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建湖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标志物,研究发现其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CRP水平的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有可能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其在协助诊断和指导评估的临床意义。
- 王建明王崇杨威宋磊居峰
- 关键词: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炎症反应
-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第1位致残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研究表明,新发脑卒中的病例中70%~80%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需要长期接受各种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在脑卒中致残者的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王建明王崇董海燕王者风崔凤兰
- 关键词:早期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ApoA1、Fib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4年
-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主要是在白细胞介素6调节下由肝脏和上皮细胞合成的微量蛋白,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机体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标志物,hs—CRP水平的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脂质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载脂蛋白A(ApoAl)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载脂蛋白,在脂类运输中起重要作用,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通过ApoM来实现的,测定其含量对预测和评价动脉粥样硬化(AS)、心脑血管疾病可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 王建明王崇杨威宋磊居峰
- 关键词:脑梗死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
- 可能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可能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sibl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BPPV)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PBPPV患者119例,分析患者治疗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119例患者中男53例,女66例,年龄50~79岁,平均(63.8±7.6)岁。93例(78.2%)患者治疗后好转。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诱发试验联合手法复位是PBPPV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OR=5.523,95%CI:2.024~15.078,P=0.001)。结论PBPPV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是早期进行的诱发试验及手法复位,尽早治疗有助于缓解PBPPV患者症状。
- 王崇王建明董海燕
- 关键词:眼震手法复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