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魁

作品数:81 被引量:26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0篇渔业
  • 13篇鱼类
  • 11篇渔业资源
  • 9篇南海北部
  • 7篇金枪鱼
  • 7篇捕捞
  • 6篇资源评估
  • 5篇生物学
  • 5篇剩余产量模型
  • 5篇探鱼
  • 5篇种群
  • 5篇近海
  • 5篇可捕量
  • 5篇船用
  • 4篇群落
  • 4篇自动监测
  • 4篇自动监测系统
  • 4篇南大西洋
  • 4篇基台
  • 4篇监测系统

机构

  • 78篇中国水产科学...
  • 16篇上海海洋大学
  • 6篇南方海洋科学...
  • 4篇山东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8篇张魁
  • 75篇陈作志
  • 46篇许友伟
  • 43篇孙铭帅
  • 22篇张俊
  • 15篇徐姗楠
  • 12篇范江涛
  • 12篇蔡研聪
  • 11篇黄梓荣
  • 8篇孙志伟
  • 8篇陈国宝
  • 7篇邱永松
  • 5篇张鹏
  • 5篇粟丽
  • 4篇廖宝超
  • 4篇江艳娥
  • 3篇孔啸兰
  • 3篇李敏
  • 2篇李纯厚
  • 2篇袁伟

传媒

  • 16篇南方水产科学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海洋渔业
  • 4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水产学报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2014年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12篇2019
  • 11篇2018
  • 11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区渔业总可捕量及重要经济种类可捕量评估
海洋渔业可捕量的确定是限额捕捞的前提。南海渔业资源种类较多,无明确目标鱼种,产量统计不够完善,可捕量难以用传统方法评估。本研究以南海区渔政局产量统计和渔业种群生活史特征参数为基础,利用Cateh-MSY模型对南海区渔业总...
张魁陈作志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南海渔业资源评估体系建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渔业资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南海渔业资源评估体系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上连接有数据库模块,处理器上连接用于渔业捕鱼的计量模块,处理器上还连接有用于海上的丰度检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和位...
张魁陈作志孙铭帅王新星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带鱼群体结构及生长、死亡和性成熟参数估计被引量:13
2020年
根据2014—2015年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调查数据,对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渔获率、群体结构、性比与性腺发育、生长及死亡参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4—2015年南海北部带鱼肛长频率分布为单峰型,优势肛长组为160~190 mm,雌、雄个体的肛长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2)春季雌性个体占比较大,4个季度雌雄比与1∶1均有显著差异(P<0.05);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占比高达74.2%;最小性成熟肛长为113 mm,50%性成熟肛长(L50)为241.5 mm;3)电子体长频率分析法评估的带鱼渐近肛长为585 mm,生长系数为0.2 a^−1,总死亡系数为1.172,自然死亡系数为0.475,开发率为0.59。虽然带鱼当前仍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但个体平均肛长有恢复迹象。
史登福张魁蔡研聪蔡研聪许友伟许友伟孙铭帅
关键词:带鱼南海北部
基于渔业统计数据的南海区渔业资源可捕量评估被引量:37
2017年
科学确定海洋渔业可捕量是开展捕捞限额管理的前提和关键。南海区渔业资源种类繁多,无明显大宗经济鱼种,且产量统计不够完善,使得可捕量的量化评估较为困难。根据渔业产量统计数据,利用一种简化的产量模型对南海区渔业资源总可捕量以及11个重要经济类群的可捕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南海区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产量为308.6万t,总可捕量为246.9万~277.8万t。从11个重要经济类群的评估结果来看,这些类群在20世纪90年代后均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过度捕捞。目前状态较好,未处于过度捕捞状态的有蓝圆鲹和竹荚鱼、沙丁鱼类、马面鲀类、鲷类、鳓类和鲐类等6个恢复力较高的类群;而其他5个恢复力较低的类群,尤其是海鳗类和石斑鱼类,目前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张魁廖宝超许友伟张俊孙铭帅邱永松陈作志
关键词:渔业资源可捕量过度捕捞
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7年
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作为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之一,长久以来受过度捕捞的影响,其资源量发生较大波动,将对渔业生产和种群结构有较大影响。文章根据2014年~2015年近海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应用生物量和个体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综合分析该鱼种资源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该鱼种广泛分布于北部湾中国管辖海域内,四季的出现率均在86%以上。生物量和个体数CPUE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最高值在夏季(平均值分别为7.3 kg·h^(-1)和240.83尾·h^(-1)),而冬季最低(平均值分别为1.76 kg·h^(-1)和21.94尾·h^(-1))。从空间分布看,生物量和个体数CPUE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北部湾20°N以北海域,而低值区则处于海南岛西部海域。近年来在该海域实施的资源养护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相比于20世纪90年代,二长棘犁齿鲷的资源量有所恢复。但二长棘犁齿鲷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体长200 mm或体质量80 g以上的群体比重总体偏低,种群低龄化和小型化问题仍较为严峻,需采取新的管理措施(增大最小网目和开捕体长),以降低捕捞强度,改善种群结构。
蔡研聪陈作志徐姗楠张魁
关键词:渔业资源CPUEGIS空间分析
南海金枪鱼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策略被引量:4
2017年
南海金枪鱼资源量较丰富,有记录的金枪鱼种类有10多种,是未来中国开发南海渔业资源的重要对象。文章扼要介绍了南海金枪鱼的渔场渔汛和资源量等资源状况,总结分析了南海金枪鱼渔业的发展历史和资源利用状况,分别探究中国台湾和越南在南海开发金枪鱼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中国发展南海金枪鱼渔业的对策建议。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国对开发南海金枪鱼资源的重视程度,推动金枪鱼产业的迅速发展。
许友伟张魁邱永松陈作志
关键词:资源状况开发程度渔业发展
南海外海鲹科鱼类资源量及其分布被引量:8
2016年
为查明南海外海鲹科鱼类的资源量及其分布,利用科学探鱼仪(Simrad EY60)并结合灯光罩网采样方法,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对南海中南部(6°N^17°N)及2015年春季和秋季对南海北部外海(17°N^22°N)鲹科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估。在确定该方法的有效性基础上,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南海中南部鲹科鱼类资源量分别是4.13×105t和3.49×105t,两季调查中鲹科鱼类分布的高值区均是15°N断面;2015年春季南海北部外海鲹科鱼类资源量是2.03×105t,高值区位于18.50°N^19.50°N、113.00°E^116.00°E海域,而2015年秋季该海域其资源量仅0.59×105t。研究表明,南海外海鲹科鱼类种类组成存在明显季节变化;细鳞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和长体圆鲹(D.macrosoma)是最重要的经济鲹科种类;2012年秋季中南部鲹科鱼类资源量密度明显高于2015年秋季北部外海(P<0.01,t检验),但与2013年春季中南部无显著差异(P>0.05,t检验);2015年春季北部外海鲹科鱼类资源量密度与2013年春季中南部无显著差异(P>0.05,t检验),但明显大于2015年秋季(P<0.01,t检验)。
张俊张鹏陈作志陈国宝张魁许友伟孙铭帅
关键词:渔业资源声学评估
拉尼娜事件前后北部湾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2023年
拉尼娜事件会影响鱼类的生活史和多样性,导致不同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演替。为掌握拉尼娜事件对北部湾鱼类群落结构的潜在影响,根据2006年7月和2008年7月北部湾海域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分析拉尼娜事件发生前后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优势种为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2008年夏季优势种为竹荚鱼、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发光鲷,竹荚鱼和发光鲷为两航次共有优势种。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E_(1)和E_(2))在年际间差异不显著,丰富度指数(D')差异显著。以发光鲷为代表的暖温性鱼类资源密度下降;以竹荚鱼、蓝圆鲹为代表的暖水性鱼类资源密度升高,并向北部湾沿岸方向移动,北部湾沿岸站点(C1—C22)的各指数在拉尼娜事件发生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和非线性多维尺度排序结果表明,鱼类群落空间分布较为稳定,主要差异在海南岛西部沿岸。拉尼娜事件引起北部湾海域水温降低、初级生产力升高,导致竹䇲鱼、蓝圆鲹等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密度升高。在捕捞压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研究认为北部湾鱼类群落结构在拉尼娜事件前后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和物种更替现象。
李淼许友伟孙铭帅范江涛李佳俊张魁陈作志
关键词:拉尼娜事件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优势种
南海中部海域秋冬季中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根据2014年对南海中部海域秋冬季2个航次中层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层渔业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共鉴定中层渔业生物241种,其中鱼类196种、头足类21种、甲壳类24种,冬季的渔获种类高于秋季,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略低于秋季。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结果表明,秋季IRI≥100的优势种群有25种,其中IRI≥500的优势种有5种,包括蝰鱼(Chauliodus sloani)、尾明角灯鱼(Ceratoscopelus warmingii)、条带眶灯鱼(Diaphus brachycephalus)、日本乌鲂(Brama japonica)和条带多光鱼(Diplophos taenia);冬季IRI≥100的优势种群有26种,其中IRI≥500的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典型刺虾(Oplphorus typus)、蝰鱼和太平洋帆乌贼(Histioteuthis pacifica)。秋冬季的IRI组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个体数计算的中层渔业生物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冬季高于秋季,但优势度指数是冬季低于秋季。以生物量计算的多样性指标中,冬季中层渔业生物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而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低于秋季。利用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s,ABC)方法分析南海中部海域中层渔业生物群落的状况,结果显示,秋季中层渔业生物群落处于较大干扰状况,冬季群落处于中等干扰状况。
许友伟江艳娥范江涛孔啸兰张魁陈作志
关键词:群落结构
巴基斯坦海洋渔业资源可捕量评估与开发现状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巴基斯坦1950—2015年海洋渔业统计产量数据,利用Catch-MSY模型对巴基斯坦海洋渔业总可捕量以及24个重要经济类群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和可捕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内禀增长率(r)先验分布对MSY的评估结果影响不大,巴基斯坦海洋渔业MSY为40.53×10^4 t,总可捕量为36.47×10^4 t。2015年海洋渔业产量为36.10×10^4 t,目前未处于过度捕捞状态。24个重要经济类群的评估结果显示,有8个类群(军曹鱼、魣类、石斑鱼类、鲳类、鲯鳅、宝刀鱼、马鲹和白带鱼)2015年产量超过MSY,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当前巴基斯坦海洋渔业资源已处于充分开发状态,多数经济类群已处于过度捕捞状态或者崩溃后的恢复状态,开发潜力较小,建议开发阿拉伯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等大洋性渔业资源。
张魁耿平史登福许友伟SHER KHAN Panhwar陈作志
关键词:渔业资源可捕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