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

作品数:77 被引量:61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矿业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低渗
  • 17篇低渗透
  • 15篇渗流
  • 12篇油藏
  • 10篇压裂
  • 9篇粉尘
  • 8篇低渗透油藏
  • 8篇油田
  • 8篇数值模拟
  • 8篇水平井
  • 8篇特低渗
  • 8篇特低渗透
  • 8篇平井
  • 8篇值模拟
  • 7篇数学模型
  • 6篇影响因素
  • 6篇井网
  • 6篇非达西渗流
  • 6篇达西
  • 6篇达西渗流

机构

  • 51篇北京科技大学
  • 2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石化中原...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化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7篇王明
  • 26篇朱维耀
  • 18篇蒋仲安
  • 13篇宋洪庆
  • 10篇陈举师
  • 4篇黄小荷
  • 4篇李继山
  • 4篇谭聪
  • 4篇刘合
  • 3篇韩宏彦
  • 3篇张义坤
  • 3篇张玉广
  • 3篇陈雅
  • 3篇龙运前
  • 3篇徐立民
  • 3篇聂法健
  • 3篇田巍
  • 3篇范玉斌
  • 3篇鞠岩
  • 3篇杨文明

传媒

  • 4篇煤炭学报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特种油气藏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中国石油和化...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岩土力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化工安全与环...
  • 1篇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力学与实践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2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压裂井网两相渗流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依据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压裂井网不同流动区域的流动规律,建立了反映压裂开采过程物理本质的三区模型,推导出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基质非达西渗流、椭圆渗流和裂缝非线性流动的三区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研究表明:裂缝越长,累积产量越高,含水率增加越快;裂缝的导流能力越低,其累积产量越小,含水率也越小,随着导流能力的增加,累积产量的增加幅度变小;注水井排与裂缝的夹角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井排距对产量影响明显,对压裂井应采取较大的井排距。
王明朱维耀李继山刘合宋洪庆
关键词:低渗透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利用气井自身能量排水采气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随着含水气田开采时间的增加和开发程度的加深,气井产水逐渐增多,造成油管压力损失增加,井口流动压力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气井积液,大大降低气井的采收率。因此了解气井出水阶段及带水采气条件,提早更换小直径油管的排水采气工艺,消除和延缓水患,以保障气田合理、高效的开发。通过研究高气液比气井临界携液产量模型,推导适合不同雷诺数范围的油管直径,为井下作业油管直径的选取及更换提供理论依据。
周梦秋段永刚王明叶丰邓毅杨文明
关键词:气井排水采气油管携液采收率
高溜井卸矿冲击气流产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6
2017年
高溜井卸矿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气流是卸矿硐室及其附近巷道产尘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考虑气固两相间双向耦合作用及颗粒间碰撞作用的密相DPM模型进行模拟,对气相和颗粒相分别采用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建立控制方程,数值模拟研究高溜井卸矿时冲击气流产生及其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冲击风速随卸矿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幅随卸矿流量增加而减小,最大冲击风速与卸矿流量成近似幂函数关系,且卸矿高度越大,幂指数越大,模拟得幂指数范围为0.593~0.732;卸矿高度越高,冲击气流越大,且最大冲击气流与卸矿高度的1.05次方近似成正比;矿石粒径越大,冲击气流越小,最大冲击风速与矿石粒径的-0.63次方近似成正比;多中段同时卸矿时,各中段产生的流场会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冲击气流的叠加。
陈雅王明蒋仲安陈举师孙雅茹
关键词:高溜井冲击气流数值模拟影响因素
平面非均质油藏水驱模拟实验和剩余油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探究剩余油的挖掘潜力,立足于濮城油田水驱开发实践,设计制作了“低注高采”和“高注低采”2种大尺度平面非均质组合物理模型,并结合水驱实验探讨了平面非均质油藏中水驱动态、水驱波及规律和水驱压力耗散规律,分析了剩余油形成动力学机制和“低注高采”“高注低采”2种开发模式对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2种水驱模式下不同区域渗流阻力不同,水驱含水上升过程和采出程度差异明显;“低注高采”模式下,由于低渗区渗流阻力较大,压力衰减集中于低渗区,富集大量剩余油,低渗区无水采收率仅为8.64%,含水上升快;“高注低采”模式下,注入水在低渗区驱替能量充足,低渗区采出程度较高,其无水采收率为22.22%,最终采出程度高于“低注高采”的模式;油藏平面非均质性制约着水驱压力衰减过程和分布,对低渗区剩余油形成和驱动有直接关系,“高注低采”模式有利于注入水的均衡运移,为合理的水驱开发模式。
耿师江王明
关键词:水驱开发
蜡沉积凝析气-液-固变相态复杂渗流数学模型被引量:4
2007年
含蜡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伴有凝析液、蜡析出呈气-液-固变相态多相复杂流动.在渗流机理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对气-液-固复杂渗流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以期揭示伴有蜡沉积的凝析气-液-固变相态复杂渗流规律.根据相的变化受析蜡线、露点线的相态变化规律控制,分析相变特性会导致储层内油气饱和度的变化,揭示蜡沉积在多孔介质表面引起孔隙性质改变和气、液、固在储集层中的微观空间分布会影响凝析气的流动特征.在蜡沉积变相态渗流实验和渗流数学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引入蜡沉积数学模型、考虑毛管力和表面张力的相对渗透率模型等,建立了相应的多孔介质中气-液-固变相态多相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蜡沉积可使部分区域孔隙减少,流动阻力增大.不考虑蜡沉积会对产量预测明显偏大,蜡沉积可使产量下降.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凝析气-液-固变相态复杂渗流的物理实质.
朱维耀鞠岩燕良东王明胡永乐罗凯
关键词:蜡沉积气-液-固数学模型产能方程
致密砂岩气藏水锁伤害及对产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为了评价致密砂岩气藏水锁伤害对储层的影响程度,设计了适于测定致密砂岩水锁伤害的试验方法,开展了室内试验研究,并分析了水锁伤害对气藏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致密砂岩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平均为47.67%,水锁伤害率平均为76.49%,水锁伤害严重。渗透率越低的岩心,水锁伤害越严重。水锁伤害主要发生在含水上升的初期阶段,水锁伤害率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水锁伤害对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水锁发生后,气体产能下降幅度超过了60%;水锁伤害半径越大,对产能的影响也越大,影响程度达到17.78%。致密砂岩储层水锁伤害要以预防为主,因此,油气田现场要适时地采取措施防止水锁伤害的发生,并建立合理的气井生产制度。
聂法健田巍李中超国殿斌王明朱维耀
关键词:致密砂岩水锁伤害含水饱和度产能
医用钛合金腐蚀、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现状被引量:20
2008年
医用钛合金日益受到重视,被应用于牙齿、骨骼等领域。但对医用钛合金总体性能的评价以及生物相容性概念的定义等问题目前观点不一,研究方向也各不相同,且多数研究仅仅涉及腐蚀、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某一方面,缺乏综合考虑。本文从腐蚀、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3个方面总结了医用钛合金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方向。
王明宋西平
关键词:医用钛合金生物相容性
川东北地区天然气藏取样方法研究
2013年
针对川东北地区天然气井高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特征,本文对天然气气藏取样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二氧化碳气井地面取样方法与井下取样方法,川东北地区的天然气井能够采用地面取样方法代替井下取样方法,且满足地层流体高压物性分析要求。
王明
关键词:高压物性天然气藏取样方法PVT
一种使特低渗透储层有效动用的开采原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特低渗透储层存在非达西流动特征,利用人工裂缝和面积井网协同作用,使特低渗透储层有效动用的开采原油方法。目前,开发特低渗透储层所设计采用的面积井网,基本上都是沿用传统的基于达西流动的情况,直井压裂目的也仅...
朱维耀宋洪庆王明鞠岩黄小荷
文献传递
含水低渗气藏低速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及产能方程研究被引量:33
2008年
在低速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基础上,对含水低渗气藏气体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含可动水、不动水和束缚水影响下的3类低速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气体滑脱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分别存在和同时存在条件下的系列气井产能公式。通过实例计算证明数学模型符合现场实际,气井产能公式可为确定不同含水条件下低渗气藏气井合理的产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朱维耀宋洪庆何东博王明贾爱林胡永乐
关键词:低速非达西渗流滑脱效应气井产能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