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勇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注射
  • 2篇肿瘤
  • 2篇注射液
  • 2篇羟考酮
  • 2篇晚期
  • 2篇癌痛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胸腔内
  • 1篇胸腔内灌注
  • 1篇胸苷
  • 1篇胸苷激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胸苷激酶
  • 1篇血清胸苷激酶...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方案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机构

  • 7篇泰安市肿瘤防...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高勇
  • 4篇管林
  • 1篇张平
  • 1篇王先国
  • 1篇李杰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初治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滴定策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一种针对初治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快速、有效的滴定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某肿瘤专科医院初治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吗啡片常规滴定,疼痛有效控制后改为羟考酮缓释片维持。干预组应用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24、48、72小时及第1周时疼痛控制、负性情绪、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请况。结果:干预组治疗第24、48、72小时的疼痛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第24、48小时的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第24小时的抑郁情绪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恶心呕吐及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考酮为背景用药联合加巴喷丁滴定治疗初治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快速有效地控制患者疼痛、改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崔健侯军君黄丽吴红崔月倩高勇管林
关键词:羟考酮加巴喷丁
恶病质癌痛患者疼痛情况及羟考酮安全性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恶病质状态癌痛患者疼痛情况及应用羟考酮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就诊的136例不同恶病质状态癌痛患者资料,其中,中重度癌痛108例,使用羟考酮缓释片治疗84例。比较恶病质前期、恶病质期及恶病质难治期患者数字评分法(NRS)疼痛分级、止痛药物剂量、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差异及其与羟考酮剂量的关系。结果恶病质期和恶病质难治期癌痛患者NRS评分、应用高剂量阿片类药物者比例、重度癌痛发生率、难治性癌痛发生率均高于恶病质前期患者[(5.82±1.69)分、(6.60±1.59)分比(4.19±1.66)分,11.76%(4/34)、20.00%(7/35)比2.99%(2/67),26.47%(9/34)、62.86%(22/35)比8.96%(6/67),17.65%(6/34)、28.57%(10/35)比5.97%(4/67);均P<0.05];恶病质期及恶病质难治期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高于恶病质前期患者[32.14%(9/28)、48.00%(12/25)比12.90%(4/31),P<0.05]。不同恶病质分期患者中,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者间羟考酮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恶病质与恶病质难治期癌痛患者疼痛程度高于恶病质前期患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可能受恶病质分期影响,与羟考酮剂量无关。
侯军君崔健管林高勇吴红任立瑾
关键词:肿瘤恶病质疼痛羟考酮
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王先国管林高勇李杰冯增鹏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艾迪注射液胸腔内灌注癌症晚期病情恶化长生存期
快速镇痛方案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和分析吗啡快速镇痛方案和口服无背景滴定方案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口服无背景滴定组(口服组)和快速镇痛组(快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NRS评分、滴定所需时间、疼痛缓解程度、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滴定后的NRS评分显著低于滴定前(P<0.05)。快速组的滴定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口服组(P<0.05)。滴定完成时,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疼痛平均缓解程度>65%。滴定后,两组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滴定前(P<0.05)。两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吗啡为背景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时,快速镇痛方案较口服无背景滴定方案更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两者不良反应相当。
吴红管林高勇崔健侯军君崔月倩张平
关键词:癌痛吗啡缓释片
血清胸苷激酶1、糖类抗原153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变化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37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选取同期3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为乳腺良性疾病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3组血清TK1、CA153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结果乳腺癌组血清CA153、TK1水平[(53.57±25.73)U/ml、(5.76±2.44)pmol/ml]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TK1水平随乳腺癌分期的上升和淋巴结转移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A153、TK1联合检测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为91.89%(34/37),高于TK1、CA153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TK1水平均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有关并随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高勇
关键词:血清胸苷激酶1糖类抗原153乳腺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化疗后肝功能异常56例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化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使用苦参素1.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疗程10d,对照组使用葡醛内酯。2组共56例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观察其肝功能(ALT、AST、TBi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ALT、AST、TBiL下降程度和复常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可明显改善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缩短肝损害的病程,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冯增鹏高勇
关键词:苦参素化疗肝功能
埃克替尼联合消癌平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及血清SCCA、MMP-9、TGF-β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与埃克替尼联合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及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予以埃克替尼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清SCCA、MMP-9、TGF-β1水平、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WHOQOL-100)评分。 结果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肿瘤局部控制率(83.33%)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个月血清SCCA、MMP-9、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3.3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个月心理健康、生活能力、环境适应力、社会关系等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予以消癌平注射液与埃克替尼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其症状及血清SCCA、MMP-9、TGF-β1水平,提高预后,且具有安全性。
高勇
关键词:埃克替尼消癌平注射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