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克玲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树突
  • 12篇树突状
  • 12篇树突状细胞
  • 12篇肝炎
  • 11篇乙型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细胞
  • 11篇慢性
  • 11篇干扰素
  • 10篇外周
  • 10篇外周血
  • 10篇慢性乙型
  • 10篇慢性乙型肝炎
  • 9篇乙型肝炎患者
  • 9篇慢性乙型肝炎...
  • 9篇肝炎患者
  • 6篇外周血树突状...
  • 5篇树突状细胞表...
  • 5篇细胞表型
  • 4篇干扰素疗效

机构

  • 16篇苏州市第五人...

作者

  • 16篇许克玲
  • 13篇朱传武
  • 13篇钱峰
  • 12篇李明
  • 12篇王海燕
  • 11篇常建国
  • 11篇张雪华
  • 9篇王勇平
  • 5篇吴妹英
  • 5篇马欣
  • 3篇童福易
  • 2篇吴建鸿
  • 2篇费晓峰
  • 1篇罗湘蓉
  • 1篇沈秀娟
  • 1篇李素凤
  • 1篇金丽娟
  • 1篇吴云

传媒

  • 3篇抗感染药学
  • 2篇苏州医学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苏州医学杂志
  • 1篇2005肝脏...

年份

  • 2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分泌IL - 12的影响。采集并分离2 3例干扰素治疗前、后CHB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rhIL - 4和rhGM -CSF的作用下培养 10天 ,收集上清液检测IL - 12的水平 ,以 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干扰素治疗前患者DCs分泌IL - 12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 4个月时DCs的分泌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P <0 0 5 )。进一步分析发现 ,治疗后IL - 12的水平仅在完全应答组较治疗前显著性增加 (P <0 0 1)。提示CHBDCs分泌IL - 12的水平低下 ,干扰素治疗可以促进DCs产生IL -12 。
朱传武钱峰王海燕李明常建国张雪华许克玲王勇平高胜兰童福易
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400例戊型肝炎临床及彩色B超特点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分析400例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中,与其它型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重叠感,可使病情加重。彩色B超显示其重症型及瘀胆型的静脉血流量与流速皆低于其他各型,且与病情呈负相关,提示此两型戊型肝炎肝供血障碍,临床应予相应治疗。
许克玲吴云
关键词:戊型肝炎彩色B超超声波诊断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关系被引量:6
2004年
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其疗效与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状态关系如何现在还不清楚,为此对干扰素治疗前、后24例CHB患者外周血DC的一些重要表面分子进行检测,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朱传武钱峰王海燕许克玲李明张雪华常建国王勇平
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细胞表型
人工肝治疗中低分子肝素给药途径的探讨
2003年
常建国许克玲钱峰施明慧李素凤马欣
关键词:人工肝治疗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
高压氧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92例临床分析
1999年
我院自1988年来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抢救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9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许克玲金丽娟
关键词:高压氧疗法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抢救药物疗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水平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对慢性乙肝(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集23例CHB患者和8例正常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培养7d使DC增殖,成熟,以加入HBsAg作为研究组,不加入HBsAg作为对照组,继续培养72h,以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的水平。结果 健康研究组分泌IL-12的水平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两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HB患者对照组DC分泌IL-12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P<0.01和 P<0.001),加入HBsAg刺激后,患者研究组DC产生IL-12的能力提高,较无HBsAg时显著增加(P<0.05)。结论 CHB患者DC分泌IL-12的水平较低,HBsAg刺激后能显著增加IL-12的产生,这可能与CHB患者DC不成熟、功能低下有关。
朱传武曹济生钱峰王勇平王海燕常建国张雪华李明许克玲马欣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树突状细胞白细胞介素-12
干扰素α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 2 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前和治疗满 4个月时的抗凝外周静脉血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和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培养 7d使DC增殖、成熟 ,随后与HBsAg共同孵育 3h ,丝裂霉素C处理后再分别与自体PBMC共同培养 72h ,培养结束前 1 2h加入 7 4× 1 0 4Bq3 H TDR ,收集细胞测定cpm值。实验中以 8名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干扰素α治疗 4个月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的增殖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 ,细胞总量平均增加了 2 .8倍 ;治疗前DC的抗原提呈作用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组 (均为P <0 .0 0 1 ) ,治疗 4个月时DC的抗原提呈作用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与无应答组比较 ,完全应答组不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 ,DC的抗原提呈作用均显著增强 (P <0 .0 1和P <0 .0 0 1 ) ,而部分应答组与无应答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的抗原提呈能力低下 ,干扰素α治疗可显著提高DC的抗原提呈作用 。
朱传武王海燕钱峰李明吴建鸿童福易费晓峰阮翠娟许克玲
关键词:干扰素Α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作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抗病毒过程中副伤寒1例
2002年
张雪华朱传武许克玲
关键词:干扰素抗病毒副伤寒病例药物不良反应
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23例CHB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和治疗满4个月时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培养7d使DC增殖、成熟,随后与HBsAg共同孵育3h,再分别与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同培养72h,培养结束前12h加入2μCi^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收集细胞测定cpm值。实验中以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干扰素治疗4个月时DC的增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细胞总量平均增加2.8倍;干扰素治疗前DC的抗原提呈作用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组(均为P<0.001),治疗4个月时DC的抗原提呈作用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不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DC的抗原提呈作用均以完全应答组显著强于无应答组(分别为P<0.01和P<0.001),而部分应答组与无应答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DC的抗原提呈能力低下,干扰素治疗可显著提高DC的抗原提呈作用,并且DC的抗原提呈能力似乎与患者对干扰素的应答密切相关。
朱传武王海燕钱峰李明吴建鸿童福易费晓峰阮翠娟许克玲
关键词:抗原提呈干扰素治疗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HB显著性差异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疗效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关系
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慢性乙型肝炎(CHB)病程迁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参与其发病机制的众多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中,近年又发现树突状细胞(DC)这种免疫应答过程中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存在功能缺陷,因此DC功能低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朱传武钱峰王海燕许克玲杨齐英李明王勇平张雪华常建国曹济生吴妹英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