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
- 作品数:19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绥芬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口岸莱姆病生物媒介调查及病原分型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东部中俄边境口岸蜱的种类、分布、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及病原基因型。方法捕蜱采用布旗法;蜱带莱姆病螺旋体率采用直接荧光法检查;病原体分离培养采用BSKII培养基,对分离到的螺旋体用单克隆抗体(H5332、H6831、H9724)、SDS-PAGE蛋白图谱分析、PCR-RFLP分析以及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表型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黑龙江省东部7个中俄边境口岸蜱的种类为1科3属4种,即硬蜱科硬蜱属全沟硬蜱,革蜱属森林革蜱,血蜱属嗜群血蜱和日本血蜱。不同生态环境中蜱的分布不同,各口岸优势蜱种不同。全沟硬蜱带莱姆病螺旋体率较高,平均为31.4%,森林革蜱和嗜群血蜱的带菌率较低,平均为2.2%和3.8%,日本血蜱中未检出阳性者。首次在中俄边境口岸——东宁、同江采集的全沟硬蜱中分离到伯氏疏螺旋体并鉴定为B.garinii基因型。结论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口岸为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
- 何浩郝琴呼满霞候学霞范东晖耿震张健张少华郑超吴永生王传松崔文富万康林杨丽炜
- 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分型
- 多重PCR检测副溶血弧菌和伤寒沙门氏菌
- 2002年
- 目的快速准确地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和伤寒沙门氏菌(ST)。方法:根据VP的tdh基因和ST的HI-d基因顺序设计二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食品或其它待检样品中的VP和ST,将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分别出现与已知阳性对照细菌条带大小一致的202和458bp的tdh和HI-d基因片断的条带,判定该样品中相应细菌为阳性。结论:本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在24小时内出结果,可适用于食品或其它样品中VP和ST的快速检验。
- 马宏伟罗公平何浩吴永生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伤寒沙门氏菌聚合酶链反应
- 黑龙江中俄边境地区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调查及病原分型研究
-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12个中俄边境口岸蜱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并对病原进行基因分型。方法采用布旗法捕蜱;采用PCR检测阳性蜱携带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采用BSKⅡ培养基分离病原体,用单克隆抗体(H、H、H)、SDS-PAG...
- 何浩张国斌呼满霞鞠文东
- 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分型
- 文献传递
- 俄罗斯进口明太鱼中检出棘头虫被引量:1
- 2002年
- 20 0 1年绥芬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俄罗斯进口的明太鱼中检出棘头虫 ,虫体感染率为 10 0 %。感染强度为 1~16。检出部位在胃、肠道内和肠道外 ,感染率分别是胃 5 .2 6 % ,肠道内 84 .2 1% ,肠道外 5 .2 6 %。
- 胡天阳姜淑珍吴永生何浩张云贵马威卢彤岩杨雨辉
- 关键词:进口贸易检疫
- 黑龙江东部七口岸蜱种群特征及携带莱姆病病原体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掌握黑龙江省东部七口岸蜱的种群特征及其感染的莱姆病病原体。方法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采集蜱.接种于BSKⅡ培养基,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结果在七口岸共施蜱180人工小时,采集成蜱6554只,隶属于1科3属5种,其中长角血蜱为口岸蜱类新记录。主要种群为:森林革蜱(37.2%),全沟硬蜱(31.6%).嗜群血蜱(27.6%);不同口岸和生境蜱种群构成有所不同。从东宁、同江口岸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3株。结论基本查清黑龙江省东部七口岸蜱的种群构成,东宁、同江口岸存在莱姆病疫源地。
- 范东辉呼满霞何浩张健孙立军井庆华杨丽炜孙秀峰李明杨军崔永民韩成军周庆华
- 关键词:种群特征莱姆病螺旋体
- 旋毛虫感染猪肉的冷冻无害化实验报告
- 2001年
- 用哈尔滨地区猪、犬旋毛虫人工感染猪 ,在 - 2 2℃和 - 32℃对感染不同旋毛虫的猪肉进行冷冻无害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感染猪旋毛虫的肉样的中心温度达到 - 32℃经过 12h ,或 - 2 2℃经过 48h ,旋毛虫即失去活性 ;感染犬旋毛虫的肉样中心温度达到 - 32℃经过 72h ,或 - 2 2℃经过 16 8h ,旋毛虫失去活性。
- 何浩吴永生郑超张箭杨爽
- 关键词:猪肉冷冻旋毛虫感染
- 进口俄罗斯食品中食源性微生物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了解进口俄罗斯食品中食源性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对黑龙江省2个对俄口岸进口的6类、829批俄罗斯食品中的多种微生物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及嗜渗酵母。结果部分样品出现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其中夹心饼干、冰淇淋和糕点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因季节原因超标率比较严重(P<0.05),全部产品未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红茶粉中有1批出现霉菌超标,蜂蜜中有2批(总82批)出现嗜渗酵母超标,超标率为2.4%。结论大部分进口俄罗斯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符合我国的国家标准,部分存在微生物超标问题,建议设立专项监测计划,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 马微潘秀霞李苏龙何浩魏书娟穆晓东吕重程丽
- 关键词:进口食品
- 应用PCR技术快速检测伤寒沙门氏菌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研究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PCR技术通过两对引物扩增伤寒沙门氏菌鞭毛抗原基因 VI区一段特异性 DNA片段及invA和 invE DNA版段,并用其它致病菌作为对照。结果仅伤寒沙门氏菌各出现一条特异性扩增带,与已知阳性对照相符,确定为阳性。结论该PCR方法可用于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检验,具有抗干扰性强、灵敏性高的特点。
- 吴永生张少华何浩马宏伟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伤寒沙门氏菌
- 人兽共患病——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03年
- 何浩张少华罗公平
- 关键词:人兽共患病莱姆病流行病学生物媒介宿主
- 进口俄罗斯食品重金属含量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进口俄罗斯食品中多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对黑龙江省两个对俄口岸进口的10类921批俄罗斯食品参照国家标准方法对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除矿泉水外所有样品中均检出铅,检出率为93%(921批),镉的检出率为73.3%(258批),砷的检出率为39.6%(889批),红茶粉和咖啡粉中铜检出率达到了100%,矿泉水中有三批样品钡超过限量标准(0.7 mg/L)。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所检食品的铅、砷、钡水平都低于限量值,腌渍马哈鱼的镉、咖啡粉中的铜水平超标(p<0.05)。结论:大部分进口俄罗斯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我国的国家标准,部分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建议设立专项监测计划,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 马微何浩王维刘烨魏书娟李丰程丽
- 关键词:进口食品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