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锋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壮医药线背穴点灸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0例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体温38.5℃以下者,对照组给予降温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观察组给予壮医药线背八穴点灸。体温≥38.5℃者2组均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液,或者二种药物交替使用,观察组加用壮医药线背八穴点灸。结果:4小时内退热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37.5~38.4℃与38.5~40.0℃的患儿在治疗0.5小时后体温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治疗1、2、3、4小时后,体温38.5~40.0℃的患儿体温下降明显(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显效,且对38.5~40.0℃的患儿体温下降幅度影响较大。
- 张晓春王媛媛李志锋王力宁黄瑾明
- 关键词:外感发热壮医药线点灸小儿
- 广西地区特禀质儿童肺炎易患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特禀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易患因素,为特禀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提供临床循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岑溪市、柳州市、北海市、三江县及南宁市招募1~6岁的儿童进行调查问卷。以既往是否患CAP作为因变量,以被调查的特禀质儿童的39个可能与CAP的易患因素及体质类型作为自变量,对特禀质儿童组的CAP相关易感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收集的有效问卷共466份,其中343例为特禀质,兼积热质104例,兼气虚质66例,兼阴虚质38例,兼痰湿质16例,兼阳虚质13例。343例特禀质儿童,既往有患CAP病史者214例(62.4%),无CAP病史的129例(37.6%);非特禀质123例,其中有CAP病史38例(30.9%),无CAP病史85例(69.1%);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特禀质儿童CAP与既往有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既往住院史及抗生素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禀质儿童患CAP的次数与特禀质兼痰湿质有关。结论特禀质儿童与CAP可能有密切相关性;既往有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基础病以及抗生素药物使用是特禀质儿童CAP易患因素;特禀质合并痰湿质的儿童患CAP的次数高于其他体质类型儿童。
- 周志宁李洁姚勇志王力宁李志锋蒙春雪杨黎明蔡晓静莫雪莹黎丽黄志碧张晓春孙继超梁廷君苏文静
- 关键词:肺炎易患因素儿童
- 壮医药线背穴点灸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及临床疗效,为挖掘整理壮医药特色技法在儿科临床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临床试验依据。方法将20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药线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体温38.5℃以下者,对照组给予降温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药线干预组给予壮医药线背八穴点灸,8壮/次。体温≥38.5℃者两组均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液,或者二种药物交替使用,药线干预组加用壮医药线背八穴点灸。结果药线干预组的完全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48 h的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时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2h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药线干预组患儿干预72 h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显著,具有简、便、易、廉的特色。
- 张晓春王媛媛李志锋王力宁黄瑾明
-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外感发热退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