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霞 作品数:16 被引量:130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Joubert综合征产前超声诊断进展 被引量:3 2019年 1968年,Joubert等首次报道了患有家族性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四姐弟,其共同表现为认知障碍、共济失调、阵发性呼吸急促、眼活动异常。1997年,Maria等首次提出Joubert综合征(Joubert syndrome,JS)为中脑、小脑蚓部和小脑上脚的发育异常,在轴位脑MRI上表现为独特的中脑和小脑上脚交叉处呈“臼齿”样改变,即“臼齿征”。 郭翠霞 吴青青 孙丽娟关键词:JOUBERT综合征 胎儿 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逆流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TVS RT-3D-HyCoSy)发生逆流的原因,为减少造影剂逆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167例不孕症患者进行TVS RT-3D-HyCoSy检查时发生逆流的声像图特征,分析输卵管通畅性、不孕类型、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干净天数、宫腔异常、宫腔手术史、盆腔手术史及宫外孕病史与逆流发生率的关系。结果TVSRT-3D-HyCOSy逆流发生率为41.3%。单侧输卵管通畅是双侧通畅发生逆流的4.929倍,双侧输卵管阻塞是双侧通畅发生逆流的9.215倍。继发不孕逆流发生率高于原发不孕,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逆流与输卵管通畅性、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手术史相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结论TVS RT-3D-HyCoSy能更好地鉴别逆流图像,适时选择造影时间、尽量避免子宫内膜的损伤会减少逆流的发生。 梁娜 吴青青 李菁华 高凤云 郭翠霞 田源关键词:超声检查 微气泡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两例Joubert综合征胎儿孕早中期超声表型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报道了孕早中期产前超声发现并经全外显子组测序确诊的Joubert综合征2例。病例1为双胎之一,孕12周+1超声表现为颅内透明层增厚,脑干偏细,孕18周+2超声表现为颅内外多发畸形,颅脑横切面上中脑-后脑水平显示“臼齿征”,双侧脑室增宽;颅外异常表现为双肾体积增大、回声增强,羊水过少。病例2孕17周+5超声表现为颅内外多发畸形,颅内异常为中脑-后脑水平显示“臼齿征”,双侧脑室增宽,透明隔腔显示不清;颅外异常表现为双肾囊性增大,膀胱未显示,羊水过少。2例胎儿均行羊膜腔穿刺术,核型和拷贝数变异结果均正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2例胎儿均为TMEM67基因异常[c.312+5G(introns 2)>A和c.1175(exon12)C>G],支持Joubert综合征的诊断。2例胎儿分别于孕18周+5和19周行选择性减胎术和引产术。 郭翠霞 孙丽娟 刘妍 岳嵩 姚苓 吴青青关键词:畸形 眼畸形 囊性 妊娠初期 妊娠中期 表型 三维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比较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3D-Hy Co Sy)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 Co Sy)诊断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不孕症患者,其中20例进行3D-Hy Co Sy检查,20例进行4D-Hy Co Sy检查,分析图像质量,并分别与造影后腹腔镜下通染液检查结果对照,评价两种造影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3D-Hy Co Sy的图像有80.0%(16/20)适于诊断,4D-Hy Co Sy的图像有95.0%(19/20)适于诊断。3D-Hy Co Sy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准确率为85.0%,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77.8%,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87.5%;4D-Hy Co Sy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准确率为90.0%,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85.0%,阳性预测值为86.4%,阴性预测值为94.4%。两种方法与腹腔镜通染液检查结果均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3D-Hy Co Sy和4D-Hy Co Sy诊断输卵管通畅性均准确可行,但3D-Hy Co Sy图像单一,信息较少,不易诊断,而4D-Hy Co Sy动态直观,信息丰富,易于诊断,因此4D-Hy Co 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更具优势。 梁娜 李菁华 高凤云 郭翠霞 田源 吴青青关键词: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不孕症 Blake's陷窝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进展 2023年 Blake's陷窝囊肿属于颅后窝的中线囊性病变,可孤立存在,也可合并其他严重畸形,其预后与合并的畸形及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有关。Blake's陷窝囊肿的产前与产后诊断存在不一致性,笔者从Blake′s陷窝囊肿的胚胎发育、产前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遗传与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产前诊断水平。 郭翠霞 孙丽娟 吴青青关键词:超声诊断 子宫动静脉瘘致阴道大出血的超声图像分析 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瘘致阴道大出血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阴道大量出血住院治疗,经盆腔动脉造影证实为子宫动静脉瘘的20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和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子宫动静脉瘘致阴道大量出血患者共20例,其中9例为自然分娩后,4例为中期引产术后,4例为人工流产术后,2例为药物流产后,1例为自然流产后。灰阶超声:20例患者均表现为宫腔内非均质回声,范围约1.7 cm×1.3 cm×0.6 cm至5.3 cm×5.8 cm×3.1 cm,其中8例患者宫腔内可见囊性区,内透声差,呈涌动状;8例患者病变肌层呈低或无回声改变,10例仅表现为肌层回声不均,2例患者肌层无明显改变。彩色多谱勒超声:10例患者表现为粗大的单条状花色血流,10例患者表现为多条状的花色血流,血流走向均显示为穿肌层血流,由子宫浆膜下肌层延续至宫腔内。频谱多普勒:20例患者均可引出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RI)平均值0.34(0.19~0.48),搏动指数(PI)平均值0.47(0.29~0.65),峰值流速(PSV)变异较大,平均值54.3(11.8~117.3)cm/s。结论子宫动静脉瘘致阴道大量出血患者宫腔内均可见非均质回声,灰阶超声显示病变肌层无特异性,可为肌层回声不均匀、无回声或低回声,甚至无明显改变;彩色多普勒具有特征性,表现为粗大的单条状或多条状五彩镶嵌的穿肌层血流,由浆膜下肌层延续至宫腔内;频谱多普勒可引出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峰值流速PSV变异较大。 郭翠霞 孙丽娟 李菁华 张铁娟 吴青青关键词:子宫 动静脉瘘 子宫出血 经腹部三维超声成像对正常胎儿颅后窝结构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经腹部三维超声成像定量评价正常胎儿颅后窝结构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的正常单胎胎儿127例(22~34周),采用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获得胎儿的颅脑正中矢状切面,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三维超声定量指标,其中1名观察者测量上述指标2次,测量过程对数据实行双盲,评价上述指标的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三维超声定量小脑蚓部大小的指标,包括蚓部面积、周长、上下径和前后径与孕周呈正相关(r=0.934、0.936、0.920、0.879,均P<0.001),组内与组间一致性很好,组内相关系数均>0.80(均P<0.001);脑干-蚓部夹角(BV角)与脑干-小脑幕夹角(BT角)分别与孕周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0.317、0.366,均P<0.001),二者组内与组间重复性中等或差。结论三维超声定量小脑蚓部大小的指标测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重复性,具有临床实用性及推广性。而BV角和BT角一致性和重复性欠佳,不适用于初级医师应用。 孙丽娟 郭翠霞 王晶晶 王莉 吴青青关键词:正常胎儿 产前超声对胎儿脐动脉闭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脐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超声检查发现一支脐动脉闭塞并于我院分娩或引产的7例胎儿,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7例胎儿孕20-24周超声检查均为双脐动脉,均于孕28-30周发现一支脐动脉闭塞,并于分娩后诊断为脐动脉血栓,其中4例于分娩后诊断为脐带过度扭转。超声表现为:4例为一支脐动脉内可见实性回声改变;1例为一支脐动脉内径减小继发脐动脉闭塞;2例误诊为单脐动脉。妊娠结局:5例活产,其中3例早产;2例胎死宫内。4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3例胎儿大小符合孕周。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脐动脉闭塞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孙娟 吴青青 马玉庆 姚苓 韩吉晶 张铁娟 高凤云 郭翠霞 邓笛 王莉关键词:超声检查 Dandy-Walker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2年 Dandy-Walker畸形属于颅后窝畸形之一,发病率较低,为1/(10000~30000)。Dandy-Walker畸形在产前容易与颅后窝畸形的其他疾病相混淆,鉴于颅后窝囊性病变一般预后较好,而Dandy-Walker畸形预后较差,因此产前进行鉴别诊断十分必要。笔者就Dandy-Walker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要点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孙丽娟 郭翠霞 吴青青关键词:DANDY-WALKER畸形 超声诊断 产前诊断 神经系统畸形 胎儿脑中线弯曲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胎儿脑中线弯曲的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妊娠结局,探讨胎儿脑中线弯曲对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的提示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脑中线弯曲的孕妇,分析其超声和MRI影像学资料、遗传学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12例为胎儿脑中线整体弯曲,6例为胎儿脑中线局部弯曲。整体弯曲的12例中11例为颅内多发异常,主要异常包括2例半侧巨脑畸形、3例脑皮质发育异常、3例双侧脑室重度增宽、2例单侧脑室重度增宽、1例疑似颅内出血及1例颅板下蛛网膜囊肿,其中1例合并颅外异常即法洛四联症。6例脑中线局部弯曲的病例中,5例诊断为脑皮质发育异常,1例诊断为颅内占位;5例脑皮质发育异常的病例中3例通过产前超声诊断,余2例通过MRI诊断;6例胎儿均未发现合并其他系统异常。脑中线整体弯曲的病例中4例进行遗传学检查,核型均未见异常。脑中线局部弯曲的病例中3例进行遗传学检查,包括1例核型及拷贝数变异(CNV)未见异常;1例CNV未见异常;1列核型及CNV未见异常,而全外显子检测显示TUBB3基因新发突变。12例脑中线整体弯曲的病例中8例选择终止妊娠,2例失访,2例继续妊娠并分娩,其中1例患儿在11月龄时行法洛四联症矫正手术时死亡,另1例患儿出生后行颅内囊肿分流术,术后新生儿生长发育正常。而6例脑中线局部弯曲的病例均选择终止妊娠。结论脑中线弯曲通常合并严重的颅内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脑中线局部弯曲是提示脑皮质发育异常的重要超声指标。产前如发现脑中线弯曲,必须进行胎儿神经学超声及头颅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尽量完善遗传学检查。 玄英华 王新莲 王莉 郭翠霞 张娟 吴青青关键词:胎儿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