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卜瑗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晚期
  • 3篇胃癌
  • 2篇蛋白
  • 2篇肿瘤
  • 2篇晚期胃癌
  • 2篇细胞免疫
  • 2篇细胞免疫治疗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治疗
  • 2篇老年晚期
  • 2篇老年晚期胃癌
  • 2篇化疗
  • 2篇化疗治疗
  • 2篇吉奥
  • 2篇DC-CIK
  • 1篇蛋白-1
  • 1篇导管

机构

  • 8篇衡水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张卜瑗
  • 4篇石玉
  • 2篇李明艳
  • 2篇王欣
  • 2篇艾冬梅
  • 2篇贾晓峰
  • 2篇杜志强
  • 1篇杨晓慧
  • 1篇杜海峰
  • 1篇俞宏伟
  • 1篇刘焕娣
  • 1篇刘英华

传媒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全科口腔医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时钟基因PER2在喉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PER2基因在喉癌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综合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GSE84957数据集,分析PER2基因在喉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64例喉癌患者组织中验证PER2基因的表达。同时利用COX回归分析探讨PER2基因表达与喉癌患者临床预后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PER2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及功能富集,初步探索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基于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ER2基因在喉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P<0.01),PCR结果证实PER2基因在喉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同时PER2基因高表达与喉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呈现显著正相关,且与喉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蛋白互作及功能富集分析显示PER2基因主要通过与时钟相关基因相互作用参与昼夜节律等生物调控过程,从而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PER2基因在喉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且与喉癌患者的良好预后显著相关,其中机制可能是通过与时钟相关基因蛋白互作,进而在调控昼夜节律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卜瑗刘焕娣赵辉王彤刘英华
关键词:PER2喉癌预后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晚期LUA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从予以化疗治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的患者中抽取51例纳入对照组,从接受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和顺铂治疗的患者中抽取47例纳入观察组,将2组患者按照倾向性匹配法进行匹配。记录2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差异;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LUAD患者,进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张卜瑗王常昊石玉李帅
关键词:晚期肺腺癌化疗
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SHP2通过抑制STAT3-TGFβ通路进而减轻PD-L1表达
2024年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和过表达SHP2基因的THP-1细胞,与SGC-7901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将其分为对照(NC)组和SHP2-shRNA组、NC组和SHP2-mimic组、Stattic(STAT3抑制剂)+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THP-1细胞上清液外泌体,免疫印迹检测THP-1细胞中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外泌体CD9和TGFβ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SGC-7901细胞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PD-L1、p-STAT3、IL-10、PTEN和p-PI3K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THP-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SHP2-mimic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共培养的SGC-790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NC组;Stattic干预后,SHP2蛋白表达水平未被影响,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Stattic+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SHP2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内STAT3-TGFβ通路活性抑制PD-L1和p-PI3K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延缓胃癌进展。
李帅石玉王常昊艾冬梅张卜瑗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胃癌
支气管镜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原发性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2018年
患者 男性,5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6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6个月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无发热、胸闷、气短、胸痛,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化痰等处理后,症状无改善,近1个月症状加重,院外行胸部CT示左肺门占位,患者为进一步治疗于2016年2月17日就诊我院。
石玉张卜瑗李明艳杜志强贾晓峰刘影郑迎霞王欣
关键词:淋巴瘤支气管镜检查
微波消融、TACE与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介入栓塞化疗(TACE)序贯方案与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8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全身化疗+微波消融+TACE序贯治疗)与对照组(全身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预后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客观有效率为66.67%(28/42),高于对照组的42.10%(16/3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首次治疗后CD^3+、CD4^+阳性率、CD4^+/CD8^+比值均显著大于,CD86+显著小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中位存活时间26.00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3.60个月(P〈0.05)。【结论】在全身化疗基础上,行微波消融+TACE治疗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艾冬梅乔秀真俞宏伟张卜瑗杜海峰杨晓慧
关键词:化学栓塞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霍奇金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霍奇金淋巴瘤(CNS-HL)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CNS-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原发CNS-HL患者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肢体无力等起病,影像学提示颅内多发占位,颅外无明确病灶.诊断依据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影像学表现、明确的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论 原发CNS-HL罕见,发病率低,病灶局限在颅内,全脑放疗及放化疗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石玉张卜瑗李明艳贾晓峰杜志强王欣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放射疗法
DC-CIK细胞免疫治疗结合替吉奥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104例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DC-CIK细胞免疫治疗结合替吉奥化疗对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的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四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三项肿瘤标志物的检出值要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数量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DC-CIK细胞免疫治疗结合替吉奥化疗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肿瘤的检出率,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张卜瑗王肇瑞解琦君张念杰张占华
关键词:老年晚期胃癌
替吉奥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替吉奥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7年4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治疗和分析.随机将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取替吉奥单独治疗的措施,研究组采取替吉奥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的治疗措施.在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胀、胆红素的升高、纳差、肝区疼痛、腹水五项症状的消失率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的手足综合征、乏力、肾或心脏毒性发生、发热四项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临床症状的消失情况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替吉奥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解琦君张卜瑗王肇瑞张念杰张占华
关键词:老年晚期胃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