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士林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篇燃煤
  • 5篇痕量
  • 4篇排放特性
  • 4篇痕量元素
  • 3篇电厂
  • 3篇燃煤电厂
  • 3篇煤电
  • 3篇
  • 3篇煤电厂
  • 2篇循环流化床
  • 2篇脱除
  • 2篇脱汞
  • 2篇脱硝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2篇
  • 1篇等离子体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低温等离子体
  • 1篇烟气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 3篇大唐环境产业...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9篇赵士林
  • 8篇段钰锋
  • 3篇周强
  • 3篇吕剑虹
  • 3篇姚婷
  • 2篇佘敏
  • 2篇刘猛
  • 2篇韦红旗
  • 2篇朱纯
  • 2篇陈聪
  • 1篇黄亚继
  • 1篇丁艳军
  • 1篇王双群
  • 1篇李娜
  • 1篇杜鸿飞
  • 1篇张君
  • 1篇王晨平
  • 1篇李雅宁
  • 1篇王林伟
  • 1篇陈明明

传媒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Journa...
  • 1篇电力科技与环...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低温等离子循环再生MnxOy/Al2O3脱汞吸附剂实验研究
2019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MnxOy/Al2O3脱汞吸附剂,并对制备的吸附剂进行热再生失活和低温等离子体再生的实验研究。利用XPS、SEM及BET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剂的表面孔隙结构以及元素价态进行分析,研究MnxOy/Al2O3的脱汞机理。结合Mars-Maessen反应机理,高价态Mn含量是影响脱汞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吸附剂经过热再生后吸附剂表面高价态Mn相对含量减少,并且经过热再生后吸附剂表面出现烧结现象,吸附剂表面结构受到破坏;在低温等离子技术作用下能够产生强氧化性气氛,吸附剂表面上低价态Mn元素恢复到高价态使已失活吸附剂重新恢复活性,但对吸附剂表面微观结构有破坏作用;同时探究了再生时间、再生功率和再生次等因素对于MnxOy/Al2O3脱汞吸附剂再生后脱汞性能的影响。
陈聪段钰锋许静姚婷姚婷李娜赵士林赵士林
关键词:吸附剂脱汞低温等离子体
燃烧温度对煤中汞析出特性及形态分布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在管式炉实验装置上研究了燃烧温度对燃煤汞析出特性的影响,利用在线烟气分析仪和EPA Method 26A湿化学法对燃煤烟气中O_2/SO_2/NO/CO/HCl/Cl_2等进行同步定量分析,探讨不同燃烧温度下烟气组分的变化及其在烟气降温过程中对汞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高温燃烧条件(≥750℃)下,煤中汞基本全部逸出,析出率≥97.9%,且随燃烧温度升高而递增;基于氧量分析,煤中汞的析出在挥发分燃烧阶段即开始发生;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烟气中元素态汞(Hg0)份额逐渐降低,而氧化态汞(Hg^(2+))份额相应增大,900℃时接近50%;燃烧温度对烟气中各组分浓度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烟气中NO、HCl及Cl_2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SO_2含量基本持平,而CO含量逐渐降低;对痕量元素汞而言,NO、HCl及Cl_2通过直接或间接氧化作用在烟气降温过程中促进Hg0向Hg^(2+)转化,烟气中还原性气体组分CO对Hg0的氧化有一定抑制作用,SO_2对汞形态分布的影响则不甚明显。
王晨平段钰锋赵士林李雅宁朱纯佘敏刘猛韦红旗王双群
关键词:燃烧温度
0.3MW_(th)CFB燃煤锅炉痕量元素排放特性被引量:3
2019年
在1台0.3MW_(th)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配置有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活性炭喷射脱汞(ACI)、布袋除尘(FF)和湿法烟气脱硫(WFGD)装置的系统中,试验采用贵州高汞、高硫烟煤为入炉煤,探究了循环流化床燃煤过程中底渣、飞灰、脱硫浆液、脱硫石膏及烟气中痕量元素Mn、Zn、As、Ba、Pb的排放特性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五种痕量元素全流程的质量平衡率在71%~114%范围内,试验结果较为可靠;Mn、Zn、Ba易分布于底渣中,占痕量元素排放总量的37.74%~62.63%;As、Pb易分布于飞灰中,占比为58.13%~61.25%。As、Pb两种痕量元素在飞灰中的相对富集指数分别为1.03、1.01;Ba在底渣中的相对富集指数为1.20。尾部烟气中痕量元素的排放浓度依次为Ba>Mn>Pb>Zn>As,其排放浓度范围6.98μg/m^3~12.72μg/m^3。ACI、FF及WFGD装置对烟气中五种痕量元素的脱除效率分别为27.39%~66.38%、96.89%~99.47%及29.82%~76.35%,SCR+ACI+FF+WFGD对烟气痕量元素的总脱除效率为98.31%~99.67%。活性炭喷射(ACI)对烟气中气态痕量元素Mn、Zn、As、Ba、Pb具有协同脱除作用,布袋除尘器则通过对飞灰的高效捕集能够极大地减少烟气中颗粒态痕量元素的排放。
陶君谷小兵何忠励赵士林柳帅卢锦程胡鹏明祥栋黄亚继段钰锋
关键词:燃煤循环流化床痕量元素排放特性
煤中添加NH_4 Br对气相汞氧化脱除及脱硝的实验研究(英文)
2015年
为脱除烟气中的气相汞和NOx,进行了贵州无烟煤中添加NH4Br对烟气汞氧化脱除协同脱硝的实验研究.在热重分析仪上研究添加NH4Br对着火温度和燃烧特性的影响.在6 k W流化床燃烧(FBC)试验装置上研究了在煤中不同NH4Br添加量对气相汞氧化脱除的影响.采用安大略法(OHM)对烟气中汞形态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得出汞质量平衡.结果表明,添加NH4Br对贵州无烟煤的着火温度没有影响.原煤燃烧汞质量平衡率为95.47%,颗粒汞Hgp、气态Hg0和Hg2+比例分别为75.28%,11.60%,13.12%.由于飞灰中含有较高的未燃尽碳,烟气中Hgp浓度较高.随着NH4Br添加量从0增加至0.3%,烟气中气态Hg0和Hg2+减少,Hgp相应增加.Hg0的氧化率与煤中Br的添加量成正相关.这表明煤燃烧中添加NH4Br可促进Hg0的氧化和脱除.烟气中NOx随着NH4Br的添加呈减小趋势,其脱除率在0.3%添加量时达最大(17.31%).添加NH4Br同时具有协同脱硝的作用.
赵士林段钰锋周强朱纯佘敏吕剑虹
关键词:溴化铵
煤中添加剂对烟气汞形态转化和燃煤痕量元素迁移的机理研究
燃煤电厂是环境中汞和痕量元素的主要人为排放源。燃煤排放的汞及痕量元素由于其巨毒性、生物累积性、环境持久性等特点而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煤中添加剂进行燃煤烟气脱汞是一种易操作、低成本、高效率的脱汞技术。目前关于煤中添加剂脱...
赵士林
关键词:燃煤电厂添加剂烟气脱汞
文献传递
600MW燃煤电厂痕量元素排放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使用USEPA Method 29方法对600MW燃煤电厂SCR、ESP和WFGD前后4个测点进行烟气痕量元素同时取样,研究了12种痕量元素(Cr、Mn、Co、Ni、Cu、Zn、As、Mo、Cd、Sb、Ba、Pb)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整个电厂系统、锅炉、SCR、ESP和WFGD中痕量元素的质量平衡率都在可接受范围内,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这12种痕量元素主要分布于ESP飞灰中,相对分布率为69.97%~98.79%.底渣中痕量元素的相对富集指数在0.04~0.51之间,ESP飞灰中痕量元素的相对富集系数在0.3~1.23之间.ESP飞灰中的As、Cd和Pb以及WFGD废水中的Mn、Co和Ni可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污染,需要引起关注.12种痕量元素向大气中的排放浓度位于0.02~12.57μg/m^3之间,排放因子位于的0.01~2.13g/1012J之间,Ni、As、Cd和Pb这4种元素的排放浓度分别达到2.04、0.13、0.02和3.35μg/m^3,都远超欧盟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排放限值,需要加以重视进行限制.
卢锦程段钰锋赵士林白李一陈聪李春峰陶君
关键词:燃煤电厂痕量元素排放因子
320 MW燃煤电厂痕量元素的分布、脱除及排放特性被引量:8
2017年
燃煤电厂痕量元素的排放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一台配置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静电除尘器(ESP)+湿法脱硫装置(WFGD)的320MW燃煤电厂上进行了12种痕量元素(Cr、Mn、Co、Ni、Cu、Zn、As、Mo、Cd、Sb、Ba、Pb)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使用了US EPA Method 29对4个测点烟气痕量元素进行同时取样,考察了痕量元素在电厂中的分布、协同脱除以及在烟囱中的排放。结果表明:锅炉、SCR、ESP、WFGD和整个系统的痕量元素质量平衡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12种痕量元素主要分布在底渣和飞灰中,分别占据底渣、ESP灰、WFGD脱除及烟囱排放痕量元素总量的1.90%~27.6%和72.3%~98.0%,然而,它们在烟囱和被WFGD脱除的部分所占比例较少,两者之和仅占0.11%~0.66%。ESP和WFGD对烟气痕量元素的脱除率分别为99.39%~99.95%和40.39%~78.98%,SCR+ESP+WFGD对烟气痕量元素的总体脱除率为99.79%~99.99%。ESP对痕量元素较高的脱除效率是APCDs系统具有较高的协同脱除效率的主要原因。烟囱排放的痕量元素浓度及排放因子分别为0.01~12.88μg·m-3和(0.002~4.57)×10^(-12)g·J^(-1)。应进行更多的燃煤电厂痕量元素排放的研究,以便为中国燃煤电厂痕量元素的排放预测模型的建立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赵士林段钰锋丁艳军谷小兵杜明生姚婷陈聪刘猛吕剑虹
关键词:煤燃烧痕量元素协同脱除
SNCR脱硝及添加CO对其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在管式炉上模拟烟气气氛下实验研究了650~950℃范围内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的脱硝特性及添加CO对其脱硝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相关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不添加CO时,SNCR最佳脱硝温度为900℃;反应器尾部N_2O和NO_2排放质量浓度均随反应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850℃时N_2O和NO_2排放质量浓度达到峰值,高温可降低氨逃逸量;反应温度低于700℃,增大氨氮摩尔比对脱硝效率、N_2O与NO_2排放质量浓度没有影响,而氨逃逸显著增大;反应温度高于800℃,增大氨氮摩尔比,脱硝效率与N_2O排放质量浓度均增大,而NO_2排放质量浓度减小。添加微量CO时,最佳脱硝效率略有增大,最佳脱硝温度、脱硝温度窗口及氨逃逸曲线向低温移动,脱硝温度窗口的下限降低至750℃;N_2O排放温度范围变宽且峰值增大,NO_2排放质量浓度接近于零。增加CO添加量易引起低温下反应器尾部CO逃逸量的增大,应尽量减少CO的添加量。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加入微量的CO降低SNCR脱硝温度,减少NO2排放质量浓度及低温时的氨逃逸量等。
王林伟段钰锋姚婷周强赵士林陈明明杨志忠李元
关键词:SNCR氨气脱硝效率CO氨逃逸
燃煤循环流化床痕量元素排放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在50k 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采用美国EPA Method29痕量元素取样分析方法,研究小龙潭褐煤(含石灰石脱硫剂)循环流化燃烧过程中As、Cd、Pb、Sb、Cr、Mn、Co、Cu、Mo、Ba 10种痕量元素在底渣、飞灰、烟气中的分布富集特性、排放浓度。结果表明:痕量元素的质量平衡率在95%~125%范围内,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痕量元素主要分布于底渣、飞灰中,烟气气态痕元素所占比例极小(<0.05%);所研究的痕量元素具有半挥发性,在飞灰中有富集趋势在底渣中存在耗散;烟气中气态痕量元素浓度极低,最大值小于0.7μg/m3,但As、Pb、Cr远高于国家环保部关于空气质量的要求,燃煤电厂烟气痕量元素的排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烟气中颗粒态痕量元素具有很高的浓度且变化较大,通过飞灰的高效捕集可很大程度减少烟气颗粒态痕量元素的排放。
赵士林段钰锋周强张君杜鸿飞汤红健吕剑虹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燃煤痕量元素排放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