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20a过表达促进VEGF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和迁移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miR-20a过表达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活性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miR-20a mimics转染至VSMC,VSMC分为3组:空白对照(Con)组、阴性对照(miR-NC)组和转染(miR-20a)组。Real-time PCR检测miR-20a的表达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VSMC中VEGF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组VSMC活性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VSMC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20a对CNN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miR-NC组比较,转染miR-20a mimics后miR-NC组VSMC中miR-20a的表达明显升高,VEGF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VSMC活性升高,VSMC迁移能力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NC组比较,Con组以上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20a可显著抑制野生型钙调蛋白1(CNN1)相对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突变型CNN1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过表达miR-20a能够促进VSMC活性和迁移以及VEGF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CNN1的表达有关。
- 王桂娟
- 关键词: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迁移
- 交叉配血微柱凝胶法次侧凝集产生的原因探讨及临床应用价值
- 2020年
- 目的:总结分析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微柱凝胶法次侧凝集产生的原因以及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提供有意义的保障。方法:统计分析2018年1月~2020年9月我院输血患者所做的交叉配血试验微柱凝胶法,按照疾病分组,统计分析患者的输血次数、次侧配血凝集发生比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比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运用抗体筛选鉴定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血常规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形态结构等实验手段和方法,研究交叉配血试验微柱凝胶法次侧凝集产生的原因以及临床意义。结果:分析交叉配血试验微柱凝胶法28816人次,其中次侧配血凝集231人次,凝集率为0.8%;次侧凝集的产生,集中发生的主要的疾病为肿瘤血液系统疾病、ICU重症及急症病人、外伤、肝病患者、肾病患者、病人终末期恶病质等;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次侧配血发生的凝集率与输血的次数、输血反应发生比率、输血的效果呈正相关(P<0.05);ICU重症、急症病人、外伤、肝病患者、肾病患者、病人终末期患者与输血的次数、输血反应的发生率、输血的效果无相关性(P>0.05);次侧配血凝集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患者红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细胞膜的变化、血浆蛋白因素的影响、献血者的血浆中存在同种抗体、错误标本、标本抗凝不合适、红细胞未充分洗涤、其它原因等;对于免疫因素以及非免疫因素导致的次侧配血凝集的原因进行分类比较研究,证实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交叉配血微柱凝胶卡式法次侧凝集的原因众多,由非免疫因素所导致的交叉配血微柱凝胶卡式法次侧凝集发生的比率较高、输血反应率和输注无效率较低;而免疫因素导致的交叉配血微柱凝胶法次侧凝集发生的比率较低、但输注无效率较高,而且引起输�
- 王桂娟
- 关键词:交叉配血
- 平喘颗粒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研究
- 李平李峰董长亭张惠美何明菊陈涛张丽静董辉刘延青张秀艳王桂娟陈金之
- 本项目研制了平喘颗粒。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观察病例总数100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氟罗沙星、喘定、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上,服用平喘颗粒对比。治疗组的临床显效率为63.3%,总有...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平喘颗粒
- 产康颗粒治疗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研究
- 赵丽萍张秀艳胡强赵爱莲王倩柳昭凤王桂娟孟召林王玲陈金之刘宪恩
- 本课题制定了活血化瘀,佐以益气清热的治法,通过多年汤剂的临床预试验,同时结合产妇的病理生理特点,不断改进处方的组成,最后确定了产康颗粒的处方组成,制成产康颗粒,其性能稳定,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并取得了山东省药品监督管...
- 关键词:
- 关键词:产后恶露不绝
-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与传统检验方法在输血检验的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与传统检验方法在输血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纳入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3000例输血检验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00例实施传统检验方法,观察组1500例应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法。将两组的一次性检验准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操作医生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ABO正定型、ABO反定型、RhD阴性的一次性检验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操作医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应用在输血检验中的准确率、灵敏度均更优,有助于提高输血安全性及操作医生满意度。
- 王桂娟
- 关键词:输血检验准确率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