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并发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22例脑卒中患者,对其中35例脑卒中后偏瘫并下肢红肿疼痛经静脉造影和/或超声证实的DVT患者资料分析,并通过与同期收治的35例非DVT卒中患者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了解症状性DVT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本院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症状性DVT的发病率为35/822(4.3%),DVT发生在瘫痪侧32例,其中同为左侧28例;脑卒中后发生症状性DVT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住院2周~4周;肢体肌力0~Ⅱ级31例,Ⅲ级及以上者4例;年龄≥65岁28例;有股静脉置管史21例;合并高血压33例;有糖尿病19例;有心房纤颤者8例;合并高脂血症12例。脑卒中后DVT组血Hcy、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重度肢体瘫痪、高血压、糖尿病、房颤、高脂血症、股静脉置管、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炎症可能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为避免DVT的发生及其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临床上应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预防。
巩忠郑典刚李东华蒋初明王英鹏刘胜达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
神经内科门诊主诉头晕患者病因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以头晕为主诉就诊的患者病因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12年9月-2013年9月1 120例以头晕为主诉的患者,男性400例,女性720例。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分析头晕病因构成及性别差异。结果 1120例患者中,前庭周围性眩晕360例(32.1%),其中良性位置性眩晕298例,梅尼埃氏病24例,前庭神经元炎14例;前庭中枢性眩晕147例(13.1%),其中后循环缺血125例;精神心理障碍型头晕401例(35.8%);系统性疾病相关性头晕159例(14.2%);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诊断不明53例(4.7%)。结论精神心理障碍性头晕及前庭周围性眩晕在所有病因中最常见,分别占35.8%和32.1%;前庭周围性眩晕中良性位置性眩晕最多(82.8%);前庭中枢性眩晕中后循环缺血最多见(85%)。女性远多于男性,这种差异在精神性因素所致患者中最为突出。
巩忠郑典刚蒋初明王英鹏李东华刘胜达
关键词:头晕病因分析性别差异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尿酸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与血浆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浆UA水平与PD病情分级间的关系,为临床指导PD患者饮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1年3月至2...
巩忠郑典刚李东华蒋初明王英鹏袁丹甄伟兰王超凡陈湘
关键词:帕金森病氧化应激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尿酸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与血浆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浆UA水平与PD病情分级间的关系,为临床指导PD患者饮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1年3月至2...
巩忠郑典刚李东华蒋初明王英鹏袁丹甄伟兰王超凡陈湘
关键词:帕金森病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