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需要怎样的建模过程
- 2013年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位置,二年级(上册)编排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及在现实空间里的位置.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 靳颖
- 关键词:知识教学数对
- 数学教学应注重具体“操作”
- 2012年
- 正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操作学习是手脑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又是手脑联合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更多的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一、目标化操作操作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 靳颖
- 关键词:数学教学
-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2009年
-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做到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 靳颖
- 关键词:数学教学基础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教学活动
- 开发素材性教学资源 发展实践型作业能力被引量:1
- 2013年
-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实践型作业在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造了条件。实践型作业在学生实实在在的动手过程中提高其数学综合素养。
- 靳颖
- 关键词:实践型作业教学资源素材数学家书本知识
- 精细管理 辩证施教——小学数学复习教学的艺术
- 2013年
- 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通过实验发现,人类的瞬时记忆能力大于长时记忆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过的知识会逐渐被遗忘,应对遗忘的重要方法就是复习。通过复习能让学习过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让记忆更加深刻和持久,同时,借助复习过程,还可以让我们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沟通联系,优化认知结构,达到温故知新、提升能力的作用。
- 靳颖
- 关键词:数学教育复习教学教学艺术
-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 2009年
-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2- 23页。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领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用列举的方法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 靳颖
- 关键词:现实情境美术老师自我介绍
- 对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 2010年
-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数学课堂。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完善自我认识、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 靳颖
- 关键词:合作学习方式数学课堂有效性课程改革自我认识
- 追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本真境界——以《奇妙的图形密铺》为例
- 2013年
- “综合与实践”作为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她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自主探索,在获得深刻数学理解的同时,感悟基本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孕育良好的学科情怀。如何实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本真境界?下面以《奇妙的图形密铺》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 靳颖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理解本真数学活动经验
- 走向更“深”的小学数学学习
- 2013年
- 新课程改革将学生放在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学习的同时,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课程理念的落实需要相应学科教学思想的积极配合,需要教学形式的改变。小学数学教学在关注课程、关注学科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是外来信息与已有信息和知识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让学生主动构建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样的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深度的。
- 靳颖
- 关键词:数学学习学生知识新课程改革教学思想认知心理学
- “认识分数”的三次引入——例谈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 2008年
- 在着手设计“认识分数”这一公开课的案例时,我思索着:知识镶嵌在情境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应能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并引导学生浸润于探索、思维和发现之“境”中。那么,如何创设一个富有创意的引入情境,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 靳颖
- 关键词:情境创设有效性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